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版本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26580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版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代码:INDE2019英文名称:Producti on Pla nning and Con trol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先修课程:工业工程概论、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经济学后续课程:物流工程、精益生产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杨宏兵大纲执笔人:杨宏兵大纲审核人:王传洋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生产计划与控制是面向工业工程专业学生而开设的一门 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应用性较强。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受到 企业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各种先进的计划与控

2、制系统知 识的全面教育,掌握在生产系统中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 综合生产与经济效 益的要求,合理配置和利用生产要素,周密安排产品品种产量构成和交货计 划,实现最佳的生产经营目标,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教学目标:生产计划与控制全面并且系统地介绍了生产计划与控制 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编制技术。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 认识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概念与重要性,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基本架构和实际 应用、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各项做法,并增进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执行或运用以 及培养学生运用生产计划与控制基本原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1. 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内涵,掌握常见的几种定量预测和定

3、性预测方法原理及步骤,掌握库存分析与控制的常用模型: 定量订货模型、非 确定性定量订货模型、数量折扣模型、定期折扣模型等。熟悉掌握综 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以及车间作业计 划与控制的内涵和过程。掌握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的原理及方法。2. 针对企业实际的生产数据的特点,能够选择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 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线性回归分析以及时间序列分解法中的最合 适方法进行产品预测。能够针对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某种库 存模型用于指导企业订货策略的确定, 从而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 能 够针对企业的生产模式特点,有效制定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等。能够熟练使

4、用项目进度计划的常用方法对定位布置 组织生产进行控制。3. 在充分分析特定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模式的基础上, 能够综合运用 预测、库存、生产计划、车间作业控制等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订单交付率为综合目标, 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 有效管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3学时)1.1 生产与生产系统1.2 生产流程与生产方式1.3 生产管理1.4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概念? 目标及要求:1)理解生产和生产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生产流程的概念、分类、及 特点,了解各种生产方式 。2)了解生产管理

5、的研究内容,生产管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掌握生产 管理的目标。3)了解生产计划与生产控制的发展过程。第二章 需求预测( 4 学时)2.1 基本概念2.2 定性预测2.3 定量预测? 目标及要求:1)了解预测的定义及分类,熟悉预测的目的和作用,掌握需求分析,熟悉 预测的一般步骤。2)熟练掌握一般预测方法,如市场调研、小组共识、历史类比、德尔菲( Delphi )法。3)掌握影响因素分析,熟练掌握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预测误差分析、 线形性回归分析、 时间序列分解法以及因果预测方 法。 ?第三章 库存分析与控制( 6 学时)3.1 基本概念3.2库存的AB分类3.3 库存分

6、析与控制的几种模型3.4 库存盘点3.5 准时化生产下的库存策略。? 目标及要求:1)了解库存的定义及分类,理解库存成本内涵,了解库存分析和控制 的重要性,熟悉库存分析与控制的绩效衡量。2)掌握库存的AB(分类基本思想及其实施步骤。3)熟练掌握库存分析与控制的几种模型,包括定量订货模型、非确定 性定量订货模型、数量折扣模型、定期订货模型、混合系统模型等。4)了解库存盘点过程,熟悉准时化生产下的库存策略。第四章 综合生产计划( 6 学时)4.1 基本概念4.2 综合生产计划计算方法。? 目标及要求:1)理解综合生产计划的描述及定义,了解综合生产计划所处的地位, 熟悉综合生产计划策略分析,熟悉综合

7、生产计划相关成本。2)熟练掌握综合生产计划计算方法,包括直观试算方法、综合生产计 划的数学方法、综合生产计划的扩展等。 ?第五章 主生产计划( 6 学时)5.1 基本概念5.2 主生产计划的计算逻辑5.3 主生产计划的评价和维护5.4 最终装配计划? 目标及要求:1)了解主生产计划与其他制造活动之间的关系,熟悉主生产计划的计划对 象,了解主生产计划的制造环境,掌握主生产计划的时间分段。2)熟悉主生产计划设计和制订程序,熟练掌握主生产计划的制订及计算逻 辑以及主生产计划中的批量。 ?3)了解和掌握粗能力计划,掌握主生产计划的批准和控制,熟悉主生产计 划员的职责。4)掌握最终装配计划定义及内涵。第

8、六章 物料需求计划( 9 学时)6.1 基本概念6.2 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数据处理逻辑6.3 批量的确定6.4 物料需求计划实施方法和步骤? 目标及要求:1)了解物料需求计划的定义和目标,理解物料需求计划在生产计划体系中 的地位,熟悉物料需求计划的优缺点,掌握制造资源计划的内涵。2)掌握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数据处理逻辑基本原理、计算处理逻辑以及基 础数据的建立与维护。 ?3)掌握常见的批量确定法,包括按需确定批量法、经济订购批量法、固定 批量法、定期订购法、期间订购法、最小费用法。4)熟练掌握物料需求计划实施方法和步骤。第七章 能力计划( 6 学时)7.1 能力计划基本概念7.2 粗能力计划7.

9、3 细能力计划7.4 能力测量和技术选择? 目标及要求:1)熟悉能力计划的作用和层次结构,掌握能力计划与系统其他模块之间的 关系。2)熟练掌握常见的粗能力计划方法,如综合因子法、能力清单法以及粗能 力计划的决策。 ?3)熟悉细能力计划作用和分类,熟悉计算流程和步骤,熟练掌握细能 力计算技术。 ?4)理解能力测量的定义及其内涵,熟悉掌握技术选择。第八章 车间作业计划与控制( 3 学时)8.1 基本概念8.2 车间作业排序8.3 作业调度8.4 车间作业控制? 目标及要求:1)了解车间作业计划与控制基本结构和目标、 典型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源及基本术语。2)了解车间作业排序的目标,

10、熟悉作业排序和计划的关系,掌握排序 问题的分类与表示方法,熟练掌握n个作业单台工作中心的排序以及n个作业 2台工作中心的排序。 ?3)掌握作业调度中的分批作业和分批分割的内涵和方法。4)了解车间作业控制的基本概念、 输入/输出控制, 掌握单一工作中心 的输入/输出控制和复合工作中心的输入 / 输出控制,熟悉车间控制的基本工 具。第九章 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 3 学时)9.1 基本概念9.2 项目计划的甘特图方法9.3 项目计划的网络图计划方法9.4 网络计划的优化分析9.5 项目控制。? 目标及要求:1)了解项目管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以及项目及项目管理的概念及 特点,理解项目的生命周期内涵。

11、2)熟练掌握项目计划的甘特图方法,熟练掌握两种项目计划的网络图 计划方法:作业和时间的表示和关键路线计划方法。 ?3)掌握两种网络计划的优化分析方法:时间成本优化分析和时间资源 优化分析。 ?4)熟悉项目控制的内涵。第十章 准时化生产( 3 学时)10.1 基本概念10.2 准时化生产的计划方法看板管理10.3 准时化采购10.4 JIT和MR结合的生产管理方法? 目标及要求:1)熟悉准时化生产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理解准时化生产在生产计划与控制 中的应用,熟悉准时化生产的体系结构, 掌握常见的浪费的种类及消除浪费的方 法,了解准时化生产的收益。2)熟悉看板的定义、作用及种类,熟练掌握看板数量的确

12、定方法。了解准 时化采购的基础以及准时化采购的做法和教训。3)掌握JIT和MRRI两种生产方式的区别和联系,理解 JIT和MR巴的集成的 内涵。注:大作业课堂汇报和复习共 5个课时。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和演示、课堂讨论、 课堂练习、 发现学习法和自学指导法, 通过引入问题和启发式教学, 使学生更加 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 积极性。在学习主生产计划和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章节内容时, 将学生分成若干 小组,给予每个小组不同的数据和问题, 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提出问题的解决 方案,并以每个小组为一个单位在课堂上

13、通过 PPT 进行汇报和讨论,有效提高 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调和合作的能力以 及学生现场方案汇报的表达能力。在教学方法的实际执行过程中, 每个教学环节都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学 方法需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不断改 进。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程度不高时,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在讲 授后续教学内容时, 引导学生前后联系, 结合前置难点内容进行讨论, 强化知识 掌握。在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较好情况下, 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 或增加发 现学习法和自学指导法, 设置具体应用问题, 如在学生很好地掌握物流需求计划 的制定方法之

14、后, 通过引入企业实际生产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和制定企业的具体 物料需求计划。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平时及作业成绩评定方式 :期末考试 70%,平时成绩 10%,期中考试 20%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潘尔顺生产计划与控制 M 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 2009 参考书目:1、李怀祖,生产计划与控制 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周远清,MRPH原理与实施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4 、陈启审,企业资源规划 M ,北京 : 企业管理出版社5 、潘家轩,现代生产管理学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6、温咏棠,MRPH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7 、叶若春,生产计划与控制 M ,台湾 : 中兴管理顾问公司发行8、吴爱华,生产计划与控制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