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应用 因地制宜练习 专题检测十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175733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应用 因地制宜练习 专题检测十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应用 因地制宜练习 专题检测十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应用 因地制宜练习 专题检测十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应用 因地制宜练习 专题检测十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应用 因地制宜练习 专题检测十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应用 因地制宜练习 专题检测十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全国高考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五大应用 因地制宜练习 专题检测十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专题检测(十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包兰铁路全长990 km,其中有140 km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图甲为包兰铁路部分路段和某观测断面示意图。材料二“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自然环境特点。(2)说出该地区冬季的盛行风,并分析其形成过程。(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

2、砖的作用。解析:第(1)题,地表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势、植被、水文和土壤等方面。第(2)题,从位置上看,该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第(3)题,注意材料二中信息“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说明砂砖能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温度条件;另外,砂砖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沙丘流动。据此分析即可。答案:(1)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主要为荒漠植被)。(2)西北风。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从高压中心呈顺时针方向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盛行西北风。(3)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

3、一定的水分和温度条件,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同时,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2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荒漠化防治是当前我国重要而紧迫的一项战略任务。下图为我国原生、次生荒漠的分布图。材料二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目前,甘肃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下图为河西走廊地区水系及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1)简述材料一图中A地和B地周围荒漠化加快的人为原因。(2)评价甘肃省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的条件。(3)分析甘肃省大力发展玉米制种可能对当地和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4)为实现我国土地

4、荒漠化防治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A、B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合理用水,在能源缺乏区过度樵采,在牧区、农牧过渡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都会引起土地荒漠化。第(2)题,甘肃省所在的干旱半干旱区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玉米制种,干旱的气候也有利于玉米的晾晒和储存,保证种子的发芽率等。但气候干旱,降水少,是该地发展玉米制种的主要限制性条件。第(3)题,该地主要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玉米制种,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可能会造成地下水位抬升,盐碱化加剧;对下游地区而言,上游用水量增加,下游水量减少,湖泊和绿洲萎缩,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第(4)题,治理荒漠化应调控人类的行为,合理利用资

5、源,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立法,加强宣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等。答案:(1)人为原因:不合理用水、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2)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烈,气温日较差大,利于有机物的积累,玉米产量大,品质好;灌溉系统发达,灌溉水源充足;干旱的气候利于玉米种子脱水干燥,也有利于种子的保存。不利条件:气候干旱,降水少。(3)对当地的影响:大量引水灌溉,易加剧土地次生盐碱化。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湖泊萎缩,沙丘活化,沙丘移动造成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绿洲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4)加强立法和行政干预;加强对荒漠化地区的监测;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利用水资

6、源;育草封沙,设置沙障,构筑防护林体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矛盾;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3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1)、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2)。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3)和图3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表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类型比重/%三次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7.646.126.3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他68.527.71.02.8工业重工业(包括采掘业)轻工业67.033.0(1)结合图2,分析说明图1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2)结合材料二

7、,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方案: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被。方案:以增加植被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请你在图3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解析:第(1)题,该题要求结合图2来分析图1内容,即分析土壤侵蚀时,要考虑与年降水量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森林覆盖率的因素,而森林覆盖率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图1显示年降水量在450 mm以下时,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土壤侵蚀快速增强;在年降水量介于450 mm至600 mm之间时土壤侵

8、蚀强度又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快速下降;在降水量大于600 mm时,土壤侵蚀稳定在低水平。第(2)题,从表中可看出第一产业中种植业、畜牧业比重高,而该地降水较少,则植被以草地为主,易出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同时重工业(采掘业)比重高,开矿易出现植被破坏、重工业易出现污染等问题。第(3)题,注意要选一个地区,再选其中一个方案来分析。答案:(1)年降水量小于450 mm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快速增强;年降水量介于450 mm至600 mm之间时,森林覆盖率会随降水量的增加剧增,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降水量大于600 mm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

9、侵蚀强度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2)该县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且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偏高,会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现象,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该县重工业(包括采掘业)比重很高,如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出现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同时还会出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3)甲地应选择方案。理由:甲地降水超过450 mm,提高植被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或乙地应选择方案。理由:乙地降水量小于450 mm,植被生长的降水条件较差(在降水量接近450 mm的地区仍有较强的侵蚀力),应以工程措

10、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被更适宜。4.(2016郑州质量预测)苏德沼泽位于南苏丹中部低地,是白尼罗河及其支流的汇流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苏德沼泽形成的原因。(2)说明苏德沼泽对白尼罗河下游水量的影响。(3)南苏丹面临严重的粮食不足危机。你认为是否应在苏德沼泽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说出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解析:第(1)题,沼泽的形成可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第(2)题,沼泽对河流水量有调节作用。第(3)题,若赞同,应从充分利用光热、水源等条件,缓解粮食问题方面分析。若不赞同,应从保护环境方面分析。答案:(1)该地区地势低平,河水流速缓慢,排水不畅;位于热带草

11、原气候区,(5到10月雨季时)降水集中,河流交汇,雨季洪水交汇,河水泛滥形成沼泽。(2)调节白尼罗河下游的水量变化,削减白尼罗河下游洪水期的洪峰,增加白尼罗河下游枯水期的水量。(3)不赞同。沼泽地潮湿,不利于粮食生产;排干沼泽,会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减弱对白尼罗河下游水量的调节作用。(或赞同。光热充足;灌溉方便;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缓解粮食危机。)5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湿地,位于巴拉圭盆地(见下图),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总面积达242 000 km2,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材料二咖啡种植需均匀的降雨和排水通畅的土地,理想的气温是

12、1525 ,全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 mm,同时降雨时间要能配合咖啡树的开花周期,理想的海拔为5002 000 m。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1)分析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解释其原因。(2)分析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的原因。(3)分析“咖啡王国”巴西咖啡生产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潘塔纳尔湿地面积变化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可从当地的气候类型、降水量与蒸发量等方面作答。第(2)题,湿地的成因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农业优势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热

13、量、温差、光照、降水等)、地形、土壤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变化规律:湿地面积季节变化大;雨季面积扩大,干季面积缩小。原因:潘塔纳尔湿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雨季降水量大,湿地面积扩大;干季降水量小,湿地面积缩小。(2)巴拉圭盆地范围大,汇水面积大;地势低洼,容易积水;降雨量大,河网密集;植物丰富,涵养水源。(3)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气温适宜,降水充沛,水热组合好;高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排水条件好。6捷列克河是俄罗斯北高加索东部的河流。读捷列克河所在区域图,回答问题。(1)捷列克河三角洲广泛分布着盐渍化土壤,分析其成因。(2)试分析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产

14、的影响。(3)说明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措施。解析:第(1)题,可从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高、蒸发旺盛等方面分析。第(2)题,土壤盐渍化造成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第(3)题,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措施主要有水利改良措施、农业改良措施、生物改良措施、化学改良措施等。答案:(1)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高;邻近里海(咸水湖),地下水盐度(含盐量)高;光照强,蒸发旺盛,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集聚。(2)造成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3)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防淤、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制度、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等;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