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23474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L-01设计说明B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1 工程概况我公司接收设计任务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踏勘,收集基础资料,走访相关部门,深入了解规划意图。按总体规划要求,对道路平面布置、纵断面设计、标准断面设计等内容进行设计。2 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2.1设计依据(1) 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2) 相关规划资料;(3) 现状电子地形修测图;(4) 路线测量资料;2.2采用的技术规范、程及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194-2013)(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

2、69-2012) (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 152-2010); (6)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1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5);(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3 工程地质资料工程地质资料详见勘察报告。4 设

3、计概要4.1平面设计本项目道路线位依照规划路线,并结合现状地形、高程进行优化调整,路线优化调整后满足路线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能与沿线规划用地情况相吻合,减少项目实施的难度。本设计路线总长1239.222米。全线共设交点4个,曲线半径为20米,不设缓和曲线。 4.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考虑衔接已建道路的标高,按高标准的城市道路进行设计,充分结合自然地形,满足防洪、雨水排放等要求,做到少填少挖,合理拉坡,使标高和周边用地标高相互协调,竖向线型与平面线形协调,最终达到工程的技术合理、造价经济、景观视觉良好等目标,并满足道路中心线标高设计符合超高横坡过渡的要求。路线起点于在建生产厂房与拟建加油站

4、停车场交叉口出,坐标为X=3024135.215,Y=599284.677,周边地块作为控制高程,路线终点与E线路顺接,坐标为X=3024163.790,Y=599529.944。全路段共设六处变坡点,最小纵坡为1.20,最大纵坡为7%;最大坡长336.413米,最小坡长79.2米,其中最小竖曲线半径为1200米。4.3横断面设计4.3.1标准路幅:2.5m人行道+2.0m自行车道+4.5m机动车道 +4.5m机动车道+2.0m自行车道 +2.5m人行道18.0m车行道和人行道均采用直线路拱,车行道横坡为1.5%(外倾),人行道为2%(内倾)。道路横断面设计见“道路典型横断面图”、“土石方横断

5、面设计图”。4.3.2 加宽本段道路无加宽。4.3.3 超高本段道路不设置超高。4.4路基设计路基设计根据地形、地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结合路基填挖情况以及施工、养护、营运等因素进行路基设计。充分考虑采用机械化施工,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因地制宜,注重环境保护。4.4.1 一般路堤设计1)地表处理:地面横坡缓于1:5时,应清除草皮、耕植土及松软浮土等;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2.0米,当覆盖土层较薄时,应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地面横坡陡于1:2.5时,应对路堤作稳定性分析,并采取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的稳定性时,应拦截

6、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低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碾压后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经过水(鱼)塘、河沟地段的路堤,应采取排水、清淤、回填碎石等方式处理。2)填石路基路堤边坡坡度根据边坡高度和基底的地质条件确定。边坡高度小于8m时,边坡取1:1.5;边坡高度超过8m但不大于18m时,上部8m取1:1.5,下部边坡取1.75;边坡高度超过18m但不大于28m时,上部8m取1:1.5,中部取1:1.75,下部边坡取1:2,边坡部级之间均设2m宽边坡平台。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时,此时本册图纸中边坡形式及坡率仅为参考,建设单位应另行委托地勘单位进行个别专门的勘察设计。不同强度的填石料,分

7、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厚度和压实标准,详见下表: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表分类分区路基顶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重度(KNm3)孔隙率(%)硬质 石料上路堤0.801.50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23下路堤1.5060025中硬 石料上路堤0.801.5040022下路堤1.5050024软质 石料上路堤0.801.5030020下路堤1.5040022填石路堤应采用最大粒径为10cm以下的石渣或碎石填隙,使级配符合要求。填隙料的比例应根据开挖出的石料级配确定。填石路堤路基路床顶面均设置80cm厚过渡层和土工布,过渡层碎石料粒径应小于100mm,其中小于0.05m的细粒

8、料含量不应小于30%。4.4.2 一般路堑设计路堑边坡高度超过8米时分级放坡,按810m分级放坡,每级设边坡平台,平台宽2.0m。土质边坡采用1:11:1.5;弱风化岩层视边坡高度、基岩完整程度、岩体结构面产状,按1:0.751:1.25;本工程可按如下方式设置:挖方边坡高度小于8m时,边坡取1:1;挖方高度超过8m但不大于16m时,第一级8m取1:1(设置2m宽的平台),第二级边坡取1:1;挖方高度超过16m但不大于24m时,均按挖方高度采用第一级挖方高度8m取1:1(设置2m宽的平台),第二级挖方高度8m取1:1(设置2m宽的平台),第三级挖方高度(设置2m宽的平台)8m取1:1。对于挖方

9、边坡高度超过20m、岩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30m的挖方边坡时,此时本册图纸边坡形式及坡率仅为参考,建设单位应另行委托地勘单位进行个别专门的勘察设计。4.4.3 路基压实度对于所有路段,当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不能低于30MPa时,若不能达到该值都须采取增大压实功能、换填土、增加未筛分碎石垫层等措施,使路基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弯沉值不大于310.5(1/100mm)。填方路基应根据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填料强度、粒径,且需要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的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路基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规定: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填挖类型路基顶面以下深度范围 (cm)压实度(%)行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及绿化带

10、填方路基上路床0809492中路床801509292下路床15091/上路堤801509291下路堤150919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9492308092/4.5 路面结构设计根据城市的绿色、环保等发展方向,选用具有低噪声、低扬尘特点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道路路面结构具体如下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为:4cm 厚 AC-13C 细粒式沥青砼(SBS改性沥青掺3聚丙烯腈纤维) 沥青粘层 乳化沥青PC(R)-3,用量0.5L/6cm 厚 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玻璃纤维格栅一层 (BJG80X80,搭接系数1.05)透油层,乳化沥青PC(S)-1,用量1.0L/15cm厚 5%水泥稳定碎石15cm厚

11、 4%水泥稳定碎石15cm厚 级配碎石机动车道路面总厚55cm。人行道路面结构为:5cm厚 花岗岩人行道砖2cm厚 M10水泥沙浆10cm厚 素混凝土10cm厚 级配碎石人行道铺装总厚度为27cm。4.6 无障碍设计(1)本道路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障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人行道上连续铺设,宽度为0.5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行。(2)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的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其中三面坡缘石坡道的坡率5%。坡道下口高出行车道的地面不得大于1

12、0mm,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道路与隔离带处压低高度,以满足轮椅车通行。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以使视残者确认可以通过交叉口。(3)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人行道上行进方向的坡道应5%,行进盲道连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车辆多,出入口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缘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缘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道为1:20,并在坡道上口设置提示盲道。(4) 公交车站处在人行道对应的位置设置提示盲道,与轮椅坡道,方便视残者与肢残者候车、上下车。人行道上提示盲道与行进盲道连接,提示盲道设置在行进盲道转折处,并在候车

13、亭设置提示盲道。5 路面结构层材料及技术要求5.1 路面结构各层材料要求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质量符合使用要求。 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沥青面层的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试验方法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进行。5.2 主要原材料要求5.2.1 水泥路面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宜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

14、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715-2007 的规定。5.2.2 细集料 本工程细集料可采用机制砂或碎石,原则上为了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不得采用天然砂。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沥青混合料细集料质量要求项 目标准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T0328坚固性(0.3部分),不小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的含量),不大于(%)5T0333砂当量,不小于(%)5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上面层细集料筛分范围要求规格名称公称粒径水洗法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505100901006090407520557402200105.2.3 粗集料 粗集料应采用碎石,石料坚硬、耐磨耗、外观接近立方体、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有害物质,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符要求时,宜掺加消石灰、水泥或用饱和石灰水处理后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