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杨氏模量的测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921741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杨氏模量的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杨氏模量的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杨氏模量的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杨氏模量的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杨氏模量的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杨氏模量的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杨氏模量的测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杨氏模量的测定通过霍尔位置传感器法对固体材料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可以学习和掌握基本长度和微小位移 量测量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该实验是在弯曲法测量固体材料杨氏模量的基础上, 加装霍尔位置传感器而成的。通过霍尔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位移量线性关系的定标和微小位移 量的测量,有利于联系科研和生产实际,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微小位移的非电量电测新方法。本实验对经典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了改进,不仅保留了原有实验的内容,还增加了霍尔位置传 感器的结构、原理、特性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将先进科技成果应用到教学实验中,扩大了学生的知 识面,是经典实验教学现代化的一个范例。弯曲法测金属杨氏模量

2、实验仪的特点是待测金属薄板只 须受较小的力F,便可产生较大的形变az,而且本仪器体积小、重量轻、测量结果准确度高,本 仪器杨氏模量实际测量误差小于3%。【实验目的】(1)熟悉霍尔位置传感器的特性;(2)弯曲法测量黄铜的杨氏模量;(3)测黄铜杨氏模量的同时,对霍尔位置传感器定标;(4)用霍尔位置传感器测量可锻铸铁的杨氏模量。【实验原理】(1)霍尔位置传感器霍尔元件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磁场方向通以电流/,则与这二者相垂直的方向上将产生霍尔电势差U :HU = K 八B(1)H(1)式中K为元件的霍尔灵敏度。如果保持霍尔元件的电流I不变,而使其在一个均匀梯度的磁 场中移动时,则输出的

3、霍尔电势差变化量为:dBAU = K -1 -AZ(2)HdZdB(2)式中AZ为位移量,此式说明若右为常数时,AU与AZ成正比。dZH为实现均匀梯度的磁场,可以如图1所示,两块相同的磁铁(磁铁截面积及表面磁感应强度 相同)相对放置,即N极与N极相对,两磁铁之间留一等间距间隙,霍尔元件平行于磁铁放在该 间隙的中轴上。间隙大小要根据测量范围和测量灵敏度要求而定,间隙越小,磁场梯度就越大,灵 敏度就越高。磁铁截面要远大于霍尔元件,以尽可 能的减小边缘效应影响,提高测量精确度。若磁铁间隙内中心截面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霍尔元件处于该处时,输出的霍尔电势差应该为零。 当霍尔元件偏离中心沿Z轴发生位移时,

4、由于磁感 应强度不再为零,霍尔元件也就产生相应的电势差 输出,其大小可以用数字电压表测量。由此可以将 霍尔电势差为零时元件所处的位置作为位移参考零 点。霍尔电势差与位移量之间存在 对应关系,当位移量较小( 2mm),这一对应关系具有良 好的线性。(2)杨氏模量杨氏模量测定仪主体装置如图2所示,在横梁弯曲的情况下,杨氏模量Y可以用下式表示:(3)其中:d为两刀口之间的距离,M为所加砝码的质量,a为梁的厚度,b为梁的宽度,AZ为梁中 心由于外力作用而下降的距离,g为重力加速度。上面公式的具体推导见附录。【实验仪器】(1)霍尔位置传感器测杨氏模量装置一台(底座固定箱、读数显微镜、95型集成霍尔位置传

5、感器、 磁铁两块等);(2)霍尔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测量仪一台(包括直流数字电压表)。其中:1.铜刀口上的基线 2读数显微镜 3刀口 4横梁 5铜杠杆(顶端装有95A型 集成霍尔传感器)6磁铁盒 7磁铁(N极相对放置) &调节架 9砝码【实验过程】1. 基本内容:测量黄铜样品的杨氏模量和霍尔位置传感器的定标。(1) 调节三维调节架的调节螺丝,使集成霍尔位置传感器探测元件处于磁铁中间的位置。(2) 用水准器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若偏离时可以用底座螺丝调节。(3) 调节霍尔位置传感器的毫伏表。磁铁盒下的调节螺丝可以使磁铁上下移动,当毫伏表数值很 小时,停止调节固定螺丝,最后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毫伏表读数为

6、零。(4) 调节读数显微镜,使眼镜观察十字线及分划板刻度线和数字清晰。然后移动读数显微镜前后 距离,使能够清晰看到铜架上的基线。转动读数显微镜的鼓轮使刀口架的基线与读数显微镜 内十字刻度线吻合,记下初始读数值。(5) 逐次增加砝码M (每次增加1 Og砝码),相应从读数显微镜上读出梁的弯曲位移Z.及数字ii电压表相应的读数值U (单位mV)。以便于计算杨氏模量和霍尔位置传感器进行定标。i(6) 测量横梁两刀口间的长度d及测量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横梁宽度b和梁厚度a。7)用逐差法按照公式(3)进行计算,求得黄铜材料的杨氏模量,并求出霍尔位置传感器的灵敏度AU /AZ,并把测量值与公认值进行

7、比较。ii2选作内容:用霍尔位置传感器测量可锻铸铁的杨氏模量。【实验数据】(1) 霍尔位置传感器的定标在进行测量之前,要求符合上述安装要求,并且检查杠杆的水平、刀口的垂直、挂砝码的刀口 处于梁中间,要防止外加风的影响,杠杆安放在磁铁的中间,注意不要与金属外壳接触,一切正常 后加砝码,使梁弯曲产生位移AZ ;精确测量传感器信号输出端的数值与固定砝码架的位置Z的关 系,也就是用读数显微镜对传感器输出量进行定标,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U -Z之间 呈很好的线形关系:表 1 霍尔位置传感器静态特性测量M / gZ / mmU / mV2) 杨氏模量的测量用直尺测量横梁的长度d,游标卡尺测其宽度

8、b,千分尺测其厚度a。利用已经标定的数值,测出黄铜样品在重物作用下的位移,测量数据见下表:表 2 黄铜样品的位移测量M / gZ / mm用逐差法对表2的数据算出样品在M = 60.00g的作用下产生的位移量AZ。并计算出黄铜的杨氏模量E黄铜 并与公认值比较,计算误差,确定霍尔位置传感器的灵敏度。 注意事项】(1)梁的厚度必须测准确。在用千分尺测量黄铜厚度a时,将千分尺旋转时,当将要与金属接触 时,必须用微调轮。当听到答答答三声时,停止旋转。有个别学生实验误差较大,其原因是 千分尺使用不当,将黄铜梁厚度测得偏小;(2)读数显微镜的准丝对准铜挂件(有刀口)的标志刻度线时,注意要区别是黄铜梁的边沿

9、,还 是标志线;(3)霍尔位置传感器定标前,应先将霍尔传感器调整到零输出位置,这时可调节电磁铁盒下的升 降杆上的旋钮,达到零输出的目的,另外,应使霍尔位置传感器的探头处于两块磁铁的正中 间稍偏下的位置,这样测量数据更可靠一些;(4)加砝码时,应该轻拿轻放,尽量减小砝码架的晃动,这样可以使电压值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 稳定值,节省了实验时间;【预习思考题】1 弯曲法测杨氏模量实验,主要测量误差有哪些?2. 如何调节读数显微镜?用霍尔位置传感器测量微位移的方法优点?【分析讨论题】1 本实验中哪一个量的不确定度对结果影响最大,如何改进?2. 本实验中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什么?【附录】弯曲法测量杨氏模

10、量公式的推导 固体、液体及气体在受外力作用时,形状与体积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这统称为形变。当外 力不太大,因而引起的形变也不太大时,撤掉外力,形变就会消失,这种形变称之为弹性形变。弹 性形变分为长变、切变和体变三种。一段固体棒,在其两端沿轴方向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F,其长度l发生改变M ,FM以S表示横截面面积,称w为应力,相对长变为应变。在弹性限度内,根据胡克定律有:SlF _ Y AZS /Y 称为杨氏模量,其数值与材料性质有关。以下具体推导式子:在横梁发生微小弯曲时,梁中存在一个中性面,面上部分发生压缩,面下部分发生拉伸,所以整体说来,可以理解横梁发生长变,即可以用杨氏模量来描

11、写材料的性质。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弯曲梁的中性面,易知其既不拉伸也不压缩,取弯曲梁长为dx的一小段:设其曲率半径为R(x),所对应的张角为d9 ,再取中性面上部距为y厚为dy的一层面为研究对象, 那么,梁弯曲后其长变为(R(x) - y) -d9,所以,变化量为:又(R(x) 一 y) - d9 一 dx,dxd9 -R( x)所以dxy(R (x) 一 y) - d9 一 dx (R (x) 一 y)一 dx -dx ;R (x)R( x)所以应变为:y R (x)根据虎克定律有:dF _Y y dSR (x);又dS b - dy ;所以Y - b - y dF(x) - - D/ ; dy

12、 ;R (x)对中性面的转矩为积分得:对梁上各点,有:因梁的弯曲微小:d叽 x) = |dF| - y =y2 - dy ;()f - Y - b人叽x) = f 2 y2 dy =-a R( x)2y (x)1 + y,( x)21y(x) = 0 ;所以有:R( x)=; y(x)Y b a 3 12 R( x)2)Mg梁平衡时,梁在x处的转矩应与梁右端支撑力于对x处的力矩平衡,=Mg (d )卩(x) = ( - x);所以有:3)根据(1)、(2)、(3)式可以得到:y(x)=据所讨论问题的性质有边界条件;y (0) = 0 ;y (0) = 0 ;解上面的微分方程得到:y (x)=舲(彳 x 2 - 3 x 3);将x = |代入上式,得右端点的y值:Mg d 34Yba3y = az ;所以,杨氏模量为:d 3 Mg4a3bAZ上面式子的推导过程中用到微积分及微分方程的部分知识,作者之所以将这段推导写进去,是希望 学生和教师在实验之前对物理概念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