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学习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01649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信教育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诚信教育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诚信教育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诚信教育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诚信教育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诚信教育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信教育学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诚信教育学习资料诚实守信原则,亦可简称为诚信原则。道德是社会的道德,自然人的生活不需要道德,只有社会人的生活才需要道德来调节。因此, “调节社会人际关系”是道德的基本功能。至少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部落、家族、社区等 等),人与人的相互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结成、延续和发展的前提,而社会合作的道德前提 显然是诚信一一人与人之间倘若普遍地缺乏真诚、互不信任,甚至尔虞我诈,还何谈合作呢? 因此,没有诚信,还合作不起来,也就没有机会,也就没有社会的人、没有社会的道德了, 当然也就没有道德的其余规范了。换句话说,诚信和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因而也是 社会对一个社会成员的起码要求。在中国历史上,从孔子提出

2、的“足食、足兵、足信”的治 国方略和“民无信不立”的德治思想,到孟子揭示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的最高原则;从儒家经典大学所宣扬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道德修养论,到“独 尊儒术”的董仲舒所创立的“三纲五常”说“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确凿地证明了诚信乃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源头和精髓。古人有云:“君子诚之为贵”,君子“言必信,行必果”。可见,在华夏先人看来,要做个道 德高尚的“君子”,就必须具备诚实无欺、真实无妄、信守诺言、讲究信用之类宝贵的诚信 品格;反之,任何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言而无信乃至背信弃义等两面派行径,实属小人之

3、恶德。今天,我们立足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继承这一传统美德,把诚信原则确 定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实乃势所必至。诚实就是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 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守信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 信。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人和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 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我国道德建设的重点。然而,我们今天所讲的“诚信”,是在公正原则指导下的“诚 信”,是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诚信”它特别看重行为主体

4、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生 活领域履行义务的社会信用。当今社会信用危机的要害,就在于逃避履约义务,破坏权利和 义务的统一,从而背离了现代道德的目标即社会公正。人们对信用危机的鞭挞,对诚信的呼 唤,说到底,就是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发 展之道。构建和谐社会,个人需要诚信,集体、社会也需要诚信,国家更需要诚信。只有人 人讲诚信,取信于他人,给他人以信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 实的基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都以“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讲真话、 做真事,不为私利而欺骗别人。在我国历史上,“诚信”一直被尊为美德。孔子

5、曾强调:做 人要“敬事而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他还提倡:“言必 信,行必果”。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现代社会,能否做到 诚实守信,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道德觉悟,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到一个人一 生的前途和发展。只有诚恳老实,有信无欺,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 求,实现人生的价值。诚信既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荀子曾明确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 诚,至诚则无他事矣”,“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缺乏诚 实守信,人们不能真诚地对待人或被人真诚地对待,就会造成信任、信用、

6、信誉的缺失和危 机,人与人的正常关系就会被猜疑、猜忌所替代。如果人们丧失羞耻之心,都想方设法以各 种欺骗的手段获得利益,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就无法进行,和谐社会的正常秩序也就根本无法 建立起来。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诚实守信还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已成为 我国公民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因为没有人愿意与诚信道德低下、缺乏信任感的对手打 交道,也不情愿把资金投入到一个社会诚信危机严重的国家。义和利,也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义”,一般是指人们的行为符合一定社 会的公认标准;“利”,则主要指物质利益或功利。利是义的存在基础,义是利的价值导向。 讲诚实必须守信誉,言利必须先讲义。

7、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做到诚实守信的前提,而坚持正 确的义利观又必须以诚实守信为保障。“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新概括。 它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不规范的经营、不规范的交易、不规范的生产、不规范的竞争时有发生, 一些人在私利的驱动下,坑蒙拐骗、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不讲信誉、不履行合同、弄虚作 假、欺上瞒下、虚报政绩等突出问题。树立和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必须教育公民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做老实人。做老实人是做人的根本原则, 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和品质。每个公民都应当做到实事求是,胸襟坦荡,光明磊落,开诚布 公,不讲假话空话大话套

8、路,诚实劳动,忠于职守,堂堂正正地做人。二是要办老实事。诚 实守信的要旨在于忠诚老实,真是无欺,信守诺言,既不自欺,也不欺人,讲信誉,守信用, 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老老实实地办事。每个公民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在什么场合, 都应当把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必信,行必果,办老实事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准则,坚决 反对口是心非、吹牛浮夸、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制假售假、短斤少两、投机倒把等不道德 行为。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合法利 益,这是社会主义义利观所倡导的基本原则。在这里,“义”主要是指符合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思想原则和道德要求的言行,“利”则是指广

9、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国家 的整体利益以及在此前提下合法的个人利益。在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关系,自觉坚持 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做到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导利、为义舍利,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反对重利轻义、先利后义、见利忘义,或者是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等歪风邪气,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 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作者:-来源:-录入:qiuw 更新时间:2004-3-29 8:35:00字体:3989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文明礼貌教

10、育,文明礼貌是诚信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 貌,包括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文明的行为举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通过外在的文明礼 貌行为实践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 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 纪律,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的教育。真诚待 人、诚实守信,是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包括真诚地理解,看待他人,善待他人,做人 要诚实,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等。通过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体验自尊,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乐于助人的教育。乐于助人是诚信品质的体

11、现。包括: 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把帮助他人视为自己的需要。通过乐于助 人教育,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和积极情感体验。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教育。言行一致和学 会负责是诚信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包括:说和做相一致,对自己、对家庭和社会负 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诚信立人教育。诚信立人是诚信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 包括,确立诚信立人的意识,把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通过诚信立人教育,唤起自我教育和 自我完善的意识。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 则实,不会弄虚作假、吹牛奉承;诚则信,不会出尔反尔、撒谎骗人; 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中国从古代便流

12、传下来一个“狼来了” 的故事,它告诫人们:一个不诚实爱骗人的孩子,最后会失去援救而被 狼所吃。失去诚信,在交际上会失去朋友,在商业场上会失去顾客,做 学问弄虚作假会一无所获。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对小学生的 诚信教育,应以课程标准、德育大纲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发 展的规律,科学、扎实、有效地进行。一、起点要低小学生涉世不深,心地纯洁,没有复杂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人生体 验,“唯天下至诚,唯能尽其性”之类的道理对于他们实在太古奥玄妙。 教学时,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 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还”为主,中年级以“不隐瞒错误”、 “不要不懂装懂”、“不贪小便

13、宜”为主,高年级则以“不弄虚作假”、 “不揽功诿过”、“与人相处讲信用”为主。在进行某一内容教学时, 则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引导学生行为时,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从远处着眼,近处入手。诚信教育只有抓小事,抓点滴,才能知微见著, 正所谓“曲(指细小的事)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抓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行 为规范的训练,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我们以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依据。利用班会、晨 会、中队活动逐条宣讲规范和礼仪常规让学生句句理解,时时 对照,付之行动,并紧扣以文明礼貌一做人的基本素养,诚实守信- 为人的基本

14、准则,学会关心一让世界充满人情味,学会合作一发挥1+12 效应,学会竞争-21世纪的必备素养为中心礼仪常规进行思想教育, 联系生活实际中一些伦理道德行为问题进行辨析。通过学习、对照、讨 论,使学生认识到守规范、讲礼仪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 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文明 的愉快情感,给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思想基础。二、内容要实不可否认,现在社会上“造假”成风,且“随风潜入夜”般地侵蚀 到了教育领域。有的学校得知领导要来视察,便全员出动大扫除;领导 要来参观阅读室,便让学生将家长的书籍悉数带到学校充数;得知领导 要召开学生座谈会,各年级各班更是细致

15、而周到地面授机宜,一遍遍地 教育学生当着领导的面说假话。即使是公开课、评优课,也是充分准备, 精心彩排,什么问题由谁回答、如何回答都安排妥当,乃至为了体现课 堂教育渗透现代教育理念而让某学生何时向老师提问及生生争论、师生 互动等细节都安排得面面俱到,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畅、高效、无差错。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教会学生的只能是虚假、伪善、阳奉阴违、远 离诚信。君不见,低年级学生尚能实话实说,一到高年级乃至初中、高 中,在座谈会、调查会等场合经过老师点拨,学生心领神会,于是谎话 连篇,且能面无愧色,泰然处之。这不能不是我们教育的一种罪过。扪心自问,在我们的许多学校里,类似的现象还少吗?这样的教育 能培养

16、出诚信的孩子吗?诚信是一种美德。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在进 行诚信教育的同时,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诚信”踩得粉碎,不同程 度地导致了许多学生校内文明守纪,校外犯法违纪;在校劳动,从不怕 苦怕脏,回到家里连自己的床铺都不想整理一下。这样的诚信教育如同 一纸空文。为此,我们真切地呼唤教育与行动要一致,教育的内容要真 实。教材中所叙述的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他 们所喜闻乐见。教师在举征引申、补充事例时,也需着眼于实际,立足 与具体,用学生看得见、想得出的事例来激起共鸣,求得认同,尽量少 用陈年旧事,避免“间距感”。而“不食人间烟火”超凡脱俗式的空洞 说教,更当废弃。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 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 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 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 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