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4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165369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4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4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4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4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4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套卷4(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试题库及全真模拟冲刺卷(含答案带详解)1. 多选题发热的生理机制是( )问题1选项A.调定点升高B.冷敏神经元兴奋C.热敏神经元兴奋性降低D.散热中枢兴奋E.产热中枢抑制【答案】A;B;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能量代谢与体温-体温-体温调节【解析】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调定点上移,则出现发热。在发热初期,由于实际体温仍位于37C,低于升高的调定点,此时冷敏神经元活动明显增强,热敏神经元活动受到抑制,通过加强产热和减少散热,引起畏寒、寒战、皮肤血管收缩等反应,使实际体温逐渐上升,直至达到新的调定点39C为止。此时产热和散热反应在新的调定点达到平衡,即出现调节性体温升高。故

2、本题选ABC。【点拨】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工作原理。下丘脑前部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正常调定点为37C。2. 多选题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有( )问题1选项A.保证胚泡着床和维持妊娠B.促进乳腺腺泡发育C.使血管和消化道平滑肌松弛D.促进产热E.安胎作用【答案】A;B;C;D;E【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生殖-女性生殖-孕激素【解析】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1)对子宫的作用: 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在增殖期的基础上呈现分泌期改变,并有腺体分泌,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适宜环境; 使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降低,抑制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降低妊娠子宫平

3、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保证胚胎有较“安静”的生长发育环境,故有安胎作用; 孕激素还可使子宫颈口闭合,宫颈黏液的分泌量减少,变稠,阻止精子穿透。(2)对乳腺的作用: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孕激素可促进乳腺腺泡和导管的发育和成熟,并与催产素等相关激素一起,为分娩后泌乳创造条件。(3)对平滑肌的作用:孕激素能使消化管和血管平滑肌紧张性降低。(4)产热作用。故本题选ABCDE。3. 多选题对胰蛋白酶原有激活作用的物质是( )问题1选项A.胃蛋白酶B.胰蛋白酶C.糜蛋白酶D.肠激活酶E.胆盐【答案】B;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消化与吸收-消化-小肠内消化-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解析】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

4、,在小肠液中肠激酶的作用下水解胰蛋白酶原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胃酸、组织液及胰蛋白酶本身也能激活胰蛋白酶原。故本题选BD。【点拨】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这两种酶均以无活性的酶原的形式存在于胰液中,需被激活。激活途径:(1)肠液中的肠激酶(肠致活酶)是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特异性酶,可使胰蛋白酶原激活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已被激活的胰蛋白酶也能激活胰蛋白酶原(正反馈)。此外,胃酸、组织液等也能激活胰蛋白酶原。(2)糜蛋白酶原主要在胰蛋白酶作用下激活,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糜蛋白酶。4. 单选题自律性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的电生理基础是( )问题1选项A.静息电位增大B.舒张期自动去极化C.阈电位增大D.阈电

5、位降低【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学特性-心脏的生理学特性【解析】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心肌细胞具有自动节律性,属于自律细胞。自律细胞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末期达到最大极化状态时的电位值称为最大复极电位,此后的4期膜电位并不稳定于这一水平,而是立即开始自动去极化,这种4期去极化具有随时间而递增的特点。因此自律细胞与工作细胞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4期自动去极化是自律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故本题选B。【点拨】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1)4期自动去极速度:速率越快,达到电位所需时间越短,自律性越高;反之,则自律性越低。(2)在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不变的时

6、,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差减小,4期自动除极达到电位水平所需时间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5. 名词解释内呼吸【答案】答:内呼吸是指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以及组织细胞内氧化代谢的过程【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外呼吸-分类【点拨】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3个环节: 外呼吸:即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通气;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内呼吸:即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以

7、及组织细胞内氧化代谢的过程。6. 单选题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问题1选项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核酸【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概述【解析】受体是指细胞中具有接受和转导信息功能的蛋白质。故本题选C。【点拨】分布于细胞膜中的受体称为膜受体;位于胞质内和核内的受体则分别称为胞质受体和核受体;凡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则称为配体。7. 单选题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是以下列哪种形式进行的( )问题1选项A.H2CO3B.CO2C.HCO3D.H【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8、分泌作用【解析】原尿中的HCO3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入血,其中8090的HCO3由近端小管重吸收。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故本题选B。【点拨】近端小管在正常情况下,从肾小球滤过的HCO3-约80由近端小管重吸收。血液中的HCO3-以 NaHCO3的形式存在,当滤入肾小囊后,解离为Na+和HCO3-。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通过Na+-H+交换分泌H+。进入小管液的H+与HCO3-结合为H2CO3,又很快解离成CO2和水,这一反应由上皮细胞顶端膜上的碳酸酶催化。CO2很快以单纯扩的方式进人上皮细胞,在细胞内,CO2和水又在碳酸的催下形成H2CO3,后者又很快解离成H+和HCO3-。H+

9、通过顶端膜中的Na+-H+逆向转运进入小管液,再次与HCO3-结合形成H2CO3。细胞内大部分HCO3-与其他离子以同向转运的方式进入细胞间液;小部分则通过Cl-HCO3-交换的方式进细胞间液。可见,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8. 单选题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是( )问题1选项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肾上腺内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解析】肾上腺髓质只接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故本题选A。【点拨】肾上腺髓质激素

10、的作用与交感神经兴奋时的效应相似,交感神经与肾上腺髓质这种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称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应急反应是指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时,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急剧加,即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被动员起来的一种全身性反应。9. 名词解释消化【答案】答: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消化与吸收-概述-消化的概念【点拨】消化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1)机械性消化: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同时将食物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2)化学性消化:指通过

11、消化液中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10. 问答题何谓骨骼肌的牵张反射?试述牵张反射的类型及产生原理。【答案】(1)受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当受到外力牵拉而使其伸长时,可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这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2)牵张反射有两种:腱反射和肌紧张。产生机理:当梭外肌纤维被牵拉变长时,其中间部分的感受装置受到的刺激加强,产生的传入冲动增加,反射性地引起同一肌肉收缩,便产生牵张反射。肌紧张是缓慢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腱反射是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牵张反射11.

12、 单选题肝、胆疾病发生牵涉痛的部位可见于( )问题1选项A.腹股沟区B.上腹部和脐周C.右肩胛部D.左上臂尺倒【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痛觉-内脏痛与牵涉痛【解析】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远隔体表部位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可感觉右肩胛部疼痛。故本题选C。【点拨】牵涉痛发生的常见部位: 心肌缺血时,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疼痛; 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可感觉右肩部疼痛; 患阑尾炎时,发病初期常出现脐周或上腹部疼痛; 患胃溃疡或胰腺炎时,可出现左上腹和肩胛间疼痛; 患肾或输尿管结石时,可引起腹股沟区疼痛。12. 单选题瞳

13、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 )问题1选项A.大脑皮层B.中脑C.下丘脑D.小脑【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感觉器官的功能-视觉器官-眼的折光功能【解析】瞳孔随光照强弱而改变大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反射中枢在中脑的顶盖前区。故本题选B。【点拨】瞳孔随光照强弱而改变大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视强光时,反射性引起瞳孔缩小;视弱光时,瞳孔扩大。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侧性的(互感性对光反射),即强光照射一侧眼球时,可出现两侧瞳孔均缩小。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中脑的顶盖前区,反应灵敏,便于检查,临床上常把它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部位、全身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标。13. 问答题试述肾脏的血

14、液循环特点及其意义。【答案】(1)血流量大,主要分布于肾皮质,血液供应十分丰富。(2)两套毛细血管网的血压差异大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短而粗,使肾小球血液灌注量大于流出量,形成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高,有利于肾小球滤过和原尿的生成。 管周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细而长,阻力大,血压下降较多,形成的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肾血液循环的特点及调节14. 论述题急性大失血时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答:急性大失血导致尿量减少,其原因有: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尿量减少。 肾血浆流量减少:由于大量失血,循环血量减少,使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的速率和有效滤过压下降的速率均加快,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尿量减少。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由于大量失血,一是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