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信息技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11696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学好信息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学好信息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学好信息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学好信息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学好信息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学好信息技术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000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会议讨论稿)(以下简称意见)中已明确提出,“全国普通高级中学于2001年秋季开学从高一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呢?笔者认为,自学、动手和应用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诀

2、窍。一、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就常用的操作系统和文字处理软件而言,几年前还普遍流行“DOS+WPS”,现在几乎被窗口化的“Windows+Word”完全取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瞬息万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名教师都难以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如果我们继续坐等老师来传授知识的话,恐怕只能是坐以待毙。因此,作为学生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

3、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否则必将为社会所淘汰。我们这里所说的自学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课前和课堂上对教材的自学,另一类是课余时间对教材之外的一些相关知识的自学。前一类为课堂学习和后一类自学打下基础,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后一类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是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知识的获取。但不管哪种形式的自学都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二、动手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自学是为了掌握知识,为培养技能打下基础,动手则是为了培养技能,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意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这说明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性

4、质,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据主要地位。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对于有些操作,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动等,听起来觉得挺简单,但在自己实际操作时却觉得非常笨拙,这时才感觉到现实与想象是有一定距离的。动手还可以增强你的自信心。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你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

5、获,你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你的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也就更大。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敢于动手,勤动手。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三、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所谓工具,就是用来处理其它事务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们就要用,用它处理信息,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在学习“画图”时,同学们可以利用画图中的一些工具,随心所欲地绘制出美妙的作品;学习“文字处理”时,可以利用所学的字体、段落、艺术字及剪贴画等手段制作板报、贺卡衡量一门英语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英语说的有多好,衡量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用计算机帮助你解决了多少问题。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才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的真正目的。总之,只要牢牢地把握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三大诀窍,你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学习动力也会随之逐步增强,最后,你必定能驾驶信息技术这艘航船,顺利抵达胜利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