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考满分优秀作文欣赏 在阳光下成长“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每当我听到这悠扬悦耳的歌声,都会感到温暖、幸福、自豪——因为我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因为有伟大的党的关怀和爱护 那是在初二的第一学期,妈妈生病在家,爸爸一人忙里忙外,收入仅能维持家用,再加上妈妈的医药费,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供我上学最后,我泪流满面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刚到家的几天,我总是眼泪汪汪,爸爸妈妈看着心里着急,可爱莫能助,只能唉声叹气我想起了学校,想起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那一排排桌椅,想起了同学们一张张稚气的脸,想起了老师亲切的教导、无私的关怀,我多想回到学校,多想回到老师同学们身边,多想上学去啊!可面对现实,这些都成了幻想有一天,当我听说国家为了挽救因贫困失学的少年儿童而设立“希望工程”时,我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希望我多盼望自己也能得到帮助,重返学校当我告诉妈妈时,她却惨淡地一笑,说:“中国那么大,那么多人,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你呢?”我却深信,一定会的,总有一天我会重返学校的。
怀着这个美好的愿望,我一天天地等,可时光飞快流逝,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已经过去了渐渐的,我失去了信心 正当我失望的时候,我收到了来自“希望工程”的一封信,我激动地拿信的手不住地颤抖打开信,一行行清晰的字迹映入了我的眼帘:“亲爱的××同学,我们从你的学校了解到你因家中贫困而被迫停止学业,你是个爱学习的学生,我们感到惋惜,现在党和国家已经开展了‘希望工程’,她将帮助你和像你一样的孩子重返校园现在,我们收到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捐款;当我们得知你的情况后,特从捐款中寄给你50元学习费,并把你的学费寄给你的学校,希望你能够早日重返课堂最后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不要辜负祖国和人们的期望,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我看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爸爸妈妈也非常激动,他们深情地嘱咐我,要牢记党和祖国的关怀第二天,我又背上书包,重返校园了 从那一刻起,我真想大声歌唱,翩翩起舞,歌唱“希望工程”,歌唱伟大的党,她使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简评] 读完全文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触歌颂了党和国家,歌颂了“希望工程”可见作者是满怀感激之情写这篇作文的除此之外,作者透彻地理解了题意,把握住了题目的内涵,选择了恰当的角度,反映了深刻的主题,没有党和国家的关怀,没有“希望工程”就没有我的今天,也就不会使我有这样深刻的感受。
文章中“党的关怀和爱护”就是“阳光”,“希望工程”就是“阳光”是党和国家的关怀和爱护温暖了作者,使作者得以重返校园,所以作者要大声地歌唱作者认真地审题,领会了题目的含义,选材真实感人,内容具体,不愧是一篇优秀作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扫除 “哗啦啦——”,沸腾的石灰水倒进了桶里、盆里,升起团团热气;“沙沙沙——”,抹布在玻璃窗上来回旋转,擦掉层层灰尘;“刷刷刷——”,扫帚在同学们手中迅速地摆动,把堆堆脏物扫去教室里一片生龙活虎的景象,一次紧张的大扫除正在初一(4)班进行 突然,一个同学惊叫起来:“哎呀:你的手……”我转身一看,原来仇晓光同学在擦玻璃窗时一不小心,被一块锋利的玻璃碴划破了手指,鲜血直流俗话说:“十指连心”啊!可仇晓光一声不吭,只简单地用纸裹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崭新的手帕扎紧,又干了起来面对此情此景,我感动极了,就放下扫帚,上前一步说道:“你下来吧,我来擦划破了个小口,没事儿你还是快干你的吧!” “石灰水!”一个不大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于是,我又一次放下扫帚,端起一盆石灰水送去这位同学转过身来,我一看,原来是郑建伟。
他简直变成另外一个人了:圆圆的脸上被尘土、石灰水弄得斑斑点点,汗水把他崭新的衬衫浸透了他对我笑了笑,又紧张地干起来只见他挥动双臂,刷子在他手中上下舞动他时而弯下腰刷着墙根,时而站在长凳上刷着房顶,时而踮起脚尖刷墙壁的中间部位乌黑的头发被石灰水溅了个遍,简直成了“白头翁”,整个身子只有一对眼睛还是黑的大扫除结束了,教室里桌凳成行,窗明几净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愉快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教室……[简评] 《大扫除》一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群体形象文章开头,先进行“面”上的描写,不但新颖,而且把大扫除热闹、繁忙的场面表现得生动具体,表现了同学们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精神选取两个典型事例详写:“仇晓光划破手仍坚持擦玻璃”,表现同学们不怕困难;“郑建伟用石灰水刷墙”,表现了同学们乐观、不怕脏、不怕累的好品质在这两件事上作者不惜笔墨详细描写,既表现出他对仇晓光、郑建伟的称赞之情,也暗示他们是全体同学的出色的代表,收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世界真小 她,穿着那身时髦的巴黎时装,黑色的绸缎上绣着用法文书写的“善良”二字,红黑相映,分外夺目 “同志!”一个浓重的外地口音,一位身背旅行包的外地姑娘在她面前停下。
她骄傲地用那种不屑的目光扫了对方一眼:那女孩细挑个儿,淡眉大眼,嘴巴小小的,很秀气一种女性的妒忌油然而生,不过,她自我安慰地想:那么黑的皮肤,这么土的打扮,分明是乡下人!风度、气质、仪态就更别谈了她又重新昂起了她那高贵的城里小姐的头 “同志,请问到外滩怎么走?”那姑娘声音细细的,很动听她不由心中又一妒,心生一念,装作和气地说:“喏! 向后走,笔直就到了 她自己则理理长发,向前方外滩走去 两年后,她去无锡旅游,走在大街上,重重的旅行包,压得她气喘如牛,漂亮的真丝裙子早已被汗水浸透糟糕的是,她还把导游图丢了于是顾不上“骄傲”,她喊了一声: “同志,请问到西大街怎么走?” 那人回头的一瞬间,她愣住了,世界真小,原来是她——那个曾被她捉弄的女孩子 “往前,一直走,再向右拐,走两三分钟就到了那女孩子似乎并没认出她 是不是她忘了我?那太好了!不,也许她在耍花招,诱我上当她满腹狐疑来到路边不放心地又问一个老太太,得到了同样的指点还好!她确实没认出我[简评 ] 《世界真小》用第三人称,以对比的方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城里小姐,一个外地姑娘文章用美的主题巧妙地把两个人联结在一起。
告诉人们:怎样才算美的,怎样才算善良的城里小姐”很爱美,也自以为很美,但和“外地姑娘”相比,她的行为并不是美的相反,“外地姑娘”的行为才是美的作者巧妙地运用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展示了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材料真实,语言简洁,结构独特 判断一个人美不美,最重要的不是看他(她)的外表,而是看他(她)的行为,看他(她)有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启示人们:爱美的人,要用行动展示自己善良的心灵,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 我的邻居我的邻居王叔叔在我眼里曾经是个怪人一年四季总见他穿着一身褪了色的工作服虽然洗得干净,但和别人比起来,总觉得他土里土气、土眉土眼的去年,我们楼里兴起了“装修风”,家家户户贴壁纸,砌瓷砖,铺地毯,大搞家庭建设,真忙得不亦乐乎、红红火火的,可王叔叔家却稳如泰山,按兵不动别人问过他,催过他,还向他推荐很便宜的出厂价的装修材料可是王叔叔却淡淡一笑,说:“折腾个啥?这样干干净净、简简单单不是挺好吗?”人们背地里称他“王抠门”这也是真的,他家买菜很少买刚上市的细菜,常常是买那些价钱便宜的大路菜和“撮堆菜”他对自己的小儿子晓刚要求很严,晓刚的兜里从来没见过零花钱,连晓刚背地里也向我们说过王叔叔的“小气”。
那天,邮递员送来一封王叔叔的信,是中国少年儿童福利基金会寄来的嗬,邮票真漂亮!“对,我去送信,顺便向他讨这张邮票不过,王叔叔那么小气,能舍得给我吗?”我一边想着,一边上楼来到了王叔叔家王叔叔不在家,两个十二、三岁的操着南方口音的男孩子把我让进了屋里我很好奇,一聊天,才知道他们是贫困的大别山区的孩子那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打下的粮食还不够一年的口粮他们两家都有患病的老人,平日靠打柴卖钱买书本,交学费赶上一场水灾,生活都成了问题,哪还有钱上学呢?只好被迫辍学了自从开展了“希望工程”活动,王叔叔主动报名出资救助了这两个失学的少年,已经持续了两年他们对我说,他们真是有福气王叔叔每月给他们寄50元钱还给他们寄去衣物鼓励他们不怕吃苦,要长志气,立志成才,学好本领,将来用科学知识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说着,两个人还拿出这次来北京王叔叔给他们买的新的“牛仔书包”,十来本《十万个为什么》和一本崭新的《辞海》给我看,并说:“这次来北京,王叔叔还带我们游览了长城,参观了航空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呢!他待我们真比亲儿子还亲呀!”我发现他们俩的眼里都噙满了晶莹的泪花我的鼻子也陡然一酸,差点落下泪来多么值得敬佩的王叔叔呀!他对自己、对孩子、对家庭是吝啬的,是苛刻的,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似乎是“怪”,是“小气”,但这不恰恰是王叔叔身上别人无法比拟的美德吗?他对素昧平生的山区孩子又是多么一往情深,对救助失学少年又是多么慷慨!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默默地自觉地奉献着;他以自己有限的力量,实践着“用科学知识改变落后,战胜愚昧”的呼唤。
我向两位男孩道别,把王叔叔的信放在他桌上,缓缓地走出了他的家从此,我才真正了解了我的邻居王叔叔它常使我感到深深的内疚,更使我醒悟,明白了许多许多[简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本文围绕中心,通过几件事表现一个人物全文总共写了五件事,前四件事采用了概述的方法:一年四季衣着“土气”;不舍得花钱装修房子;总买价钱便宜的菜;不让孩子随便花钱表现了王叔叔“抠门”“小气”的“怪”的特点第五件事详细叙述了王叔叔救助贫困山区失学少年的事,与前四件事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作者对王叔叔由生疏到了解,由误解到理解从而使作者“感到深深的内疚,更使我醒悟,明白了许多许多对比的写法,表现了王叔叔的优秀品质本文详略得当,抒情议论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中心是一篇优秀的写人的文章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父亲的爱我的父亲是一位农民他很普通,普通得一走进人群,就再也辨认不出他了父亲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使我感到了他对我的爱这种爱,既广阔无边,又深刻细腻,我每次想起来就不能不激动那是我刚考上市内的中学的时候父亲送我去学校虽然路并不远,但是父亲执意要送,我只好同意路上,太阳当头照着。
好热!我望了望父亲:脸,酱紫色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头上的草帽已摘下来,稀稀落落的头发紧贴在头皮上萍儿,歇会儿吧!”父亲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鸡蛋大大,您吃吧我推了过去大大有……这里有……”我接过鸡蛋,找了个阴凉处父亲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蹲下,他那长满胡须的下巴随着嘴的翕动一动一动我留意地把目光投了过去我看见了什么?“土豆!”我不由得喊了出来这……好吃……好吃……”父亲含含糊糊地掩饰着啊!父亲,您每天辛辛苦苦,既要忙外面的工作,又要照顾长年生病的母亲,眼看着周围的邻居都富裕起来,而您为了供我们兄妹上学,为了让我们吃好穿好,却这样苦着自己……我心里涩涩的,说不出一句话学校到了我说:“您回吧哎,萍儿,好好学!这三十块钱先用着,大过几天再来嗯?”父亲说着,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皱皱巴巴的钞票塞到我手里啊!手,父亲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青藤似的血管,竹枝似的干枯的手指粗心的我,竟从没有发现父亲竟然瘦得这么叫人心痛!我眼里立刻像揉进了什么……啊!父亲,您的话不多,也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但您给予我的却是这般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