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爱情发展规律浅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49253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中爱情发展规律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经》中爱情发展规律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经》中爱情发展规律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经》中爱情发展规律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经》中爱情发展规律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中爱情发展规律浅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经中的爱情浅析关键词:诗经爱情婚姻相思摘要:诗经作为民族青春时代情感生活的真实记录,给我们展示了先民们美好纯真的情感世界,折射出了上古时代那纯正健康的爱情故事。这些诗歌作为人类爱情诗的起源,表现出当时人们对爱情的高尚理解和热烈健康的追求,率真、诚挚、热烈、淳朴、健康,它是先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为我们展示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近五百年的历史画卷,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绚丽夺目的瑰宝。诗经中的爱情诗咏唱出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恋歌。“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天作之合”一词始出诗经.大雅.大明,本为文王娶大姒为妻是上天所赐之意,现代社会中称颂婚姻美满时经常提及。“窈

2、窕淑女,君子好逑”贤惠的女子婚配道德高尚的男子,现代生活中经常用来赞颂美好的恋情。“新婚宴尔”出自谷风,形容新婚夫妇欢乐愉快的生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诗经国风邶风击鼓,此句成为亘古传唱的爱情誓言。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表达出相爱男女之间的相思殷切之情就此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诗经由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组成。“风”贴近人民生活,是民众生活的真实反映。在国风一百六十篇诗中,超过一半是关于爱情的,这些爱情诗歌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描绘出真实自由、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一、恋情的萌发阶段(一)表白爱慕

3、方式当时人们习惯依水而居,生产活动过程中,男男女女在田野里、小溪畔劳作、游玩的时候碰撞出爱情的火花。男女双方表白爱慕的心迹时,一般互赠定情信物。这些物品都不贵重,但情意深重,使得现代生活中的男女只能徒留景仰。“贻我彤管”“野有死麋鹿,白茅包之”,“视尔如荍,贻我握椒。”一根彤管,一把花椒,一头猎到的小野鹿都可作为定情信物成为浪漫爱情的载体和幸福的寄托。“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表达了远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木瓜投给意中人,男子解下随身佩戴的佩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二)交往发展方式先民们通常采用聚会、约会、出游等交往方式,使爱情得以升华。这些诗

4、中,展现出先民爱情的天真纯朴、烂漫自由、热烈浪漫、真挚纯洁。郑风溱洧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时的情景。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这首诗如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天真纯朴,烂漫自由。王风君子阳阳写的就是情人相约出游的无穷乐趣。邶风静女描写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时心情期待急躁的幽会过程。情人刚来,便赠送彤管、茅荑,他珍惜玩摩,爱不释手,将主人公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三)向往追逐爱情关雎一诗描写一位君子爱上一位

5、采荇菜的美丽姑娘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内心的敬仰与想象之中。这一首美丽的情歌,唱出了君子对淑女的悉心爱慕和用情专一。该诗从一个男子的单相思讲起,以河中荇菜“左右无方,顺水而流”的状态比喻君子对淑女的情思绵绵。荇菜参差错落,无拘无束,顺水漂摆,恰似君子追求淑女那忽忧忽喜、极不平静的思绪。“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写出涛人对姑娘的迷恋之深,渴求之切。无论白昼或是黑夜,姑娘的倩影都时刻占据着他的心,挥之不去。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初涉爱河的小伙子兴奋难耐,躁动不安,甜蜜憧憬的复杂心境。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已下定决心,想方设法想赢得姑娘的芳心。他要主动接近姑娘,用各种方法

6、使姑娘愉快、幸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国风秦风蒹葭这首诗真实再现了热恋中的人所特有的因痴生幻的心态,一往情深而又可望不可及时,那份痴情,那份迷恋,那份落寞,那份失意,那份缠绵,那份执着,虽不着一字,却尽蕴于字里行间。蒹葭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其打动人心之处便在于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痴迷与执着的追求:路途的险远阻挡不了他,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使他退却。召南有梅中少女看到树上梅子日见稀少,感受到了时光流逝,引发起她青春难再的苦恼。于是,采梅时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庶士”向自己求爱的心声。诗的三章连续用了三个“求”字,写出了女子心情的急切,由梅的变化写到急于求嫁,触景生情,大胆泼辣地表达

7、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二、女子的婚姻地位据大戴礼记本命记载,按照儒家的择妻标准:妇人有七弃:无子弃,绝世也;淫泆弃,乱类也;不事舅姑弃,悖德也;口舌弃,离亲也;盗窃弃,反义也;嫉妒弃,乱家也;恶疾弃,不可奉宗庙也。这条择妻标准从道德上使得男子背叛女子的行为不被谴责。,“七弃”中的首条“无子弃”因其绝世是构成被休弃的最大罪状,而女子只能无条件地屈从忍受。婚后女子成为男子的附属品,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妇女,婚姻是她们惟一的依靠和出路。一旦夫妻间发生感情破裂,受害最深的往往是女子,遭弃后的妇女生活更是悲惨。“氓自诉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直到被虐待、遗弃的经过情景。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反是不思

8、,亦已焉哉!”女子对“氓”一往情深,毫不嫌弃他的贫穷,婚后任劳任怨的操劳家务。然而,得到的回报却是“氓”对她的负心、虐待以至最后抛弃。“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通过自己的深切感受,表达出屈从男权的无奈。邶风柏舟中,女主人公倔强、有个性,遇到丈夫的不公平待遇后,奋力反抗,“却无依无靠难以摆脱自己的悲惨命运。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在夫家,她不逆来顺受,曾反抗过丈夫的不公平待遇,希望娘家兄弟为自己做主,可是在那个男权占上风的时代,她孤立无援,得不到任何帮助。与自由恋爱方式并存的,更为普遍存在的是“他人作合”的成婚方式,这一方式最明显的特点就

9、是婚恋要通过中间媒介父母的命令,媒妁的撮合。不能自主选择婚姻,双方在婚姻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也是造成婚姻不幸的初始原因。“面对婚姻不能自由主的状况,女子充满不满和抱怨但又必须畏惧服从。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描写了这样一位为情所困的女子,既盼望心上人来,又害怕父母兄长发现他偷偷的到来后,责骂她。“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国风.郑风.将仲子描写的女主人公倾诉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男女相爱受到父母等人的责难,造成女子精神上的压抑。上古时代,青年男女比较自由的爱情不可避免地受到礼俗的束缚和影响。女子遭遇婚姻不幸时,希望呆在父母左右

10、。“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日月这首诗能深刻体会到女子对婚姻生活的厌倦和畏惧。诗中的女主人公埋怨父母,为什么不能养她到老而让她出嫁呢,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三、男女的离情别绪古代的兵役迫使男子远征,生老病死等原因使得男女生活在寂寞相思之中,这些诗篇反映了古代上古时代女子对待爱情的执着坚贞,对待婚姻的忠贞不渝。(一)远征服役心情焦虑”召南殷其雷中“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敢遑处。丈夫冒雨外出行役,家中妻子忧伤惦念。轰隆隆震天响的雷在南山的向阳坡、南山的旁边、南山的山脚下,丈夫啊,为什么此时还要离去?辛勤的丈夫啊,归来吧!从中似乎可以从妻子的反复吟诵“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11、!”感受妻子期盼丈夫早归的焦急心情。卫风伯兮写丈夫随王驱车东征,妻子在家思念,头也懒得梳,脸也懒得洗,深刻表现出相思之苦。“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即使头痛也心甘,表现了对丈夫深厚而忠贞的爱情。(二)悼念亡夫相许来生唐葛生是妇女为悼念亡夫所作,此诗表达出女主人公无限的心酸与哀痛,及对死者情重绵长的思念,可谓情真意切。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谁与?独处!”“谁与?独息!”“谁与?独旦!”等简洁的问答,“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的反复吟唱,把爱人去世后,女主人公的孤独与伤痛表现的淋漓尽致。“百岁之後,归於其居。”百岁之後,归於其室。”思妇在人世间不能与丈夫长相厮守,但愿百岁之后能与丈夫同穴。参考文献1田崇亮,情爱婚嫁典故辞典m.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年,200910-652陆侃如,冯沅君.中国史诗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11-483张占国,王铁柱.咏情卷m.文苑出版社,200626-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