保教知识与能力 复习讲义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021778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教知识与能力 复习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 复习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 复习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 复习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 复习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教知识与能力 复习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教知识与能力 复习讲义(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章节考试考点背诵总结复习讲义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考点一婴幼儿发展的过程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在此过程中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其 中,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这是发展中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 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按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可以把婴幼儿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考点二婴幼儿发展的特点1. 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按由低级 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进行。2. 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连续性指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阶段性是指儿

2、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 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不是绝对对 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3.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不同的心 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速度。4. 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对于每个儿童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考点三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敏感期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 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敏感期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

3、一时 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敏感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敏感期。考点四 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期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时期,幼儿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 的行为。考点五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1. 遗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对幼 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遗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 物质前提;(2)遗传奠定了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2. 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生理成熟 为幼儿心理

4、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表现在发展方向、顺序和 速度上。3. 环境:环境影响幼儿身心的发展和变化,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 环境提供幼儿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指幼儿的社会生活条件。4. 教育:教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幼儿园的教育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家庭和社会环境 的影响,选择和利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因素,控制或克服不利因素,使各方面影响都为 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5.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幼儿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 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幼儿对外界所做

5、的创造性反映能力。总之,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 条件,而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教育相结合,促使其身心发展的遗传潜能转化为现实, 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和调控作用。考点六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 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逐渐变得复 杂多样。2. 从具体到抽象:在整个幼儿阶段,一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到156岁时,幼儿 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3. 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 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幼儿心理发展的这种趋

6、势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4. 从零乱到成体系:幼儿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 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 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考点七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考点预测()岁的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A. 13B. 34C. 45D. 56答案:D考点归纳考点八幼儿的身体发育幼儿身体发育是指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分化演 变过程。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有:(1) 运动器官发展接近完善,调节支配运动器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 婴幼儿身

7、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3) 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4) 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考点九幼儿动作与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1. 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 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方向进行。2. 由近而远: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于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 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3. 由粗到细: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随着神 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儿童开始学会控制身体各部位的小肌肉的动作。4. 由头至尾:对头部的控制早于手臂和躯干,对手臂和躯

8、干的控制早于大腿。5. 由整体到局部: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以后儿童的动作才逐步分化 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考点十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1. 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高尔顿、霍尔主要观点:幼儿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 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 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2. 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主要观点: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 用。 这种观点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

9、 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起决定的作用。考点十一佛洛依德的人格动力系统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动力系统。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 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考点十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新精神分析派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 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 这些危机是每一个发展阶段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任务的改变而相继出现的,是每一个 发展阶段的标志。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

10、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 绝望感(成年晚期)。考点十三幼儿教育研究的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 观察,并进行记录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最普遍, 并且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幼儿而言,也是较适宜的方法。2. 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订谈 话的话题和内容;(2)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要求是儿童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并能从中分析出 其

11、心理活动的;(3)跟儿童进行谈话的时候,必须随机应变;(4)谈话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由研 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做详细的记录。3. 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 方法。通过儿童的作品,可以考察其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感情状态等心理活动。4. 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教师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 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常 用的实验法有自然实验、教育心理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考点十四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一T-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 映。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

12、1.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指的是人们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主要有:(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 分出来。(2)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3)知觉的选择性也明显 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影响。2. 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 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3. 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指的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 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对事物的理解是产生正确知觉的必要条件。4.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

13、映像仍然相对地保持 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明显。考点十五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特点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对于颜色深浅色调的辨认问题不完全是辨色能力的问题,主要是生活经验的影响。即使成人 没有进行有意识地指导,他们也会掌握。考点十六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特点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遵循 下述规律:第一,幼儿对时间顺序的知觉发展较早,其特点是由对短时间顺序的知觉逐渐发展到对 长时间顺 序的知觉。第二,幼儿对时间间隔(时距)的估计及利用时间标尺

14、的能力发展较晚。第三,对于年龄大小和出生顺序,45岁幼儿不能完全理解二者的关系;56岁能够 知道年龄大的先出生,年龄小的后出生,但蚌子出生顺序所产生的年龄差还不能理解;6岁 以上幼儿能够理解出生次序所产生的年龄差距始终存在,能够理解年龄大小和出生次序的关 系,形成稳定的年龄概念。考点十七注意的分类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可以分为以下三 种类型:1. 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期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 随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与 周围环境的对比关系、运动与变化以及新异性;二是人自身的状态,

15、如需要、兴趣、情绪、 态度以及对事物的期待,也会影响人们的无意注意。2. 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 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有意注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二是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三是活 动的组织;四是人的知识经验;五是人的性格及意志品质。3. 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 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考点十八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1.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地位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许多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幼儿的 无意注意占据优势地位。中班幼儿经过幼儿园一年的教育,无意注意得以发展,他们对有兴 趣的活动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大班幼儿的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和稳定,他们对于有兴趣 的活动能比中班幼儿能更长时间地保持注意。2. 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幼儿园中,老师在组织幼儿的游戏活 动时,经常提醒幼儿“注意听老师讲,就是为了唤起幼儿的有意注意。此外,幼儿从始至 终地听老师讲故事,认真地画画、做手工等都是幼儿有目的的活动,而且为了完成活动要努 力控制自己不做别的事,这也是幼儿园的有意注意。考点十九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