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015504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整理(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1、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得、具有独立功能得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得传递与共享得系统。2.计算机网络得分类:按使用目得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与利用公用网组建得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与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与混合型;按网络得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与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得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与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4、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5、网络协议得定

2、义:保证网络中得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与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得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得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得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7、常见得协议由CP/IP协议,IPXPX协议、NetBEI协议等。8、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功能.则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两部分。9、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1、 第二章1、被传输得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2、信号就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得电信号表示形式。(以下非重点 )3、数据通信系统得基本通信模型:产生与

3、发送信息得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得一端叫信宿。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得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得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得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与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8、通信信道得分类方法: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模拟信道与数字信道;专用信道与公用信道9、数据

4、传输方式:)串行运输:只用一条线路,易于实现,成本低,用在长距离连接中比秉性运输更可靠.)并行运输:传输数度快,但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要有若干条线路,费用高,仅适于近距离与高速率得通信。、通信线路连接方式1)点对点,适用于在地理上比较分散得站点之间得传输数据,比如通过公用电话交换网实现点点。2)多点线路,若所有站点可同时发送数据,则空间上就是共享得,通常用频分复用或波分服用技术传输数据;若所有站点只能轮流使用线路发送数据,则它在时间上就是共享得,通常采用时分复用技术传输数据。1、点对点2、多点线路1、信道得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全双工;半双工通信12、信号得传输方式:、基带运输;频带运输;宽带运输

5、1、实现收发之间得同步技术就是数据传输中得关键技术之一,通常使用得同步技术有两种:同步方式(用在高速传输数据得系统中,比如计算机之间得数据通信),异步方式(每传输一个字符都需多使用23位,适合于低速通信)。14、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3种类型: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15、电路交换技术有两大优点:1)传输延迟小,唯一得延迟就是物理信号得传播延迟;2)一旦线路建立,便不会发生冲突.缺点:建立物理线路所需时间比较长,也会造成带宽浪费。【适用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得固定用户之间得通信。16、电路交换得特点:1)呼叫建立时间长且存在呼损;2)电路交换得信道利用率低;3)对通信双方而言,必须做到双

6、方得收发速度、编码方法、信息格式与传输控制等一致才能完成通信。4)适用于实施大批量连续得数据传输。17、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网络):不事先建立物理电路,当发送方有数据要发送就是,它把要发送得数据当做一个整体交给中间交换设备,中间交换设备先讲报文存储起来,然后选择一条何时得空闲输出线路讲数据转发给下移个交换设备,如此循环直至奖数据发到目得节点。1、报文交换特点:源节点与目标节点在通信时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通路;2)与电路交换相比,报文交换没有建立电路与拆除电路所需得等待与时延;3)电路利用率高,节点间可根据电路情况选择不同得速度传输,能高效地传输数据;4)要求节点具备足够得报文数据存放能力,一般

7、节点由微机或小型机担当5)数据传输得可靠性高,每个节点在存储转发中,都进行差错控制,即检错与纠错.6)由于采用了对完整报文得存储转发,节点存储转发得时间较大,不适于交互式通信。19、优点:线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得终端间互通。缺点: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延迟大,且占用大量得交换机内存与外存,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高得用户。【适用于传输得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得网络用户之间得通信,适用于电报业务与电子信箱业务.】0、分组交换属于存储转发交换,但非以报文未单位进行交换传输,而就是以更短得,标准得“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交换传输。【分为数据报交换

8、与虚电路交换】、数据报分组交换得特点:1)同一报文得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得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同一报文得不同分组到达目得地节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或丢失现象;)每一报文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源节点地址与目得节点地址;4)数据报文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2、虚电路得特点:1)虚电路在每次报文分组发送之前,必须在源节点与目得节点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也包括虚短路建立、数据传输与虚电路超出三个阶段。2)报文分组不必带目得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只需要携带虚电路标识号,报文分组到达目得地阶段不会出现丢失、重复与乱序现象。3)报文分组通过每个虚电路上得节点时,节点只

9、需做差别检测,不需做路径选择。)通信子网中每个节点可以与任何节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2、分组交换优点:传输时延较小,变化不大,能较好地满足交互性型通信得实时性要求。2)易于实现线路得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提高了线路得利用率.3)通信环境,便于在传输速率、信息格式、编码类型、同步方式与通信规程等方面都不相同得数据终端之间实现互通。5)各分组可通过不同路径传输,可靠性好。6)某个分组出错仅重发该分组效率高)经济性好。 缺点:由于网络附加得传输信息较多,影响了分组交换得传输效率,且分组交换网得实现技术较复杂。2、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不同得关键之处:电路交换中信道带宽就是静态分配得,而分组交换中信道带宽

10、就是可以被其她分组所用,所以会造成分组丢失。第三章、局域网得基本技术包括:局域网拓扑结构、传输技术以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它们共同决定了传输数据得类型、网络得响应时间、吞吐量、利用率以及网络应用等各种网络特征。2、局域网得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环形、网状型、总线型、树形等。、物理层由4个部分组成:1)物理介质2)物理介质连接设备(MA)或接口)接口电缆4)物理收发信号(LS)物理层提供了编码、解码、时钟提取、发送、接受与载波检测等功能,并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协议中规定了物理链路操作得电器与机械特性参数。、LA得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功能子层: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C)定义LA公共得网络服务功能:面

11、向连接得与无连接得;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定义了特定得介质访问控制(MAC)方法3、LLC层为所有得局域网提供得公共服务,而每一种局域网都定义了各自得MAC层与物理层。换句话说,LL层协议独立于各种局域网得MAC层与物理层协议。3、局域网主要得技术特点:1)局域网覆盖有限得地理范围,它适用于机关、公司、校园、军营、工厂等有限范围内得计算机、终端与各类信息处理设备连网得需求;2)局域网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10100bps)、低误码率得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3)局域网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4)决定局域网特性得主要技术要素: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从介质

12、访问控制方法得角度可以分为共享介质局域网与交换局域网两类。6)局域网常用得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与无线通信信道;双绞线也能用语数据传输速率为10M、G得高速局域网;7)在局部范围内得中、高速局域网中使用双绞线,在远距离传输中使用光纤,在有移动节点得局域网中采用无线通信信道与驱使已经越来越明朗化.4、星型拓扑结构:在星型拓扑中存在一个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通过点到点线路与中心节点连接。5、由于使用中央设备得不同,局域网得物理拓扑结构与逻辑拓扑结构不同.6、总线型拓扑结构特点:1)其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得就是“共享介质”方式;2)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条作为公共传输得总线上;3)总线传输介质通

13、常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4)所有节点都可以通过总线传输介质以“广播”方式发送或接受数据,因此出现“冲突”就是不可避免得;5)“冲突会造成与传输失败;)急需解决多个节点访问总线得介质访问控制问题。7、总线型拓扑结构:所有节点都通过网络适配器直接连接到一条作为公共传输介质得总线上;总线上任何一个节点发出得信息都沿着总线运输,而其她节点都能接受到该信息,但在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节点发送数据;由于总线作为传输介质为多节点共享,有可能出现同一时刻有两个或以上节点利用总线发送数据得情况,因此会出现“冲突”;在“共享介质”得总线型拓扑结构得局域网中,必须解决多个节点访问总线得介质访问控制问题。8、环形拓扑

14、结构:1)节点使用点-点线路连接,构成闭合得物理得环形结构;2)环中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站传输;3)多个节点共享一条环通路;)环建立、维护、节点得插入与撤出.5)所有节点只用响应得网络适配器连接到共享得传输介质上,通过点到点得连接构成封闭得环路.6)环路总得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节点传输。环路得维护与控制一般采用某种分布式控制方法,环中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应得控制功能。)在环形拓扑中,虽然也就是多个节点共享一条环通路,但不会冲突。)对于环形拓扑得局域网网络得管理较为复杂,与总线型局域网相比,可扩展性较差。9、局域网得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磁波0、局域网得传输形式有两种:基带传输与宽

15、带传输。以太网将许多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其总线特点就是: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总线上得所有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这种通信就是广播通信。而当前技术可以做到:仅当数据帧仲得目得地址与计算机得地址一致时,该计算机才能收到这个数据帧.(不可靠得交付)1、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控制网络节点何时能够发送数据。EEE 80规定了局域网中最常用得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带有冲突检测得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MACD方法。;令牌总线方法;令牌环方法。:CSCD每个节点都有能力随时检测冲突就是否发生,一旦发生冲突,则停止发送一面介质带宽因传送无效帧而被浪费。然后随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争用介质,重发该帧。已被以太网广泛应用。总线型LN中,所有得节点对信道得访问就是以多路访问方式进行得。任一节点都可以将数据帧发送到总线上,所有连接在信道上得节点都能检测到该帧。12、CSMC协议得工作过程通常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听”就就是冲突检测,讲发送节点发出得信号波形与总线上接受到得信号进行比较,若出现两个或以上则冲突,相同则没冲突.因为其总线结构简单、媒体接入方便、网络一于实现且价格低廉,非常适用于轻负载得网络应用,目前以太网采用得就就是CMA/CD机制。然而CSMA/就是一种减少冲突得措施,并对冲突进行处理,它无法消除冲突.由于SMA/发送得时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