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和心脏自动节律的关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807634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和心脏自动节律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和心脏自动节律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和心脏自动节律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和心脏自动节律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和心脏自动节律的关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及其和心脏自动节律的关系【考点】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简要的原理。【解析】心室肌细胞安静时,细胞膜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静息电 位约-90毫伏。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基本上和神经纤维相同,主 要是由于安静时细胞内高浓度的K+向膜外扩散而造成。其动作电位与神经纤维相比较有很大差别,表现为复极化过程有明显特 征。通常将全过程分为0、1、2、3、4期。(1)去极化过程(0期):去极 化过程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0期),其形成机制亦与神经纤维相同。此 期电位变化幅度约120mV,持续时间12ms. (2)复极化过程:该过程形成 动作电位下

2、降支,分为四期。1期(快速复极初期):心室肌细胞去极达顶 峰后立即开始复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到0mV左右,形成1期,占时约 10ms.K+外流是1期快速复极的主要原因。2期(缓慢复极期):此期复极非 常缓慢,膜内电位下降速度极慢,停滞在0mV左右,形成平台状,故2期又 称平台期,历时约100150ms 该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区别于神经纤维 和骨骼肌的主要特征,也是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原 因。形成的机制是本期内有Ca2+内流和K+外流同时存在,缓慢持久的Ca2+ 内流抵消了 K+外流,致使膜电位保持在0mV附近。3期(快速复极末期): 此期膜内电位迅速下降到静息电位水平(-

3、90mV),形成3期,以完成复极-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化过程,历时约100150ms.K+快速外流是3期快速复极的原因。4期(静 息期):此期膜电位虽已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但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 膜内Na+、Ca2+增多,膜外K+增多,致使膜内外的这几种离子浓度有所改变。 本期内,细胞膜离子泵积极地进行着逆浓度梯度转运,把Na+和Ca2+排到细 胞外,同时将K+摄回细胞内,以恢复细胞内外离子的正常浓度,保持心肌细 胞的正常兴奋能力。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长到心肌机械收缩的舒张开始 以后。也就是说,在整个心脏收缩期内,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使心肌产生 扩布性兴奋。心肌的这一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心肌在自律性兴奋来临时, 不能产生象骨骼肌那样的强直收缩,从而始终保持着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 性活动,这样心脏的充盈和射血才可能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