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传染病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881339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58 大小:6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传染病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传染病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传染病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传染病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传染病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传染病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传染病学(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细目一:感染与免疫要点:1.感染的概念2.感染过程的表现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4.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作用细目二:传染病流行过程要点:1.传染病流行过程三环节2.影响流行过程的环境因素细目三:传染病的特征要点:1.基本特征2.临床特征细目四:传染病的诊断要点:1.临床资料2.流行病学资料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细目五:传染病的治疗要点:1.治疗原则2.治疗方法细目六:传染病的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甲型肝炎病毒2.乙型肝炎病毒3.丙型肝炎病毒4.丁型肝炎病毒5.戊型肝炎病毒细目二:

2、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病机制及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急性肝炎2.慢性肝炎3.重型肝炎4.淤胆型肝炎5.肝炎肝硬化细目五: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要点:1.血象2.肝功能检查3.病原学检查4.肝活检5.影像学检查细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1.诊断2.鉴别诊断细目七:治疗要点:1.急性肝炎的治疗2.慢性肝炎的治疗3.重型肝炎的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三单元流行性出血热细目一:病原学要点:生物学特性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

3、病机制与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发热期2.低血压休克期3.少尿期4.多尿期5.恢复期细目五:实验室检查要点:1.血象2.尿常规3.血液生化检查4.凝血功能检查5.免疫学检查6.PCR检查7.其它检查细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1.诊断2.鉴别诊断细目七:治疗要点:1.发热期治疗2.低血压期治疗3.少尿期治疗4.多尿期治疗5.恢复期治疗6.大出血的处理7.其他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疫情监测2.灭鼠防鼠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4.注意个人防护5.疫苗注射第四单元艾滋病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形态结构2.生物学特性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

4、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急性感染期2.无症状感染期3.艾滋病前期4.艾滋病期细目五:实验室检查要点:1.常规检查2.免疫学检查3.血清学检查细目六:诊断要点:1.确诊病例2.疑似病例细目七:治疗要点:1.抗病毒治疗2.免疫治疗3.机会感染与恶性肿瘤的治疗4.支持及对症治疗5.预防性治疗6.预防母婴传播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五单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SARS-CoV形态结构2.生物学特性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病

5、机制与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潜伏期2.症状3.体征4.临床分期细目五:辅助检查要点:1.实验室检查2.胸部影像学检查细目六:诊断要点:1.临床诊断2.确定诊断3.疑似病例4.医学观察病例细目七:治疗要点:1.治疗原则2.一般治疗与病情监测3.对症治疗4.糖皮质激素的使用5.抗病毒药物6.增强免疫力细目八: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六单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生物学特性2.主要流行菌群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病机制及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

6、现要点:1.普通型临床表现2.暴发型临床表现3.轻型临床表现细目五:实验室检查要点:1.血象2.脑脊液检查3.细菌学检查4.免疫学检查5.其他细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1.诊断2.鉴别诊断细目七: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2.抗菌治疗3.对症治疗4.暴发型的救治细目八: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七单元伤寒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形态结构2.生物学特性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细目三:发病机制及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1.潜伏期2.临床分期3.临床类型4.常见并发症细目五:实验室检查要点:1.常规检查2.细菌培养3

7、.肥达反应4.其他检查细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1.诊断2.鉴别诊断细目七: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3.抗菌治疗4.常见并发症的治疗5.慢性带菌者的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八单元细菌性痢疾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分型分群2.生物学特性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细目三:发病机制及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急性菌痢2.慢性菌痢细目五: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要点:1.粪便常规2.粪便细菌培养3.免疫学检查4.其他检查细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1.诊断2.鉴别诊断细目七:治疗要点:1.

8、急性菌痢的治疗2.中毒型菌痢的治疗3.慢性菌痢的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第九单元霍乱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分类2.生物学特性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病机制及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潜伏期2.典型表现3.临床类型细目五:实验室检查要点:1.常规检查2.粪便检查3.细菌学检查4.血清学检查细目六:诊断要点:1.诊断标准2.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细目七:治疗要点:1.补液疗法2.抗菌治疗3.对症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十单元消毒

9、与隔离细目一:消毒要点:1.消毒的概念2.消毒的目的3.消毒的种类4.消毒方法5.消毒方法的监测细目二:隔离要点:1.隔离的概念2.隔离的种类3.隔离的期限细目三:医院感染的预防要点:1.医院感染的概念2.医院感染的防护原则传染病学传染病学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 1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 9第三单元 流行性出血热 16第四单元 艾滋病 20第五单元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3第六单元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30第七单元 伤寒 33第八单元 细菌性痢疾(菌痢) 38第九单元 霍乱 41第十单元 消毒和隔离 45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一、感染的概念(一)感染 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

10、过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些病原体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例如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和某些真菌。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时,可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不习惯寄生的部位,如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或泌尿道时,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伤,则可产生机会性感染。(二)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三)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广义的传染病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人体后所致的疾病。感染性疾病不一定具有传染性。二、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就开始了感染过程。病原体是否被清除,或定居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如外伤、药物、放射治疗等有关。(一)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胃酸所清除(如霍乱弧菌),也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被动免疫(来自母体或人工注射的抗体)所中和,或特异性主动免疫(通过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所清除。(二)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