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工作汇报详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177894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工院校工作汇报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技工院校工作汇报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技工院校工作汇报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技工院校工作汇报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技工院校工作汇报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工院校工作汇报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工院校工作汇报详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创新模式促发展,校企合作谋双赢宁夏水电技师学院一、学院概况宁夏水电技师学院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滨河新区鸣翠湖畔。学院成立于1976年,行政隶属于宁夏水利厅,业务上接受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导。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先后为宁夏水电行业培养了近3万名一线技术骨干,为宁夏水电事业和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组建了宁夏水电职业教育集团,2006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考核批准,挂牌成立了宁夏水电技师学院。如今,宁夏水电技师学院已发展成一所集普通中专、技工、成人专本科函授教育及各类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院校,也是一所服务行业、面向社会、培养

2、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学院以土木水利类、机电类、信息类三大专业群为骨干专业,开设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装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等15个常设专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是宁夏区级骨干专业。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测量技术是校级骨干建设专业。学院设有宁夏汇利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国家通用工种和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所、宁夏外派劳务研修考试中心、宁夏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同时,还设立了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4所大学驻宁函授站。近几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3、宁夏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实验学校”、“中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技能人才培养奖”、“全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节水型示范校区建设单位”等20多个荣誉。二、校企合作的做法(一)组建水电职教集团,创新培养模式为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学院的办学优势,走集团化办学的路子,2005年由学院牵头联合区内23所县乡学院和区内外30家知名企业组建了全区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宁夏水电职业教育集团。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新型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办学效果。2006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百所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院校之一。(二)“合格+特长”人才

4、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主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院通过深化与企业的产学合作,巩固和建设一批与校内工学结合实训中心功能协调、有机衔接的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借鉴并吸收国内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势,全面完善“校企结合,工学交替”,分析企业对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结合施工新技术、新流程、新设备、新特点,加大课程设置、优化、整合的力度,通过全面实施“4+1+1”,加大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引导,对应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构建突出实用新技术的“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合格”是以校内教育为主,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使学生完成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就业的普

5、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长”是以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为主,根据学生对本专业的自身兴趣爱好,结合办学协议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有目的地组织模块式教学,重点通过生产性的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技能鉴定等环节,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培养或按需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使其在岗位工作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该模式的特点是以社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上岗之前的岗位培训、顶岗实习,使得学生在校学习与就业之间没有距离感,顶岗即上岗,上岗即就业。完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对技能训练和培训内容实行动态调整。改变传统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实

6、施“考证”结合,以“证”代考,突出技能的考核力度。与企业合作,逐步推行了“订单式”、“就业加培训式”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型。(三)完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开发教材和教学资源学院重点专业和企业合作,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公开出版教材2部,编写校本特色教材23部,实训指导书、手册23部。共开发建设了21门课程4566个数字资源,极大丰富了各专业课程的数字资源,推动了教、学、做的统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与宁夏水电工程局、银川沃尔森节水灌溉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合作,借助仿真动画、现场实践、工程案例、实验实训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系统、深刻地接触到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与银川宏达职业技能培训

7、学校合作,共同实施施工“五大员”模块化培训教学新模式。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与宁夏力成电气有限公司、卧龙变压器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合作,逐步完善形成“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出18个专业实训室,并与6家企业创建冠名合作班,10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宁夏工商技术学院进行“校院合作”,为学生继续深造铺开希望之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与宁夏水电勘测设计院测量队、广州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了“教学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把工程单位施工现场还原,通过“真项目、真环境、真设备、真流程”的全真训练,使学生理论与实战学习两不误,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四)搭建校企合作

8、平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院联合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制定合作运行机制。学院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企业优势,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校企共赢”的原则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先后与宁夏水电工程局、宁夏力成电气有限公司、宁夏昌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集团银川分公司等40余家企业合作,分别建成了具有专业特色、配套课程体系的实践性鲜明的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在角色导入的实践性岗位中能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性素养。(五)探索校企共谋共建、构建校内实训资源校企有效重组,共建立体化教学中心与教学系统。学院选择最具实力的业界企业与学院共建,与

9、企业合作研究专业技能的教学实训项目,企业负责技术支撑、材料选用、工艺、工法形成,学院负责资源建设内容、标准和要求,双方共谋共建,充分体现标准化、规范化、立体化,方便现场教学和实训操练的职业教育本质。整体建设过程中,充分体现企业的社会服务性,与区内宁夏水电工程局、沃尔森节水灌溉有限公司、昌禾装饰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银川分公司等6家企业合作,建成了6个特色鲜明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心,同时,得到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为学院提供了价值46.29万元实训设备。率先成功形成了“教、学、练、做”立体化教学体系。立体化教学体系是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独立工作

10、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积极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将“教中做,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学中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真实情境、边学边做、案例教学等立体化教学体系。(六)创建企业工作室,加强交流、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在校内,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在学院专门设立“企业工作室”,聘请企业的专家能手来学院参与教学,指导学生技能大赛,

11、让教师与师傅交流更加常态化。在校外,实施“走出去”的原则,在企业设立学院驻企业工作室,积极创造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的机会,完成一线资料第一手的高效条件。(七)校校合作共享共进学院先后与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防沙治沙技术学院、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签订了机电技术应用、泵站电气自动化、水工与水土保持及工程测量等5个专业的五年制中高职联合办学协议,实现了中高职直通办学模式。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援助价值14万元的土工建筑实训设备,开展包括师资培训、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规范、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援助活动。三、校企合作的社会影响(一)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目前,学院实训以在校内实训中心

12、锻炼基本技能为主,取得了一定成绩,与企业的目的性、效益性的生产要求相适应。实训过程中按照企业的要求展开各项工作,找好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健全合作机制,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地给实践教学赋予新的内容和活力,从技能到工艺、从制作到设计、从个人进取到团体合作、从传统技术到高科技等等,力争使实训总是站在当前技术的前沿。按照“一线贯穿,两个结合,三个层面”开展的实践教学,核心是实训,重点在于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在企业中办学院,在车间办教室,在生产线上做作业,以每道工序需求为作业标准,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实训,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不断完善教学全过程;同时企业为学院提供实训场地、机

13、器设备、管理模式、提出技术要求、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指导、市场导向等;校企合作可以起到“一举三赢”的作用,实现学院、企业、学生三方满意。(二)校企合作更利于服务社会我们一直恪守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建设及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发展需求,着力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用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果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1、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学院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精准扶贫的决定,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办学方针,率先在全区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乡特困援助工程培训”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之一,被自治区政府确定为

1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近几年,学院年均培训鉴定4000人次,先后被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联合授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单位”,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授予“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被自治区政府授予“全区职业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引领辐射作用日益彰显在近五年的办学期间,长春水利水电学院、宁夏交通学院等9所学院到我院就教学建设各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借鉴。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吴洪相、马来西亚伊马富公司主席阿克拉姆等领导莅临我院检查指导,认为我院的建设思路及理念特色鲜明,校企合作共建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学院的办学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深知,我们工作中仍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发展过程还会面临许多新问题,希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