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的四大坤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15940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剧界的四大坤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京剧界的四大坤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京剧界的四大坤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京剧界的四大坤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京剧界的四大坤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剧界的四大坤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剧界的四大坤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京剧界的四大坤旦即“上海四大名旦”。30年代,由于北方出现了 “四大名旦”,上海新闻界不甘落后,也由部分推举出上海四大名旦: 赵君玉,刘筱衡,小杨月楼,黄玉麟。但这一名单井未获得广泛承认, 流传不广。还有一部分舆论界的人士认为”上海四大名旦”应为:冯 子和,毛韵珂,欧阳予倩,小杨月楼。其实除这几位以外,当时在上 海著名而有成就的京剧旦角还有:贾壁云,芙蓉草,王芸芳,王兰芳, 王灵珠等,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保持稳定的艺术声望。上海四大 名旦之说,始终不能与四大名旦井列争衡,也未能持久存在。中国的京剧有“四大名旦”,也有“四大坤旦”。谁是“四大坤 旦”?并不是上海人口中的方慧珠、童芷苓、李玉茹和

2、吴素秋,而 是见诸文字记载,为人们所共认的雪艳琴、章遏云、新艳秋和杜丽 云。清末上海的髦儿戏班从前京剧演员只有男性没有女性,这就是男扮女的由来。光绪中 叶有了女演员,但受到歧视,被称为髦儿戏,进不了大班。男角称 为名伶,女角则以坤角呼之,以示区别。一方面是受重男轻女封建 旧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坤角的艺术难与男性名角比拟, 大都演些减头去尾的唱工戏。上海是当时最开放的地方,光绪、宣 统间,即有郭凤仙专演武旦戏兼工武生,这是坤角演武戏之嚆(读: hao)矢(嚆矢意为“响箭”,比喻“先声”)。继之又有武生小宝珊, 宁小楼、小春来,武旦牡丹花、飞来风、一阵风等应运而生,一时 武行人才济济。到了

3、清末,上海髦儿戏盛行一时。法界群舞台有老 生恩晓峰,花旦张文艳、武生小宝珊,宝善街丹桂茶园有青衣刘喜 奎,武生牛桂芬,老生桂云峰,花旦白玉梅,群仙茶园有文武老生 小长庚,武旦一阵风,花旦小金仙,大这争看坤角戏,并且掀起一 股捧角(坤角)风,好不热闹。然而好景不长,犹如昙花一现,民 国成立后反而日趋衰落,但是北京当时的女演员多习秦腔,即使清 末名噪京华的刘喜奎、鲜灵芝、金玉兰、小香水、金钢钻辈,也无 不出身梆子班。所有后来的京剧界成名的女演员,十九来自上海, 因而追本溯源,上海可称得上是坤角的发祥地。男女合演和坤班兴起辛刻鼎革后,北京城一度市面萧条。一九一三年,袁世凯就任大 总统,唐少川(绍仪)

4、组阁,赵智庵出长内务部,为了繁荣市面, 维系人心,开男女合演之禁。俞菊笙的儿子武生俞振亭,是梨园行 长袖善舞的一位能人,他见有机可乘,首先呈报京师警察厅,在香 厂建立戏棚,组成双庆社。约来金月梅、孙一清、金玉兰等坤角, 首先举办男女合演,俞振亭自演大轴。由于标新立异,观众为之耳 日一新,好奇者争先往观,颇具号召。京中各戏园闻风而起,自此 津沪有名的女演员接踵而至,最著名的是老生恩晓峰,她能文能武, 头天打炮戏演的是连环套的黄天霸,与名角孟小如、荣蝶仙、 刘春喜等同班,演出地点是前门外大栅栏的广德楼。但好景不常, 未几,京中著名艺人联名向正乐育化会(梨园公会前身)提出:“男 女合演有伤风化,应予

5、取缔”,经呈报京师警察厅批准,限期施行。 于是坤角又想继出京。当时前门外粮食店中和园主薛翰臣创议组办 坤班,由清一色女演员演出,从天津约来小翠喜、金凤奎、张小仙 等人,继之又有三庆园、庆乐园、广德楼,于是坤班兴起,从一九 一四年到一九二一年的七年间,京中坤班就有鸿顺社、庆和社、崇 雅社、维德社、太平社、共利社等近十家之多。当时名噪京华的京 剧女演员,先后有老生李桂芬、小兰英、姚玉兰、姚玉英,旦角刘 喜奎、张小仙、金月梅、鲜灵芝、福芝芳,武生梁春楼、梁花侬、 赵紫云等,这些人可谓坤角之前辈了。城南游艺园一九一九年岁次已未,北京有个广东籍商人彭秀康在香厂南角买 了几十亩荒地,开辟了一所与上海新世界

6、“大世界”风格截然不同 的游乐场叫城南游艺园。那里百戏杂陈,应有尽有,最大的剧场演 京剧,有楼厅也有包厢,日夜两场完全由坤班演出,是“崇雅社” 的班底。从上海来到北京的坤角,大都先在城南游艺园招徕顾客, 一批批从上海的请坤角来演,它即为坤班演出建立了固定演出地点, 也帮助了无数有才华的女演员成名。本文所谈的“四大坤旦”都在 那里挂过号。最早在“游艺园”一唱而红的是碧云霞和琴雪芳。碧云霞是谢玉山家养女,出生于上海,一九一三年进京,当时止 是京剧鼎盛时期,都中名角荟萃,杨、梅、余鼎足而立,坤班已趋 向衰退,进不了大戏园子。自从来了碧云霞,竟然轰动九城。原因 有三:一、她在台上洒得开,很会做戏,台风

7、冶荡有诱惑力;二、 所演剧日新颖,多为海派戏如孟姜女哭长城、三戏白牡丹 等等;三、北洋军阀大事捧场。这样一来打破了两条惯例,一赂只 有小市民去逛的游艺园,竟然常有带了四个马夫乘汽车来看碧云霞 戏的将军们。京中盛大堂会原来从无坤角参加,也出现了碧云霞的 节日,那时碧云霞还排演了不少新戏,其中有一出络纬娘就是 纺棉花,九腔十八调号召一时,与她配丑角张三的是朱凤云(宋 宝罗母)。提起纺棉花虽然是小马五当年唱红的,然而马五究 竟是男旦,坤角演纺棉花在台上大卖色情的噱头的,碧云霞实 为始作俑者,吴素秋、童芷苓是她的后辈了。琴雪芳原名马金凤(马盛龙的姐姐),最早演于上海大世界乾坤 大剧场,色艺兼优。一度远

8、走南洋到菲律宾小吕宋去演出,颇获好 评,彭秀康派人把也经香港接到北京来,京中盛传琴雪芳到过外国, 这下子可替她做了大宣传。一九二四年她接碧云霞后队出演于“游 艺园”,以演古装戏为主,如麻姑献寿、宝蟾送酒、千 金一笑等剧,当时都中只有梅兰芳演出这路戏,如今来了个坤角 俱然能之,首先惊动了“梅党”,梅党健将冯幼伟、吴震修等中国 银行权威人士成了座上客。很快这个琴雪芳的名字传到大总统黎元 洪的耳朵里,黎召她到公府演堂会,倍加赏许,琴雪芳成了进大总 统府演戏的第一位坤伶,从此身价倍增。碧云霞后来下嫁河南督军寇英杰,育有一女,即现在的张君秋夫 人谢虹雯。琴雪芳红颜薄命,三十八岁那年就离开了人间。自从碧

9、云霞、琴雪芳来京受到达官显贵的赏识,坤伶又入中兴时代。城南 游艺园更是群芳争妍人才辈出,继碧、琴之后又出现胜过前人的雪 艳琴。选举“四大坤旦”北伐后迁都南京,旧时京华又是一番局面。民国十九年元旦起, 北平市政府取销男女合演禁令,第一次男女合演的戏班,还是俞振 亭主持的斌庆社,庚午新正广德楼首次演出,挂头牌的旦角就是雪 艳琴,老生是郭仲衡、王文源,花面是裘桂仙、侯喜瑞,俞振亭本 人也参加演出,其余大都是斌庆社的学生,还有他的外甥孙毓,侄 子俞步兰,阵容相当坚强,从这些配角中,也可以看出当时雪艳琴 的地位了。雪艳琴原名黄咏霓,原籍山东济南,幼从老伶工张采林学艺,后 拜尚小云为师。她在京登台时方值豆

10、蔻年华,扮相秀丽,嗓音甜润, 自从男女合演以后,京中名角争先约她合作,她受到“国剧宗师” 杨小楼的赏识,第一个与杨配戏的坤角就是她。后来她又谭富合作, 并同来上海演出。一九三三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约请他们拍摄全 部四郎探母,这是最早的一部舞台纪录影片,在这部影片中雪 艳琴扮演的铁镜公主,在盗令后,杨四郎接过令箭迫不及待要 走,她与众不同又把四郎叫回来,对他说“代我多多拜上婆婆(余 太君)”,还加唱了一大段“二六”,表现了四郎此去她忐忑不安 的心情,恰到好处。雪艳琴也有私房戏,如杏元和番、冤孽 姻缘、活捉王魁等,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坤角队伍中, 她是遥领群芳的人物。那时已有“四大名旦”的称谓

11、了。天津有一 张北洋画报是冯幼伟犹子冯武越所办,这张画报最多有关京剧 的文字和照片,销路很广,他们就发起选举坤伶“四大皇后”,该 报印有选票,读者可剪下选票选举坤伶,投入在天津各戏院门口设 立的票箱。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开箱揭晓,雪艳琴众望所归,选票 最多名居首位,这是民国十九年的事。当时女演员中,除雪艳琴外, 另外有两位大红大紫的人,那就是新艳秋和章遏云。这两位女艺人都私淑程砚秋,但在艺术上各有千秋,她俩的出身 和经历也截然不同,不过是同一时期崛起的,这一点我记忆犹新。新艳秋(王玉华)原名玉兰芳,是梆子青衣珍珠钻之妹,自幼随 同乃姐闯荡江湖,在梆子班唱过娃娃生,她十二岁时改学京剧,因 为当时伶

12、界出了个“大王”梅兰芳,所以她取名玉兰芳。在城南游 艺园唱开锣,因为她的名字和“梅大王”相同,弓I起“梅党”的注 意,经齐如山介绍,梅兰芳于一九二年破例收了这个第一位女徒弟, 可是她进入梅门之后,别人又说她貌似玉霜(程砚秋),那时学梅 的人已不少,学程的还阙如,她十七岁那年(1927)正式在京搭班 演出,就用新艳秋这个名字了。新艳秋学程派戏,是从贺后骂殿开始的,一九二九年她搭庆 和坤班时,多次和女老生小兰芬唱这出戏,都说她学得几能乱真, 不但唱得象,连扮相都象。这一来更加强她学程的信心,可是程砚 秋当时很不欢迎有人去学他的。后来得知她时常去看程的演出,偷 程的戏,对她更加恶。以后竟然发展到挖程

13、的配角,拆程的墙角, 程砚秋怒不可遏、视如仇家,即使见面也没有理睬过她,直到一九 五零年才开始释弃前嫌说话的。至于新艳秋学程,的确学的很道地, 不过她学到手的都是程砚秋早期的一些小本戏,程派艺术是不断修 改,不断前进的,所以她的戏充其量也只是“老程派”。不过她能 学程学到底,始终不渝,这在“四大坤旦”中是很突出的。章遏云是南方人,一说杭州,一说广东,其实都和王叔鲁有关系, 王家是原籍杭州宦居广东,所以王家的姑奶们都会说广东话,好象 王家有位姑太太就是遏云的外婆,她出身世家,从她的气充和仪表 上,可以看出一股秀气,这不要说“四大坤旦”了,在所有中国京 剧女演员中也绝无仅有的。遏云幼时学过老生,在

14、上海大世界大京班客串过,北上后,最早 也是在城南游艺园搭班学艺,后来她在北京演出之初,还是票友性 质,这就是她自称“居士”“女士”的由来。在“四大坤旦”中,遏云有两点是为其他人所望尘莫及的。第一 她在艺术上经过无数名师的传授,看过无数名角的演出并和无数名角同台演过戏。第二她在文化上,因为结交过近代无数文人名士以 及达官显要,而受到一定的熏陶。至于“四在坤旦”中的另一人,按当年北洋画报选举的结果 是胡碧兰,但是胡碧兰并没有在北京挑过班,更谈不上什么代表作, 加以这位胡女士不久就离开了舞台,因而根据当时的情况,与雪、 新、章势均力敌的有个杜丽云,到后来正其名为“四大坤旦”时(原 来选举的是四大皇后

15、),就以杜丽云充其数了。这里用词并无不妥 之处,因为就艺术而论,杜和其他三位比较,则相形见绌矣。杜丽云是杜菊初第一个养女(以后又有杜近芳、杜近云)。据说 杜丽云为人很不错,帮了她养父的忙。后来新艳秋落魄了,来到上 海唱戏连行头都没有,杜丽云很为她张罗了一番。不过做人是一回 事,唱戏又是一回事。杜丽云当初北上投入王瑶卿之门,是有个姓 陶的拿出三千元,由芙蓉草作为介绍人把她带到北京来的,王瑶卿 一看她高头大马没想收,可是她走了“门路”,王大奶奶答应了, 还逼着王瑶教她戏,王瑶卿因材施教,听她的唱五音不全,可是身 材高大有个扮相,就教她芙蓉剑、女儿国、貂婵这路 戏,没想到她功夫不硬,演貂婵一个“卧鱼

16、”竟然摔倒在台上, 唱唱骂殿又忘了词,她妈为此还带她到娘娘庙去许愿,这都是 真事,现在回忆起来很好笑,就这么块料,怎么会跻入“四大坤旦” 行列?原来那时蒋伯诚捧她,在旧中国不知埋没了多少有才华的人, 而不学无术者只要有强硬的“后台”就能一捧成名,杜丽云即一例 也。那时(1930年)杜丽云自组“永平社”,配角有老生王又宸(后 来换了杨宝森)、武生周瑞安、花脸侯喜瑞、老旦文亮臣等很有点 气势。后来蒋伯诚以一千两黄金量珠聘去,杜丽云很得意地说:“我 现在的身价可比玉堂春高得多了。”同行没有一个不说她是“凉 药”的。“四大坤旦”,她们的一生,有幸有不幸,这位蒋太太杜丽云, 原来是四人中最幸运的人,可是蒋伯诚故后,她坐吃山空,原住上 海南京西路德义大楼,后来搬到白克路祥康里去了,“文革”期间 穷困交迫,不久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