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对谈唐朝诗歌改革的影响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81835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唐四杰对谈唐朝诗歌改革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唐四杰对谈唐朝诗歌改革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唐四杰对谈唐朝诗歌改革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唐四杰对谈唐朝诗歌改革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唐四杰对谈唐朝诗歌改革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唐四杰对谈唐朝诗歌改革的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唐四杰对谈唐朝诗歌改革的影响一、何为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 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 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 号为“四杰”。二、因何齐名: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 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朝野佥载卷六记世称王杨卢骆后, 即论杨炯、骆宾王之文为点鬼簿、算博土,所引例证为一文一诗,则四杰齐 名亦兼指诗文。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 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 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 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 宗廷辅古 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

2、 论此首时,举 赋、檄、诗等为例。三、四杰的诗歌风格: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 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他 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 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 七言歌 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 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 骈文也在 词采赡富中寓 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 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 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 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一)王勃:1、生平:字子安,绎州 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

3、 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据 说他写文章之前,把 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 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 而就,不改一字,时人称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 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 使人百读不厌。有名的落霞与孤鹜齐 飞,秋水共长 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王勃的作品,明人 辑有王子安集。2、诗歌:王勃.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3、文学主张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 用,当时文坛盛行以 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 , “争 构纤微,竞为雕刻”, “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王

4、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 勃集序 )。他创作 “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的诗文,对转变风气 起了很大作用 。王勃的诗今存 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 90多篇。王 勃的文集,较 早的有 20 卷、 30 卷、 28 卷三种本子,皆不传 。(二)杨炯:1、生平:(650693年),唐代诗人,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于显庆四年(659) 举神童。2、诗歌: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 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 则无甚特色, 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 、表、碑、铭、志、状等 50 篇

5、。张说 谓“杨盈川文思如悬 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 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 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 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 “四杰”有意识地改 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 “王、杨、卢、骆 ”,杨炯自谓 “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 33 首, 五律居多。 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 而整肃浑雄 。究其体裁,实为 正始”(诗薮内编卷四)3、诗歌特点:以边塞诗著 名,气势轩昂,风格豪放。辞藻 雅丽,整肃浑雄。(三)卢照邻 :1、

6、生平:(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 涿县)人。年少时从 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由于政 治上的坎坷失意 和长期病痛的折磨,终于自投颍水而死。2、 诗歌: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幽忧子集 均为7卷。全唐诗编录其诗2 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3、诗歌特点及影响: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代表作长安古意, 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仍未摆脱六朝诗风影响。长安古意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

7、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初唐四杰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 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纬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

8、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选自全唐诗)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四)骆宾王 :1、生平:(约640684)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 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 人。唐朝初期诗人,1与富嘉谟并称富骆”。2、诗歌风

9、格:抒发真情实 感。3、诗歌:咏蝉、讨武氏檄途中有怀四杰的影响:他们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他们在初唐 诗坛的地位很重 要,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后人所说的声律 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才开始定型。诗风的转变和题材的扩大,预示了唐诗 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起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他 们是真正的唐诗的揭幕人。初唐四杰四、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唐太宗喜欢宫体 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 宫体诗的痕迹。大 臣上官仪也秉承陈隋的遗风,其作风靡一时,士大夫们争相效法,世号上 官体”。在齐梁的形式主义 诗风仍在诗坛占有统治地位的时

10、 候,四杰挺身而 出,王勃首先起来反对 初唐诗坛出现的这种不正之风, 接着其 余三人也都起来 响应,一起投入了 反对“上官体 ”的创作活动之中。他们怀着变 革文风的自觉意 识,有一种十 分明确的审美追求: 反对纤巧绮 靡,提倡刚健骨气。把诗歌从狭隘 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 ,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 广阔的江山和边 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 ,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 ,提高了 当时诗歌的思 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 推动初唐诗歌 向着健康的道路 发展。四杰对唐诗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大致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作品题材与内容上,其中包括有咏史诗 和咏物诗,还有山水诗,

11、像王勃的滕王阁;或为抒发登临送别的 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 蜀州,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以及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有歌唱征人赴边远 戍的,描写征夫思妇的,与表达对不幸妇女的同情的。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 他们比较接近 社会现实,所以常用诗歌对某些 社会现象加以揭露。其次,初唐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 发展成熟。五言律在 “四杰之前已有出现,唐 初诗人王绩(王勃系王绩侄孙)曾 作过一些努力,但 作品不多。到了 “四杰的时候,五律这一形式才 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他们的 作品中被逐渐 的固定下来。“四杰以多数量、高质量的诗篇为 稍后于他们的沈 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五、杜甫对初唐四杰的评价: 对于“四杰”的历史贡献,杜甫给予了极 高的评价: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 文哂未休。尔曹 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四杰”的诗 歌可谓以书生 意气来激扬文字, 充溢着疏朗奋发的骨 鲠之气,真正与当时流行 的宫体诗区别 开来了,昭示着唐诗时代的来临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