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对公共管理学的贡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160396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尔逊对公共管理学的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威尔逊对公共管理学的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威尔逊对公共管理学的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威尔逊对公共管理学的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威尔逊对公共管理学的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威尔逊对公共管理学的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尔逊对公共管理学的贡献(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尔逊对公共管理学的贡献篇一:经典教案系列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书名:公共行政的精神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第一部分:关于本书本书从公共行政的本源“公共性”谈起,对涉及公 共行政领域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 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代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 下,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构 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保证建立 现代民主政府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本书最后提出的公共行政八 原则,值得每一位研究公共行政的专家、学者以及对公共行 政感兴趣的读者加以研读与思考。 第二部分:关于作者乔治弗雷德里克森19

2、87年起出任堪萨斯大学埃德 温斯滕尼特聘教授之职,此前,就任切尼和斯波卡尼的东 华盛顿大学校长十年,同时任密苏里在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 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他曾经 在马里兰在学、南加州大学、锡拉兵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 学任教。弗雷德里克森是公共行政理论与研究杂志的主编, 曾任美国行政学会会长。1990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公共 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全美联合会共同颁发的特别研究奖。 1992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为公共行政专业研究作出杰出 贡献的学者颁发的德怀特沃尔多奖。第三部分: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阶段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发表之后,公共 行政学便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

3、。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以行政 学家亨利(NHerry )的观点,经历了不 同时期的典范变 迁。第一阶段:政治行政二分法(19001926)。行政学者 古得诺于1900年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表达。(缺点: 忽略了政治环境对公共行政的影响,缺乏对政治环境的研究 与了解,更没有政治管理相关的探讨。)怀特(White) 1926年主张: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 管理系科学的问题,应维持价值中立,而以追求经济与效率 为目标。公共行政在20C50年代前,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 用资源以执行政策。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许多行政学者关 注建构行政原

4、则。古立克PDSDCORB。(所谓的行政原则往往彼此矛盾。)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Poli tical Science)。二战后,由于上两种受到人们的 普遍质疑,公共行政开始向政治学回归。这时的公共行政具 有强烈的规范取向(norma tive orien tat ion )。这时期的 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形 成了有“公共而五行政”,对公共管理者知能的研究与培养, 没有多大的建树。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Management )。(196070年代起)。这一

5、时期的公共 行政建立在以下基本假设基础上:1。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 没有本质的区别。2。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3。企业 绩效优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提高政府绩效。1975年乔治城公共服务实验室主任莫什金所领导的机 关间政策管理援助委员会对预算管理局的报告中提出了公 共管理的三个核心要素:政策管理,资源管理,方案管理。 这分报告可以说是对公共管理提出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 第四部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一、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韦伯 的官僚体制理论和威尔逊、古德渃等人的政治 行政二分 法理论。传统公共行政学采取了一种形式主义或静态的研究 方法,只注重对

6、官僚体制的分析,忽视了对行政行为及行政 管理过程的研究。它将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决然分开, 它推崇效率的标准,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及过程仅仅 抽象为若干原理或原则。这里所谓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并不是从一组理论原则 中推论出来的,而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政府改革运动。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使得政治中立的文官制度成 为政府的人事管理依据,标志着美国自1829年以来把公职 作为战利品酬劳得胜者、政党直接执政的“政党分肥制”的 终结。中立化、职业化、公开考试录用、功绩制、常任制的 文官制度,既有效地克服了政府系统存在的裙带关系和官场 腐败,又能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以公共职业的方式提供高效 率的政

7、府管理和服务;既克服了行政人员与选举官员共进退 所导致的政府行为和政策系统的非连续性,也提升了政府以 “机会均等”的方式提供社会服务的公共精神。正因为如此, 理论界普遍将政务官与事务官加以区分的文官制度看作是 现代公共行政产生的标志。在19世纪末,这一模式受到美 国伍得罗威尔逊和德国麦克思韦伯理论的深刻影响。因 此,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又被称为威尔逊一韦伯模式。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把“政 治”与“行政”界定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领域:政治是制定法 律和公共政策的过程,包含着民主的种种程序如意见表达、 投票和政党活动等;行政则是详细、系统地执行法律和公共 政策的过程,包含着政府机构及

8、其程序;政治的宪政活动为 政府行政提供行为限制与秩序,但政府行政以自身的运作规 律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宪政的运行比宪政的制订更为困 难,因此应有一门专门的行政科学以提供更多的知识资源来 帮助政府管理;行政学研究的目标,首先在于要弄清楚政府 能够适当而且承担什么任务,其次在于探索政府怎样才能尽 可能高效率、低消耗地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古德诺在1900年出版的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将威 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阐述,并认为 必须把行政置于政治的控制之下,但政治控制不应超过它用 以保证国家意志执行的限度;否则,真正国家意志的自由表 达就会发生困难,执行也就没有效率了。在20世纪20年代,

9、随着美国大学中越来越多的开展“为 政府服务”的专家培训和科研教育,公共行政开始获得了合 法的学术地位,其标志是1926年怀特出版的第一本行政学 专著一一行政学导论。在此著作中,怀特将行政看作是 管理和科学命题,认为公共行政自身能够行为一种超越 价值的科学,它应当以追求政府活动的经济和效率为目标。如果说,威尔逊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最大贡献,是通 过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界定了现代公共行政的独立领域;而韦 伯的贡献则在于,他提出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奠定了现代政府 的组织框架和运作机制,从而确立了官僚制在公共行政中的 中心地位。韦伯认为,建立在公事公办、非人格化关系结构、 层级节制与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官僚制,

10、是现代文明和民主 体制所内含的维持法律、经济和技术理性的必要条件与组织 手段。准确、速度、知识、连续性、灵活、统一、严格服从、 摩擦少、成本低、结果的预见性,是严格的官僚制行政的特 性,这使得它在技术方面优于所有其他形式的组织。作为工 具理性的官僚制,可以确保法律规则以逻辑严密、机械古板 的方式应用于实际情景,同时能够保证行政管理的高效率。 可见,韦伯从工具理性角度阐述的官僚制组织思想,与政治 -行政二分法下执行功能取向的政府行政是高度吻合的。因 此,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又被人们称为官僚制行政。此外,泰罗与法约尔的科学管理思想以及20世纪30年 代魏劳比提出的行政原理、40年代古立克提出的行政管

11、理的 七环节论,从组织分工与管理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传统 公共行政模式。(二)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基本特征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认知,理论界的看法大同小异。 休斯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特征概括为四个基本方面:(1) 政府按照等级制、官僚制原则进行组织,以提供政府机关正 常运作的最佳方法;(2)政府一旦介入到某些政策领域内, 它就可以通过官僚制组织结构成为商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 者;(3 )政治与行政能够相分离,以确保责任性;(4)认 为公共行政是行政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它需要一种 终身制的、能够同样为任何政治领导人服务的职业官僚。彼德斯将传统公共行政的信条归结为六个方面:(1) 政治中立的公务

12、员制度,即公务员保持价值中立和非政治 化;(2)政府部门内部实行层级制和规章制度式的管理;(3)政府内部组织的永久性与稳定性, 即公务员终身职业和“社会契约”式的职业保障;(4)制 度化的公务员制度,并把它作为一个法人团体进行管理;(5) 尽可能做到结果的平等,即提供标准化、无偏私的管理与服 务。从总体上看,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具有如下四个基本特 征:第一、公共事务治理的单一行为主体。威尔逊认为,所 谓政府的“适当”任务,即凡公共事务应当由政府管理,其他社会组织不能承担;反之, 政府统管一切社会事务,或应该由政府承担却又不管,均为 “不适当”古德诺也认为,政府就是“公共服务的总体”。 在此观念下,

13、公共行政就是管理公共事务,体现着政府管理 国家事务的艺术与科学。可见,由政府直接向社会提供各种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就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的首要特征。第二,管制与执行的社会价值趋向。公共行政是为达到即定的政治目的而对人和物的组织与管理。因此,政府的功能就是科学组织国家政务、 高效执行国家法律与公共政策,实现政治决定的目标。至于 实现民主价值以及法律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事务,则交给 政治家们和立法机关去完成。这种纯工具性的社会价值取向 的理论基础,就是政治一行政二分法、工具技术理性的官僚 制与价值中立的公务员制度。第三,内部取向的组织效率观。当把公共行政看作是价 值中立的执行工具时,如何追求政府内部

14、的组织效率及其实 现机制的不断改进,就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的努力重点。正如 古立克所言:“效率就是公共行政价值尺度中的头号原理, 效率也是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沃尔 多也认为,旧公共行政学的特征是相信行政实践是一个技术 问题,其关键在于执行中的工作效率。因此,按照效率标准 追求最佳的组织原理,就成为公共行政(学)的奋斗方向。 他同时认为,将效率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没有考虑工作的 性质,只能导致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范围太狭窄、太局部化了。 正如亨利所言,当公共行政忽视民主价值、公 篇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论述第一,威尔逊最公共管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政治 -行政二分法,并据此将行政

15、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威尔逊认为要从行政学的角度政府管理。(1)威尔逊认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 的一部分,它是行动中的政府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它 是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2)就行政与政治的关系而言,一方面,行政不同与 政治,“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 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虽则行政管理的任务是 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需自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 政管理机构”。威尔逊认为,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 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3)另一方面,行政与政治又密切相关,“行政管理 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行政管理作为政治生活的一个 组

16、成部分,通过行政管理那比较高深的理论,它与政治学智 慧所派生的经久不败的原理以及政治进步具有的永恒真理 是直接相关联的”。第二,威尔逊所提出的建立好的文官制度以及人事行政 思想对当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认为, 如果对权力控制和使用得当,集中的权力能够更好地造福国 民,这种权力越大越好。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可以适当牺牲 民主;一个良好的政府应该有两大支柱,即坚强有力的政府 管和精干效能的文官。第三,威尔逊提出,作为监督政策 实施的一种机制,公共舆论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不可少 的,行政研究应当为公共舆论发挥发挥其对行政管理的监督 控制作用提供最佳途径。第四,威尔逊在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之后,认为 应该建立一支具有良好品行和专业素质来提供服务的文官 队伍来实施这种思想。他认为,首先,为了提高文官队伍的 素质,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