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的故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07191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成语的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关于成语的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关于成语的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关于成语的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关于成语的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成语的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成语的故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成语的故事关于成语的故事1煮雪烹茶古人认为,雪,凝天地之灵气,通体透白,无暇至纯,是为煮茶的上品之水,以柴薪烧化雪水烹茶,其味更清冽,更具穿透力。烹雪煮茶,作为一件极雅之事,被历代文人所推崇。唐代诗人喻凫曾写下“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的诗句。红楼梦“宝玉品茶栊翠庵”一节中,妙玉给宝玉斟的一杯茶也是用雪水泡的。不过联系到如今的空气质量,此等雅事也只能想想了。关于成语的故事2百尺竿头的故事: 百尺竿头: bi ch gn tu: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方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

2、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许多,大师讲得深化浅出,娓娓好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宁静。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问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恳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渐渐地作答起来。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听讲的人发觉,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原委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

3、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百尺竿头这则成语也称百丈竿头。百步穿杨的成语典故百步穿杨的故事: 百步穿杨: bi b chun yng: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超。:战国策西周策:楚国有个叫养由基的人,他的箭术特别高超,即使离开柳树一百步射它的叶子,也百发百中,在旁的人望见了皆齐声喝采。关于成语的故事3屈志从俗屈志从俗的意思是曲意迁就,随从世俗。准确地说,它不算端午成语,但它的确跟端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首先,它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的“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而九章的作者正是端午节祭祀的主角之一屈原。其次

4、,有一则谜语说端午节吃粽子,打一成语。谜底正是屈志从俗,因为从字面来看,屈缘由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真是严丝合缝。头悬国门头悬国门是一个典故,典故的主子公是端午节祭祀的另一楚国人-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大臣,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只身逃往吴国,发誓报仇。他做到了,他和兵圣孙武率领吴军攻破郢都,把死去的楚平王鞭尸三百,得报大仇。后来他辅佐吴王夫差,窥破越王勾践疲吴的计谋,多次进谏。夫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人说:“扶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夫差闻言大怒,命人把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后来吴国果真被越国灭掉。绝妙好辞端午起源源

5、流颇多,其中有一个跟东汉孝女曹娥有关。曹娥父溺死江中,她号哭十七日,于端午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从今,她所住之镇更名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东汉书法家蔡邕去访碑,时值暮夜,蔡邕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曹操和杨修曾猜过此谜,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都记载过这个故事。以毒攻毒端午节起源有一个恶日说。古代自先秦起,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那古人怎么办呢?他们实行了以毒攻毒的招数,纷纷在端午这天实行除瘟、驱邪、求祥瑞等活动,这才形成了今日

6、卓有特色的端午文化。古人为了避讳,甚至把端五改做了端午。关于成语的故事4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3、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自相冲突的意思。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2、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方义。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化。教学打算:投影片、教学挂图一、激趣导入:1、师: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绚丽文化,简洁的几个字却浓缩了深刻的道理,有些成语还包含着好玩的故事,你能说说几个这样的成语吗?2、学生沟通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师:我们今日来学习几个新的成语故事,

7、第一个是什么?5、板书:自相冲突6、提问:什么是矛?什么是盾?7、指名说,看图理解8、提问:“冲突”放在一起组词是什么意思?9、师:我们中国的汉字很好玩,每个字都有单独的含义,可是把两个字放在一起组词,意义又发生了改变,如:东西,斟酌10、过渡:冲突这个词的意思就来源于一个好玩的小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本,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画诞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2、生自读,师巡察。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说明(2)重点指导:“戳”(3)指名说明,做动作三、精读自相冲突:1、指名读,思索:这个成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话概括。2、指名说3、理清故事线

8、索:师:一个完整的故事由起因、经过、结果构成,请大家找出来4、故事起因:一个楚国人卖矛和盾(1)过渡:卖东西要叫卖,他是如何叫卖的呢?请同学表演,评价(2)留意关键词:夸口,什么叫“夸口”?(3)哪些词表现他在夸口?(4)再来读读,感觉他的夸口5、故事经过:有个围观的人问他(1)过渡:这个人正在自卖自夸时,围观的人听了后,会有什么表现呢?(2)指名读6、故事结果: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1)过渡:这个楚国人有何反应?(2)学生齐答(3)“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4)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5)此时,这个楚国人会想些什么呢?(6)假如你是当时围观的人,想对他说点什么呢?能给他一些善意

9、的忠告吗?四、拓展:1、你从这个成语中学到了什么?2、生活中,你有过自相冲突的时候吗?五、作业布置:把这个故事说给父母和挚友听六、板书设计:8、成语故事自 相 矛 盾 起因经过结果夸口问张口结舌教学反思: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精粹,为了使学生喜爱学成语,在导入部分我通过举例“东西”、“斟酌”等词语分开说明的意思和组词后的意思有所不同,引起学生对汉语的爱好,从而引出“冲突”这个词,告知同学们今日我们将学习“冲突”的故事来源,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爱好。正式上课时,由于自相冲突这个成语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简洁,所以我的授课方式主要是学生自学,一是让学生理清故事的主要线索,二是抓住关键词“夸口”、“张口结舌”。

10、结合学生表演,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欢乐的学习,最终总结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升华主题。这节课我也有不足之处,在检查生字词时,我让学生表演“戳”这个字的动作,许多同学表演时过于用力,不理解轻轻的也可以戳,最终我通过讲解戳的字义,示范动作,使学生明白了这个字的精确含义,不过花费时间过多,造成后面的授课时间较为惊慌。关于成语的故事5旁白:从前有个商人从印度买来一头大象,他牵着大象走在街上,许多人都来围观。大家都没见过大象,所以面对这个硕大无朋争论纷纷。甲:这是什么怪物啊?我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乙:这是牛,我听我爷爷提起过。丙:不对,这是梅花鹿,我奶奶说过,这东西生活在寒冷的地方。大象的主子:乡亲们

11、听我说,乡亲们听我说。你们说的都不对,这是大象,我从印度买来的。丁:这大象可真大,真稀奇!旁白:正好在人群中有四个盲人,他们听说是大象,也感到很新奇!于是也争论开了。1:要是我们的眼睛能望见就好了!2:是啊,我也想看看大象长得什么样子?3:有什么好看的,确定和狗长得差不多!4:要我说,应当长得更像猪!1:怎么可能像猪呢?旁白:四个人争辩的声音越来越大,被大象的主子听见了,他走过来说:你们虽然看不见,但是你们可以用手摸一摸呀。大象主子:谁先来?4:我先来!(摸象牙)123:大象像什么?4:大象也不大,就像一根水灵灵的大萝卜!3:你胡说,我来摸!(摸大象腿)12:像什么?3:大象要比萝卜大,他像一

12、根柱子!众人又笑了!12:不行能,大象又不能变形,怎么一会像萝卜,一会像柱子?我们一起摸!(1摸身体;2摸尾巴)1:我知道了,大象长得像堵墙!2:你错了,大象长得瘦长瘦长,像一根草绳!3:不对,像柱子!4:像大萝卜!小挚友:叔叔,你们说的都不对,你们只是摸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你们应当了解了全部再下结论。(对大象主子说)叔叔,您能不能再让他们摸一回?大象主子:当然可以,来吧!(1234一起摸大象)1234齐说:哦,原来大象是这个样子的!感谢你,小挚友,感谢大伙儿!小挚友:叔叔们,以后了解事物肯定要全部了解了再下结论!1234:知道了,孩子!大象主子:好了,乡亲们,时间不早了,大家都散了吧!各回各

13、家!众人:再见,明天见啊!关于成语的故事6(五)守株待兔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遇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最终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四周有人在打猎。叫卖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从今,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奇妙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成语“守株待兔”,比方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阅历,不知变通。关于成语的故事7元杂剧渔樵记写汉朱买臣家贫

14、,卖薪自给,行歌诵书,妻羞之,求去。后买臣拜太守,妇要求复婚,买臣泼水于马前,令妻收回,以示夫妻不能再合。后因以“马前泼水”比方夫妻离异,无法挽回关于成语的故事8(六)拔苗助长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成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好像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突然,他灵机一动,坚决果断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起先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简单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慧的杰作,得意忘形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知他太太说:“告知你一件了不得的事,我今日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原委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觉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千万不行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依次,假如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关于成语的故事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