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21秋《生药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34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577614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交通大学21秋《生药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3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安交通大学21秋《生药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3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安交通大学21秋《生药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3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安交通大学21秋《生药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34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安交通大学21秋《生药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34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交通大学21秋《生药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交通大学21秋《生药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34(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交通大学21秋生药学在线作业三答案参考1. 花鹿茸具一个分支者,习称( )A、“单门”B、“二杠”C、“大挺”D、“莲花”参考答案:B2. 下列哪些情况需将阿托品与镇痛药配伍应用( ) A胆绞痛 B心绞痛 C肾绞痛 D胃肠痉挛 E支气管痉挛下列哪些情况需将阿托品与镇痛药配伍应用()A胆绞痛B心绞痛C肾绞痛D胃肠痉挛E支气管痉挛AC3. 生药大黄主要含有( )。A.生物碱B.挥发油C.羟基蒽醌及衍生物D.香豆素参考答案:C4. 下列药材中,来源于芸香科,药用干燥树皮的是( )A、杜仲B、黄柏C、秦皮D、厚朴参考答案:B5. 牛黄的主治为( )。A.咽喉肿痛B.惊痫抽搐C.痰热神昏D.癫痫发狂

2、E.痈肿疔疮参考答案:ABCDE6. 裸子植物具有( )子叶。 A0枚 B1枚 C2枚 D2至多枚裸子植物具有()子叶。A0枚B1枚C2枚D2至多枚D7. 天麻的药用部位是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8. 含淀粉多的饮片易( )A.虫蛀B.潮解C.泛油D.变色参考答案:A9. 表面活性剂都有起昙现象。( )表面活性剂都有起昙现象。()错误10. 淫羊藿来源于( )A、十字花科B、蔷薇科C、小檗科D、罂粟科参考答案:C11. 用硅胶C薄层,以甲酰胺为固定相,进行强心苷的分配薄层色谱,合适的展开剂是 A氯仿-丁醇(9:1) B苯-丁醇-丁用硅胶C薄层,以甲酰胺为固定相,进行强心苷的分配薄

3、层色谱,合适的展开剂是A氯仿-丁醇(9:1)B苯-丁醇-丁酮(9:1:1)C氯仿-甲醇(99:1)D氯仿-丙酮(4:1)/甲酰胺饱和EBAW(4:1:5)D12. 一般含苷类和含生物碱的生药干燥温度为( )。A.35-45B.50-60C.65-75D.80-90参考答案:B13. 薄荷油中的主要成分为( )A.-薄荷酮B.-薄荷醇C.异薄荷酮D.胡薄荷酮参考答案:B14. 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的生药是( )A、石膏B、滑石C、芒硝D、朱砂参考答案:A15. 神农本草经按药物毒性和用药目的不同分上、中、下三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6. 何首乌的有效成分为蒽醌类。( )A.对B.错

4、参考答案:A17. 厚朴药材表面白色结晶为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结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8. 乳香和没药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A.黄酮类B.生物碱C.油胶树脂D.木脂素参考答案:C19. 生药附子为卡氏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常见的加工品种有( )。A.姜制附片B.盐附子C.白附片D.醋制附片E.黑顺片参考答案:BCE20. 利用溶出原理可以通过_、_或_等方法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的目的。利用溶出原理可以通过_、_或_等方法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的目的。减小药物的溶解度 增大药物的粒径 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21. 麻黄粉末的保卫细胞形状呈椭圆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

5、22.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特有成分,其他植物中均不含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3. 条痕色为白色的药材有( )。A.炉甘石B.芒硝C.滑石D.雄黄参考答案:ABC24. 氟烷麻醉时应禁用的药物是( ) A肾上腺素 B地西泮 C氯丙嗪 D阿托品 E苯巴比妥氟烷麻醉时应禁用的药物是()A肾上腺素B地西泮C氯丙嗪D阿托品E苯巴比妥A25. 达原饮、柴胡达原饮均治疟疾,其区别何在?达原饮、柴胡达原饮均治疟疾,其区别何在?达原饮、柴胡达原饮均能治疗疟疾,组成中均有槟榔、厚朴、草果、黄芩、甘草五味,均可燥湿清热。但达原饮重用槟榔辛散湿邪,且配知、芍清热滋阴,防诸辛燥之品耗伤阴津;柴胡达原饮则无

6、知、芍之滋腻,而用柴胡、枳壳、桔梗、青皮、荷梗、槟榔,具有透邪外出,升降气机,通畅三焦之功。26. 写出下列拉丁学名的中文植物名及其所属科名写出下列拉丁学名的中文植物名及其所属科名当归,伞形科$银杏,银杏科$草麻黄,麻黄科$甘草,豆科$长春花,夹竹桃科$黄连,毛茛科$罂粟,罂粟科$丹参,唇形科$肉桂,樟科$颠茄,茄科27. 根和根茎类生药一般应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 )A.对B.错参考答案:A28. 氮芥类属于哪一类抗肿瘤药( )A.生物烷化剂B.抗代谢物C.生物碱D.抗生素氮芥类属于哪一类抗肿瘤药( )A.生物烷化剂B.抗代谢物C.生物碱D.抗生素答案:A2

7、9. 黄芩在切制饮片时,采用冷水软化处理进行切制,黄芩质量最好。(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0. 石细胞和纤维都属于( )。A.厚角细胞B.厚壁细胞C.薄壁细胞D.棱形细胞参考答案:B31. 药材绵马贯众断面的分体中柱为( )A、58个B、24个C、1个,呈“U”字形D、513个,排列成环参考答案:D32. 治疗真菌性脑膜炎,可加用小剂量鞘内注射的药物A.两性霉素B B.碘苷 C.氟康唑 D.利巴韦林 E.灰治疗真菌性脑膜炎,可加用小剂量鞘内注射的药物A.两性霉素BB.碘苷C.氟康唑D.利巴韦林E.灰黄霉素正确答案:A33. 何首乌的有效成分为蒽醌类。(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

8、34. 初生代谢是合成生命活动必需物质的代谢过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5. A药物安全度的量度 BED95LD5之间的距离 C用药的份量 D疗效显著而不良反应较小或不明显的剂量A药物安全度的量度BED95LD5之间的距离C用药的份量D疗效显著而不良反应较小或不明显的剂量E剂量过大,开始出现中毒症状的剂量D$B$E36. 进行生药质量的定量控制时,选择质量控制指标为( )。A.有效成分B.总成分(如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等)C.主要成分D.指标成分E.所有成分参考答案:ABD37. 性状鉴别时,断面可见“云锦花纹”的药材是( )A.何首乌B.当归C.甘草D.牛膝参考答案:A38

9、. 枳实和枳壳同属十字花科植物的果实。( )A.对B.错参考答案:B39. 以干燥的头状花序入药的药材是( )。A.菊花B.洋金花C.松花粉D.丁香参考答案:A40. 肉桂粉末特征( )A.油细胞B.草酸钙针晶C.纤维D.分枝状石细胞参考答案:ABC41. 延胡索来源于( )科A.茜草B.橄榄C.桑寄D.罂粟参考答案:D42.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3. 一般生药干燥后水分含量应低于5%。(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4. 下列哪些是海藻中的成分?( )A.藻胶酸B.粗蛋白C.甘露醇D.马尾藻多糖参考答案:ABCD45.

10、 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A.属名+种加词B.属名+种加词+命名人C.属名或(和)种加词+药用部位D.药名+药用部位参考答案:C46. 中国药典中记载有小毒的是( )。A.苦杏仁B.川乌C.细辛D.附子参考答案:A47. 附子主产于河南,为四大怀药之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8. 甘草粉末中可见( )。A.晶纤维B.树脂道碎片C.油室D.草酸钙簇晶参考答案:A49. 柴胡粉末少许,加水10-20倍,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该反应检测( )A.蒽醌类B.黄酮类C.皂苷类D.生物碱参考答案:C50.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常用A麻黄碱稀释后口服B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C肾上腺素稀释后

11、口服D间羟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常用A麻黄碱稀释后口服B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C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D间羟胺稀释后口服E新福林稀释后口服正确答案:B51. 黄连根茎中段有细瘦的节间,光华如细芊,习称过桥杆。( )A.对B.错参考答案:A52. 药材虫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A.太阳曝晒或烘烤B.低温冷藏C.密封法D.磷化铝等杀虫剂参考答案:ABCD53. 关于番泻叶,以下哪一项描述不正确?( )A.来源于豆科植物B.有效成分属于羟基蒽醌类C.能治疗高血压D.主产于印度参考答案:C54. 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特点的鉴别方法是( )。A.基源鉴定B.显微鉴定C.性状鉴定D.理化鉴定参考答案:C55. 含

12、有人参皂苷类成分的生药有( )。A.人参B.甘草C.三七D.大黄E.黄连参考答案:AC56. 气调贮藏法对空气的要求是生药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A.高O2或低CO2B.低O2或低CO2C.高O2或高CO2D.低O2或高CO2参考答案:D57. 巴豆的药用部位错误的是( )A.种子B.果实C.果实种子D.未成熟种子参考答案:ACD58. 麻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草质茎的髓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9. 大黄生品与炮制品中,止血作用最强的是( )。A.生大黄B.大黄炭C.炖大黄D.酒炙大黄参考答案:B60. 药动学研究的内容是 A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B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 C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 D药动学研究的内容是A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B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C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D药物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E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