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054680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国演义中有关人物形象分析之我见 撰写者:时常青每当人们在银屏上一览三国演义的剧情,无不为那金戈铁马、惊天动地的气势和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主题曲所折服、所吸引。情节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魏主曹操;与曹操鼎足而立自称“以宽、以仁、以忠”的蜀汉之君刘备,还有那貌为“羽扇纶巾”胸有文韬武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亮;以及威镇四海、勇于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关之长和威武无敌、雄虎之将的张飞等都是世人为之敬佩而耳熟能详的豪杰之辈。这是在古典小说中唯有三国演义具有的显著的历史特征和感人特色。人们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如此顶礼膜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世人热衷于缅怀那些对历史上有建树的卓越人物

2、。三国演义反映的是公元三世纪前后东汉摇摇欲坠的统治王朝和黄中起义与被镇压的历史过程,公元184年的黄中起义极大地动摇和威协着东汉王朝的统治,后因黄中起义被血醒镇压而告罄,逐步壮大了的地主武装便虎视眈眈地面临着难得机会的新的地盘和权力的再分配。为了取代于东汉王朝进行着一场持久的勾心斗角的政治争斗和频繁的军事征战。曹操、刘备和孙坚是这场混战中的既得利者。曹操依据自己的势力和军事力量雄踞北方;孙权在长江中下游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刘备趁机占据了两湖大部分区域,后又喜得四川,于是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而后,三方其主各自为政,注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长期被战乱困扰的黎民又得以安居从业。从历史的角度讲,

3、曹操、刘备和孙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起了担纲立政的作用。东汉末年是历史上战乱甚多之秋,由于军事势力的割剧,军阀混战日益加剧。三国演义作者恰当地选择战争这一历史平台,有机的展示了各路英豪的雄风。公元200年袁绍拥有“精兵十万,骑万匹”,企图进攻许都,达到灭曹的目的。曹操的兵力最多不超过三、四万人,他采纳了谋士的谋略,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袭击并火烧袁军的屯粮之地和粮草,迫使袁军不战自乱。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一直被后人赞颂。公元208年,曹操想吞并江东和荆州地区,发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赤壁之战,而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巧妙地用火攻的办法,导致曹操“槁橹灰飞烟灭”,又以少胜多使“操叫

4、苦连声”弃地而逃。诸葛亮忠心辅佐刘备,坚贞不二,“智取汉中”、“安居平五路”、“智取三城”、“空城计”、“锦囊计”等无不证明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的军事指挥才干;“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等凸现关羽的英勇无畏;“智取瓦口隘”、“大战长坂坡”方显出张飞的雄虎之威。这些英雄所为,不能不给后世人一种崇敬之感。三国故事源远流长,在长期的传说和口头、书面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更臻完善。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凡所改定,就其序例可见,约举大端,则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余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赞论,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这种修饰

5、加工和艺术的虚构,同时运用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之术,于是使故事情节合理,人物生动。据传说怒鞭贪得无厌的督邮的是刘备,而后缴印辞官。演变到三国演义中便成了张飞所为,并增加拳打段珪,夜杀太守等完全没有史实依据的情节,是借以表现张飞对恶势力疾恶如仇的心理,同时有目的地彰显刘备王者的大度。对诸葛亮的描述更是出神入化。“七星坛祭风”、“草船借箭”、“巧布八挂阵”、“定军山显圣”等,以“奇人”的方式展示诸葛亮的“先知”和不可企及的“天才”。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生于汉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比周瑜小六岁,比刘备年小,而小说为了突出他的老谋深算,却把他描述为兄辈长者。诸如刘备跃马三丈过檀溪、关云斩华雄、张飞桥上吼追数

6、万兵等成功地运用夸张的手法,表露出人物的英勇和胆略。三国演义是一部举世公认的经典杰作。在人物方面的描述既不属于现代的现实主义,也不属于现代的浪漫主义,而是属于古典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调和传奇彩色的整合。曹操与刘备是魏蜀对峙、势不两立的政敌。其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曹操身世卑微,二十岁就做了孝廉后又保荐做了顿丘令,少时便胸存鸿鹄之志。公元189年,董卓位,曹操借献刀之名欲杀董卓未遂,便逃回故里,招兵买马,开始了他争权夺地的马征战生涯。“割欲代首”的故事是后人有口皆碑、绝口传松的传奇,同时是劝世为政的楷模,其诠释了曹操治军自律的作用。建安三年夏,曹率军南征张绣,时值麦熟,百姓闻而盾之。曹操便出榜告民

7、:“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于是“百姓无不欢声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军兵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逆相传而过,并不敢践踏。”这时,田中一只飞鸟,曹马惊入麦田,践坏一片。曹让行军主簿官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官不肯,曹说:我自己制定的军法,自己违犯,如不治罪,怎能服众?随即拔剑自刎,众人连忙相阻拦。谋士郭嘉忙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尊。丞相统领大军,怎能自杀?曹沉思良久,用剑割发代罚,以示三军。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在那刑不上大夫的封建社会,曹操这一自罚之举,的确是令人不可思议。爱才惜贤

8、,唯才是举是曹操为政的过人之处。三国演义中的第二十五回讲述刘备兵败,其义弟关羽被曹操围困在土山之上,而曹操在讨伐董卓时目睹关公温酒斩华雄的迅猛和英勇,便知其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一心想受为已用,于是让张辽劝降,曹满口答应关羽三个令人费解的条件后,回师许昌,曹为了收买关羽之心,“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并把喜爱的赤马和锦袍相赠关公,关公暂降曹操后在白马速斩袁将颜良和文丑,为曹解了兵困之围。尔后,得知其兄刘备的下落,毅然封金挂印告辞寻兄。曹操“引数十骑,飞奔前来”,并非加害于关公,以绝后患,而是“托过黄金一盘”,“恐将军途中之用,特具路资相送”。(第二十七回)关羽婉言谢绝,“下桥望北而去

9、”,并在曹营驻地演出一场令众不理解,就曹操也难以接受的“汉寿侯过五关斩六将”的好戏。为了唯才是举,曹操先后于公元210年、214年、和217年三下求贤令,广招贤士能人,于禁和乐进是曹操从士兵中提拔起来的大将;张辽和徐晃是曹操从亡虏中选用的大将;荀文若、荀攸、王朗是曹操从旧官吏中选为己用的;就关渡之战中,来降的袁绍的原谋士许攸,曹操来不急穿鞋就急于迫接,并大胆采用许攸的谋略且大获其胜。曹操大胆用人和招纳贤才为其雄踞北方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魏发展社会生产起了推波助澜的速效. 当然,曹操也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小说第四回中卓逼曹逃,至成 天色向晚,在其父结交的弟兄吕伯奢家借宿,吕骑驴西村沽酒相

10、待,后橱忙磨刀杀猪备食,曹疑是告官加害,便“拔剑直入”“一连杀了八口”,事后真相大白,曹仍不懊悔,反而口出狂言,流露出其的心狠手毒。公元201年,献帝蒙难被曹操胁持,移帝于许昌,于是曹“挟天子以令诸候发号施令,得已完成他的大业。 一次挟天子猎于许田(第24回),射猎时,“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砒箭”,回马后,“竟不献宝雕弓,就自悬带”。这种狂为不能不说是曹操的奸谲和阴险。 不过,曹操在诗歌等文学方面给人留下的财富是无与伦比的。公元207年夏,率兵北击乌丸,途经竭石,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观沧海;公元208年冬,挥师南下,曹操立于江头,横槊赋诗,咏出了千古不朽的诗篇短歌行。其中观沧海一直编入中学课本,成

11、为中学生必读的古诗之一,可见其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从曹操的为政、治军、谋略和诗赋等方面的才干,堪称一世之英雄。怪不得鲁迅先生指出,“曹操是一个很有本色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敬佩他。”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能与曹操相提并论的那只能是蜀主刘备,其系汉室末胄,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父至孝;家贫,贩绥织席为业。”“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瑾为友”。以桃园结盟,时年二十八岁,于是树旗建业(第一回),开始了他立政而战的戎马生活。 刘备与庞统议政时,自诩“吾以宽,吾以仁,吾以忠。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其所言极是,刘备的宽仁悯民、敬贤爱士是其

12、为证之道(第60回);在结盟的桃园中焚香告誓“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皇天后土,实鉴此心。”亦是其举旗之纲。刘备先后在幽州牧的举荐下任过都尉,后又迁升为高堂尉,尔后又为平原县令(第二回). 刘备的“宽以仁”体现在他的为仁重义方面。时年六十三岁的徐州牧临终时指心而曰:“万望名公-受取徐州牌印。”玄德拒辞,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刘备离开徐州时,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第二十回)。尽管刘备在徐州为政不长,但足见他欢悦民心,仁义致深。曹操西击乌桓,刘备被迫奔荆州投主刘表,后受命屯驻野新,其以安民为先,故“平民皆喜,政治一新”(第24回

13、)。一日单福投托于刘备且曰“闻野新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使君之仁德之人也”(第35回)。刘备得徐庶,委以重任,以诚相待。当徐庶得知其母被曹囚禁,便告辞于刘备,刘备割爱成全,“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次日,设宴饯行,直至徐远去,刘备“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欲尽伐此树木,以达到吾望徐元直之目也”(第24回)。还有人们熟知的立雪求贤、三顾茅庐等,足见刘备为仁重义爱才心切. 得民心者得天下。刘备作为一方君主珍爱子民的确是为之感人的。 刘备寄居新野时,曹操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自降, 刘备退至襄阳,当时县民“齐呼: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抵襄阳后,刘琮以箭拒入,

14、是魏延路拔刀相助大开城门,大喊:“刘皇叔领兵入城,共杀买国之贼”,可是刘备见城处混战,便答道:“本欲保民,反而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去”(第41回)。刘备带领数以万计军民,携民南行。当众将提议弃民而战时, 刘备泣而拒之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走至当阳,曹操穷追,刘备大败,当时其大哭道:“十数万生灵,皆因恋我,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第41回)徐州牧陶谦曾称赞他“刘公当世人杰”(第12回).刘备的崇尚仁德尊情重义是他异于其他立业之君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其立蜀域不败的关键所在。 作者罗贯中在中塑造了一群具有鲜明个性,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中以诸葛亮尤为突出。可谓是全书中真正主角,是惟系小说之魂。作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把诸葛亮塑造为一个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备受人们敬仰且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伒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