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学反思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958652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情表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陈情表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情表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情表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情表教学反思 潘瑾从事语文教学八年,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一直有很多的困惑,总是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反复反思。课堂教学重在文本还是知识点,重在工具性还是教化性,或是艺术性的欣赏;备课和练习是以提高学生兴趣与积极性为主,还是以高考基础考点为目标?是要完成一堂有效的文言文课堂,还是展现文言文的魅力,让学生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语文文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倍感压力,同时也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去寻找平衡点,探求文言文教学的最佳方式。经验是需要累积的,质疑的也是需要解决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听课、评课、上课的经验中,我将一点反思用在高中必修第四册中第五单元文言文的第一课陈情表的备课中,并在自己所上的班级中实践,收获到

2、了一点属于自己的经验总结,不敢说一定正确,但我相信每一次的反思都是种进步。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感人肺腑的孝文,语言恳切,情意真挚,一句“乌鸟私情,愿岂终养”道出了李密对祖母的深情。苏轼评价:“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肖。”这样的一篇文言文列入了语文课本,在教学中若不能体现语文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我相信,这一语文课堂必是不成功的。所以这一堂课的目标设定为德育目标是感受作者对祖母的深情,体会并学习作者的孝情;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是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句式,尤其积累并掌握一词多义与古今异义。写出目标并不难,但是在真正的课堂实践中去有效完成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且不说文言文本身具

3、有理解上的难度,单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惧怕与反感来说,对于老师想创新或是想从其他角度调动学生积极性都是一种挑战。我想两者兼得,但我知道这很困难,尤其是我们这类的普通高中,所以,我决定打长期战术,先背诵后教学,先自译后理解,先解释后解读。首先,这一堂陈情表不仅仅是三个课时那么简单,而是在开学第一次的早读开始,安排学生早晚读都把本册课本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反复朗读,三周后立即检查背诵默写,尽管当时并未上到此课。然后,正式开始上课之前,又安排了学生进行自学自译,要求学生利用手上的文言文参考书,把文本中出现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重点的知识点全部标注在课本内,用练习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

4、况。最后,回归到课堂,教学的重点就在把握作者情感的部分,体会作者每一段落表现出来的特定情感,最终升华为对自己父母的感恩之情,用一个课外的延伸作业完成本次的感恩教育,即用一次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完成此次课堂的教学并不容易,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再到完成效果的反馈,都无疑展示了文言教学和教师钻研的重要性,并做反思如下:第一, 让文言文的工具性更大化的体现。多年的教学之后,面对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惯性反感,多少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职业倦怠。因此,文言文的教学课堂相对枯燥无趣,双方都是有责任的。高考应试教育下文言文的教学难以脱离重在知识的讲解上,曾经有专家提出疑问:文言文的教学到底是先分析

5、内容再讲解知识点还是先讲解知识点再分析内容呢?大家莫衷一是,各持己见。我曾听过一堂课,上的是龚自珍先生的病梅馆记。这篇文章短小易明,主题清晰,故老师在上课中用填空的方式板书文本内容,学生通过填空进行解决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达到了知识点分析的效果。文本本身的易理解给这堂课提供了达到这平衡点的优势,那么对于相对复杂的其他文言课文而言呢?比如陈情表。我采用的是学生自主查找的方式,探究与记忆相结合,比起之前教学用小结的方式做考点积累更为有效。第二, 感受文言魅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学生最怕的就是看到课文最后写上“背诵全文”的字样,而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很多经典文言课文都是需要全文背诵。这本来是一件感受经典文化

6、魅力的美事,但是在应考压力下的学生们的心里,这无疑是件痛苦的事。如果,背诵的功能不那么过分强调工具化,也许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国语言的魅力。陈情表是一篇表文,最终打动了晋武帝,用一个“情”字把这件拒绝皇帝的大事轻轻抹开,课堂上重阅读是相当重要的;其次,在分析课文时,也要将“情”这个含义丰富的词细细分析,设置情景,和学生一起感受全人类都共同拥有的情-亲情。从家庭的不幸和祖母的相依为命,到自己忠孝难全的处境,最后恳切的道出“乌鸟私情,愿岂终养”,李密句句含情。孝也好,忠也罢,都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情感,此时,情景的再现,两难的抉择,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就算没有潸然泪下,也能感受到中国传

7、统美德的“百善孝为先”。这样的语文阅读和背诵,才能称为“感悟”。第三, 课外延伸的妙用将工具性与艺术性发挥到实际中去。给妈妈洗脚的广告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又有多少人做到?一句“妈妈,您辛苦了”又有多少人在母亲耳畔说起?陈情表教会了我们的是一个“孝”字,课堂的文本内容上得再好,无非是在学生考试成绩中体现。但是,课外的延伸要是切合主题又切实可行,那么一堂课的成功就不能用分数去衡量了。也许多年后的,学生再忆起陈情表,不是那些优美感人的句子,也不是什么通假字、一词多义,而是因为这一课牵起的情感触动。很巧的是,上到此课的时间,即将是母亲节,配合教学视频2012感动中国之背母亲上班,很多孩子在课堂上已经眼眶湿润。其实,不一定是要像李密那样经历大起大落,不一定要出现抉择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许,要孩子们为家长们做一件事并不难,就比如,用手机拍一张全家福,有你,有父母,有笑容。其实,我的困惑并未完全解决,因为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能用陈情表的教学方式去解决,实际的教学中还有层出不穷的教学问题。有问题才有反思,有反思才有改进,有改进才有收获。不得不说,我收获到最大的启发其实是:文言教学模式不是固定的,原本的模式越陈旧就越有改进的空间,而教师不应是制造沉闷课堂的根源,我们有责任将学生带进文本,又带出文本,去领略更多经典文言作品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