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预防实施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49757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预防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残疾预防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残疾预防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残疾预防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残疾预防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残疾预防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预防实施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残疾预防实施方案 又到了每日范文模板时间,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的非常好的范文,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总结计划的地方有很多,有这方面需要的朋友,赶紧跟小编一起看看,参考一下吧。 一、重要意义 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残疾预防事关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市医疗卫生、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残疾人康复等工作不断加强,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药物中毒等造成的残疾大幅减少,残疾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全市有19.4万残疾人,数量多,负担重;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尚不健全,残疾预防公共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公众参与能力仍待提高;在人

2、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遗传性、先天性残疾尚未有效控制,慢性病、精神障碍、意外伤害等导致残疾的风险在显著增加,加强残疾预防工作十分紧迫、必要。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重心下沉、全民动员、依法推进、科学施策,努力提高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有效控制

3、和减少残疾发生。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残疾预防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府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协调联动防控工作体系。 坚持重点防控,源头治理。广泛开展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综合运用医学、经济、法律、社会等手段,着力针对主要致残因素、高危人群,采取专门措施,实施重点防控。 坚持立足实际,有效推进。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选择推广适宜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技术,提高残疾预防工作的专业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扎实有效推进本地区残疾预防工作。 (三)工作目标。 到20XX年,

4、我市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防控网络更加完善,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可比口径残疾发生率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 三、主要行动 (一)强化早期干预,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 加强婚前、孕前健康检查。积极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对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的检查并提出医学意见。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健康教育、医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孕前优生服务,推进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孕前健康检查率达80%以上。(市卫生计生委牵头,市妇联、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做好产前筛查、诊断。落实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资助开展唐氏综合症、严重体表畸形重大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诊

5、断,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产前筛查率达60%以上。(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加强新生儿及儿童筛查和干预。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普遍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逐步扩大疾病筛查病种和范围。做好儿童保健工作,广泛开展新生儿访视、营养与喂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健康咨询与指导,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提高筛查覆盖率及转诊率、随访率、干预率。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市卫生计生委、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突出重点领域,着力防控疾病致残。 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加强传染病监测,开展疫情报

6、告、流行病学调查等预防控制措施,做好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救治。全面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继续将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致残性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适时调整疫苗种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保证疫苗使用安全。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市卫生计生委负责) 有效控制地方性疾病。针对碘缺乏病等重点地方病流行状况,实施补碘、改水等防控措施,基本消除碘缺乏病、饮水型氟砷中毒等重点地方病致残。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等重点地方病的县(区)达95%以上。(市卫生计生委牵头,市经信委、市水利局和各县、区政府(市高XX县区管委会、市经开区管委会,下同)按职责分工负

7、责) 加强慢性病防治。积极开展群众健身活动,引导城乡居民培养体育健身意识,推动科学膳食、控烟限酒,形成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居民定期健康体检,引导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健康体检制度。开展脑卒中、心血管病等高危人群筛查,提供健康咨询、干预指导,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规范治疗及管理。开展致聋、致盲性疾病早期诊断、干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csr)达到20XX以上。(市卫生计生委、市体育局、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精神疾病防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对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孤独症等主要致残性精神疾病的筛查

8、识别和治疗康复,重点做好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将心理援助纳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遭遇突发公共事件群体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落实监管责任。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80%以上。(市卫生计生委牵头,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综合监管,努力减少伤害致残。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提高劳动者安全健康防护能力。重点做好待孕夫妇、孕期妇女劳动保护,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减少职业危害。开展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提高事故风险防范、事故救援和应急

9、处置能力,预防工伤、尘肺病、职业中毒及其他职业病致残。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排查整治易燃易爆单位和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医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救助管理站、中小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伤亡人数均下降10%以上。(市安监局、市公安局牵头,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计生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开展道路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始终处于良好技术状况。优化机动车产品结构,提升车辆安全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规范,严把机动车注册登记查验关,严格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督。加强驾驶人教育培训,普及中小学生交通安

10、全宣传教育,推广使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加强旅游包车、班线客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等重点车辆的安全管理,加大路查路检力度,严格落实运输企业主体责任,依法严厉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施救水平。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6%。(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工商质监局、市安监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对农产品和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检测和监管力度,有效防范、妥善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严肃查处制售假药、劣药行为,规范临床用药,加

11、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市农林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工商质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饮用水和空气污染治理干预。严格保护良好水体和饮用水水源,全面加强全市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及时掌握全市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确保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指导涉水病区改水。开展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及时治理干预。(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卫生计生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健全气象、洪涝、地震、地质灾害等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充分发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用,加强监测预警、巡查排查、应急值守、信息报送等相关工作,提高突发自然灾害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和水

12、平。完善社区、学校、医院、车站、工厂等人员密集场所灾害防御设施、措施。加强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等防灾减灾宣传培训、应急演练及救治。(市民政局牵头,市教育局、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卫生计生委、市人防办(市地震局)、市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开展儿童意外伤害社区、家庭综合干预,创造儿童安全生活环境。积极开展儿童步行、乘车、骑车和防范溺水、跌落、误食等风险的安全教育。完善产品风险和伤害监测体系,实施产品安全预警和风险通报等干预措施,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加强对玩具、电子产品的质量监督和分级管理,减少对儿童青少年视力、听力、精神等方面的伤害。加强老年人、残疾人

13、出行的无障碍环境改造,重点改造易致跌倒的危险环境,避免残疾人次生伤害,提高老年人及其照料者预防跌倒的意识和能力。(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工商质监局、市妇联、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精准服务,不断提高康复成效。 加强康复服务。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相关政策,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将残疾人社区医疗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内容。普遍开展残疾儿童早期康复,继续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防盲治盲、防聋治聋等重点预防和康复项目。推广疾病早期康复治疗,减少残疾发生,减轻残疾程度。将残疾人健康管理和社区康复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为残疾人提供登记管理、健康

14、指导、康复指导、定期随访等服务。按照xx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和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有需求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广辅助器具服务。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个性化适配,重点普及助听器、助视器、假肢等残疾人急需的辅助器具。将贫困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对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给予补贴。开展辅助器具租赁和回收再利用等社区服务,就近就便满足残疾人短期及应急辅助器具需求。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达80%以上。(市民政局、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无障

15、碍环境建设。推进政府机关、公共服务、公共交通、社区等场所、设施的无障碍改造,新(改、扩)建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严格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有条件的县区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予补贴。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鼓励市、县电视台开设手语栏目或在电视画面上加配字幕,县级以上政府网站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达到基本水平。加大残疾人出行和交流无障碍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市委宣传部、市住建委、市规划局、市行政执法局、市经信委、市交通局、市文广新局、市残联、市网宣办、市信息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将残疾预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部门工作职责。相关部门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等因素致残的预防工作。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统筹实施本行动计划。(各县、区政府、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及其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落实法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推动完善落实母婴保健、疾病防控、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残疾康复等重点领域政策法规。落实残疾预防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不断完善工伤保险辅助器具管理制度。落实好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9项医疗康复项目及听力等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政策。加强对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