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专题(无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8945680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专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专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专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专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专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专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专题(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力学力学专题复习启发导学,梳理整合 力学题目基本解题模型: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的状态1、 重力2、 支持力3、 浮力4、 拉力5、 摩擦力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运用牛一定律或二力平衡得到等量关系运用公式得出结果1、牛一定律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会判断物体状态,是否是静止或匀速。 (3)会对物体受力分析,得出平衡条件。 (4)会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常见的力 摩擦力:(1)静摩擦的大小、方向。 (2)动摩擦的大小、方向。浮力: (1)阿基米德原理=g= (2)物体的沉浮状态与密度的关系 压力: (1)压力的大小与方向 (2)压强P =gh (3)液体压强影响因素3、功和功

2、率(1)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熟记公式W=FS=Pt、P=FV(2)分清几种不做功的形式,判断物体是否做功。(3)会用公式进行求解。4、杠杆(1)弄清楚杠杆的五要素,尤其是要会找支点和力臂(2)分清出杠杆的种类、判断省力、费力杠杆(3)掌握杠杆平衡所需要的条件:_。(4)掌握动态杠杆的做题方法(5)掌握杠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5、滑轮(1)会分辨动滑轮、定滑轮(2)定滑轮:可看做等臂杠杆;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动滑轮:可看做省力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自由端移动距离是物体端2倍;不改变力的方向;(4)滑轮组:同一根绳子上的力一定相同; 会判断连接动滑轮的绳子的条数n; 会判断自由端拉力与

3、阻力之间的倍数关系;F:绳子自由端拉力G物:物体重力h:物体被提升的高度s:拉力作用点(绳端)通过的距离 会判断自由端移动距离与阻力移动距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6、机械效率(1)竖直滑轮组(不计摩擦) 总功F:绳子自由端拉力f: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L:物体被拉动的距离s:拉力作用点(绳端)通过的距离 结论:机械效率只与物体、动滑轮重力有关图2F有用功总功 (2)水平滑轮组有用功F总功F:绳子自由端拉力f: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L:斜面长度h:斜面高度(3)斜面L h F 7、内能(1)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定义与其影响因素(2)了解内能的定义(3)了解内能的改变方式(4)掌握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比热

4、容、热值(5)了解机械能守恒二、互动体验、交流分享例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飞船“燃烧”是由于高速运动的飞船与大气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燃烧”是航天员为了消除太空细菌采取的高温消毒措施D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放出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例2、铝球挂在匀均细杆支点O的左侧,细杆质量不计,小球浸没在水中,在细杆的右端挂上适量的砝码,杠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若再往水

5、中倒入酒精,杠杆就失去平衡为了使杠杆恢复平衡,可采用的办法是()A砝码左移 B挂铝球的位置向左移C减少砝码 D支点O左移例3、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判断图1F例4、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点A ,施加的力分别为F1和F2 ,拉力做功为W1和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 ,则( )A. F1F2,W1=W2,P1P2 B. F1F2,W1W2,P1P2 C. F1F2,W1W2,P1P2 D. F1F2,W1=W2,P1P2例5

6、、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低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例6、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 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g=10Nkg)例7、图3、图4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空气阻力、摩擦、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拉力是乙的拉力的3倍B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是甲拉绳子速度大小的2倍C甲拉力的功率大于乙拉力的功率D

7、如果考虑滑轮质量,图3装置的机械效率比图4的小例8、在影响机械效率的许多因素中,摩擦是一个重要因素。小丽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结合,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的空白补充完整。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及上升的高度h。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入表中。 保持斜面的 一定,将棉布铺在木板上,重复上述步骤。表斜面表面状况木块重力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

8、/J机械效率/(%)木板2.10.41.60.80.841.2865.6棉布2.10.420.80.841.6(2)该实验中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3)计算斜面表面为棉布时的机械效率:=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例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匀速拉动钢锭,已知钢锭与地面的摩擦力F1为1200N,若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速度为1m/sF1F(1)拉绳的速度是多少?(2)拉绳的力F至少为多大?(3)拉力的功率是多少?例10、如图所示是打捞沉船中一封闭货箱的模拟装置。己知货箱重6500N,动滑轮总重500N,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描速度是1500m/s。在海面上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

9、垂直发射声波,经过0.04s后收到回波(不计绳重和摩擦, g取10N/kg ,海水=1.0103kg/m3)求:(1)沉船在水下的深度是多少?(2)海水对沉船产生的压强是多少?(不计沉船的高度)(3)货箱离开水面匀速上升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4)当货箱在水面下匀速上升时,如果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000N,那么货箱的体积是多少?(不计动滑轮体积)例11、如图,利用斜面和滑轮组组成的机械将重力为300N的重物沿高h=2m,长L=4m的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75%,斜面机械效率为60%,则绳子自由端的F的大小为多少?三、测试反馈,反思升华1、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

10、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实验次数木板表面木块放置木块运动的快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1较光滑平放很慢1.82较光滑平放较慢1.83较光滑平放较快1.8A接触面压力大小B接触面积大小C物体的运动速度D接触面粗糙程度2、一个重500N的箱子放在地上,一个小孩用100N的水平拉力将箱子匀速水平移动15m,另一大人把箱子匀速提高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人做功多 B小孩做功多 C他们做功一样多 D无法判断 3、一个人用200N的推力分别推动重500N和700N的甲、乙两个物体

11、前进10m,则两次做功比较()A推甲时做功多B推乙时做功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无法判断4、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六号”飞船,飞船在顺利完成了任务后安全返回地面,在返回舱着陆时为了避免撞坏舱体,当返回舱在接近地面时,向下迅速喷射出高压气体,使返回舱低速匀速下降,这样就能达到安全着陆的目的,这时返回舱的(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5、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独轮车 B.镊子C.钢丝钳子 D.扳子6、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

12、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相同的钩码,木棒处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两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C.仍保持平衡 D.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7、如下图所示,已知FAOA=FBO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是平衡的 B杠杆不能平衡 甲乙C杠杆将向逆时针旋转 D无法判断 8、如图3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_()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在杠杆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钩码;()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9、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10、如右图所示,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0N,用力F将滑轮匀速提起,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当重物上升1m时,力F和滑轮上升的高度h分别为( )AF25N,h=2m BF50N,h=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