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和写作手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249907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称和写作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称和写作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称和写作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称和写作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称和写作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称和写作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称和写作手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第一人称的作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第三人称的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第二人称的作用:这种写法像是“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读时令人倍感亲切。第一人称的优点是,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读者认为这所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增加亲切感,这种

2、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人称和写作手法写作人称的好处:1、第一人称:写来亲切自然、增强文章的真实信和感染力、便于抒情、利于心理描写。2、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情感交流,显得亲切感人。3、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叙述发生在不同时间

3、和不同地点的事情。常见的写作手法及作用:1、象征: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作用:1把抽象的事物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2使文章更含蓄、更深刻,即“寓理于物”。2、衬托:以次要的人和事从正面或反面来陪衬主要的人和事。作用:突出主体的特征、思想、性格感情等。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含蓄深刻、充满诗情画意。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

4、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使情节波澜起伏,形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更好地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6、侧面(间接)描写:对某一事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或者通过描写它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以从侧面间接地表现它的情态和特征。作用:含蓄蕴藉,可激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丰富作品所描写的事物。(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散文:反复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9、联想:由一事

5、物想到与之有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11、设置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唤醒生命他生活宽裕,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时间开着自己的车四处游历。前不久,他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自己驾着车远赴2000多公里外的西藏。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他到达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只身旅行,难免孤寂,但在那片地广人稀的地方,人影和炊烟都难得

6、一见。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却收听不到任何节目。车子进入高原腹地。穿越戈壁和沙丘的道路,两旁没有成活的草木,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他一路上领略着奇特的高原风光,不料赖以行进的汽车却出了故障。他仔细检查了半天,竟然没有找到任何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说过,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过往的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帮助拖着坏了的车离开这里。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竟没有任何车辆从这里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看见。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啊,死一般的沉寂、空旷。他携带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处境非常险恶,如果再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者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7、又过了两天,一场大雪将他的车慢慢覆盖。他又冷又饿,因为食物已经完全吃完了。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吵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趴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那只小鸟也许是在寻觅食物,看起来同样无助,正用微弱的声音不停地鸣叫着。霎时间,他的泪水禁不住涌出,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他伸出手,轻轻捉住了那只小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里。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他反反复复地仔细检查汽车,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原来是化油器上的一个零件阻塞了油路。车子修好了,他靠虚弱的身体开着车向前行驶了40多公里,驶抵一个牧民居住点,他终于得救了。只是,那只吵醒他的小鸟在车子行驶的途中不幸地

8、死去了。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他说:“是那只小鸟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直到今天,作为纪念,他还把那只风干得比拳头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但我想说,那只殒命高原的小鸟,它并不曾想起过要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小鸟的叫声唤醒了他求生的欲望,才使他得以绝处逢生。是啊,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去创造,才能够走出眼前看似无际的困境和厄运。(选自知道窗2006年第3期,有改动,作者祁文斌)1、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5分)2、“这段经历,后来他常常谈起”,请概述他的“这段经历”。(30字左右)(4分)3、如何理解“他”

9、把“那只风干得比拳手还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橱里”这一做法?(3分)4、作者说“救他的还是他自己”,这和第段“他”所说的“挽救了我的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它同前文有什么关系?(4分)睡美人清丽、优美的芭蕾舞剧睡美人序曲奏响了。可是扮演公主奥罗拉的A角却“失踪”了。“砰”,化妆间的小门开了,一名女演员朝回过头来的导演一耸肩:“找遍了,哪儿也没有。”导演阴沉着脸。心中紧扣着的一线希望也随着这声响给绷断了。突然,他的手指向了端坐在一边的B角:“你上!”B角激动地站直身,双手抚摸着短裙,眼里闪着倔强和自信的光。只见她,踮起脚尖,一个优雅的旋转,轻盈地提着舞裙,飘然来

10、到台上导演余怒未息。女A角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扮演王子菲利浦的男A角又是老搭档,今天的汇报演出正是胜败定局的关键时刻,万一女B角腿一软他不禁打了个冷战。女B角在追光下独舞。多么典雅雍容的舞步,多么飘洒翩跹的舞姿,她巧妙地把音乐的颤动和光芒融会在一整套的芭蕾舞的语言里了英俊的王子出现了,两人在月光如水的舞台上跳起了双人舞。导演紧张地眯起了眼。这是最令人担心的,女B角和男A角是第一次同台演出。奇怪,导演的眼前,女B角分明已被爱情拥拖而起,漂浮在浪花之上,乘着白色双翼;她手臂的姿势犹如玫瑰花瓣的开放;她的双脚和着音乐在踩踏,犹如树叶飘然落地。他和男A角的搭档真是天衣无缝!-3-导演的拳头松开了,他暗

11、暗惊讶,我平时怎么会没有发现呢?是由于她的倔强和顶撞?是由于她的执著、自信大于技巧?是由于我对女A角的偏爱所形成的偏见?还是女B角弯曲着双腿,柔软的身子在向地面上倾倒。哀怨、激昂的主题乐如泣如诉在轻叩观众的心扉。一个个音符,飘坠在导演的心湖上,泛起圈圈涟漪。女B角不是曾经要求和男A角搭档吗?而我却用“A”“B”角这道坚固的厚墙将一对“情人”隔开,导演了一出“悲剧”。唉!醒了,奥罗拉醒了!安睡了一百年后,由于菲利浦纯真的爱情,她,死而复生了!而女B角,这位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恰似许多沉睡着的美,她,春花怒放了!“哗”,忽然,剧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女B角噙着泪,微笑着向观众躬身回礼;可是,她

12、的目光在某一观众席上凝滞了女A角正微笑着坐在那儿鼓着掌1、 .本文在写法上有多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你认为最值得你学习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2、第一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有人说文中女A角才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第9段中“这道坚固的厚墙”在问中具体指什么?答案:1、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浓墨重彩地写奇特的高原风光,就偏离了主题。(2分)能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2分)。(意思对即可)2、他驾车去西藏旅游,陷入困境。(2分)一只小鸟唤醒他求生的欲望,他自救成功。(2分)(意思对即可3、这是对小鸟的敬重,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

13、意思对即可)4、不矛盾(1分)。因为小鸟只是唤醒他求生的欲望,而挽救生命是因为他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摆脱了困境。(3分)(意思对即可)5、点明题旨,画龙点睛。(2分)前文的记叙是这段议论的基础,这段议论是对前文的深化。(2分)。(意思对即可)1、答案:侧面描写的写法。写导演是为了反衬女B角,更是为了反衬女A角的无私品质。当然还可以答其他方面,如运用心理描写、动作神态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出人意料的结尾等,也可从语言运用角度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欲扬先抑2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埋下伏笔,前后照应,突出A角成人之美的精神;引出B角上场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每点2分)3回答“同意”的要点:女A角虽然着墨不多,但确是作者最着力塑造的形象。A角有精湛的舞蹈才能,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深得导演信任;但她善良,毫不嫉妒,创造条件,成人之美;她又很机智,采用关键时刻“失踪”的办法,“逼”导演起用B角。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赞美了成人之美的高尚艺德。(成人之美、容人之度,在关键时刻愿意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良好品质)4、导演对于b角不如a角的定性思维以及已形成的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