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说课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50829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方程式说课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化学方程式说课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方程式说课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方程式说课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 说课稿 凤山中学 黄旺东一、说课流程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法设计 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二、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这部分教材安排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介绍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结合第一部分内容已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为学生接收化学方程式的知识作好了铺垫。同时,化学方程式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后续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的依据。因此承担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呈现方式:教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介绍了化学方程式,即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

2、式。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这个实例,用简练的文字准确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知道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并懂得了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为学习化学方程式这一重要的化学用语打下了基础。 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于刚刚接受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对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量的意义这一隐含的信息难以认识到,教师要加以启发指导。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认识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越性,会从“质”和“量”以及“微观”三个方面

3、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迁移运用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合作交流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和喜悦感,保持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怎样读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对化学方程式“量的意义”的理解。 因为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即表示各物质的质量比,需要通过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并书写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下面才能体现出来,属于一个隐含的信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有难度,因此我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难点。五、教法设计 本节课以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展示为主要教学方法,结合练习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六

4、、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有以下教学环节: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应用新知总结提升练习检测 1.复习环节 通过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观原因,让学生明白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再通过分析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得出“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然后告诉学生既然“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那我们以前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或化学式表达式能体现这一规律吗?引发学生思考,并找出以前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的缺点,并尝试怎样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里加入化学反应微观实质的动画演示,学生完全有可能想到在化学式的前面加上适当的数字,来使左右两边的同种原子的个数相等)。2.导入环节在学生提出改动的猜想

5、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3.探索新知这部分内容由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化学方程式的特征,有一个对化学方程式整体的认识。然后找出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并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4.应用新知再结合教材的“讨论”,深化和巩固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正确的读法。5.总结提升通过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清晰的条理。6.练习检测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题目,第一题通过找出哪个式子是化学方程式,检测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特征的掌握情况。第二题通过读化学方程式巩固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读法。第三题检测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涵义的理解。七板书设计以知识网络图的形式,展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内在联系。具体如下:质量守恒定律读 法 意 义 质的方面量的方面化学方程式微观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