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和远红外热图对乳腺疾病诊断效果的探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878508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钼靶和远红外热图对乳腺疾病诊断效果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钼靶和远红外热图对乳腺疾病诊断效果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钼靶和远红外热图对乳腺疾病诊断效果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钼靶和远红外热图对乳腺疾病诊断效果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钼靶和远红外热图对乳腺疾病诊断效果的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觉,张颖 ( 100022 ,北京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乳腺科)关键词乳腺疾病;铝靶摄像;远红外热图早期乳腺癌多数无明显症状, 而出现明显的乳房肿 块及肿大的腋窝淋巴结时则多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早 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乳腺癌的根治性治疗和预后具有十 分重要意义1癌症发生的过程必然伴随血管及温度的变化,因此,我们将远红外热图与传统的铝靶检查的灵 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有着重 要的意义。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 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经术后病理 确诊的335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入选患者

2、共335例,年龄1983(50.1 13.6)岁;术前行铝靶 检查者142例,行远红外热图检查者167例,同时行两项 检查者13例。分成铝靶组和远红外组。同时行两项检查 的患者分别列入各组各按1例计算。分别对两组的原发肿 瘤大小、肿瘤类型等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病理诊 断以术后石蜡病理评估的资料为准。铝靶组:共155例,年龄3683岁,平均(59.4 12.1 ) 岁。乳腺良性病变59例;恶性肿瘤96例;远红外组:共 180例,年龄1979岁,平均(45.2 11.7)岁。乳腺良 性病变127例;恶性肿瘤53例。1.2 仪器设备美国BENNETCONTOUR狼机。北京市光电子应用研 究所生产

3、的WP-9悭红外热像仪,其温度分辨率 0.01 C, 空间分辨力2毫弧度。1.3 方法1.3.1 检测方法铝靶组:常规采用双乳由内上向外下照射的侧斜位(MLO及轴位(CQ。侧斜位:患者取 立或坐位,将胶片置于乳房外下方,X线以45。从内上向 外下方投照。轴位:取立位或是坐位,将乳房平坦于暗 匣支架上(注意使乳头呈切线位),X线自上垂直向下照 射。必要时加摄其他体位,如斜位、切线位、放大摄像。远红外组:静坐15 min ,端坐位,袒露上身,双臂 上举抱头,上身挺直。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Co相对湿 度30%40%远红外仪镜头正对乳腺正面、右斜侧面、左 斜侧面3个体位进行扫描,存入计算机,阅读分析

4、双乳平 均温差、病变部位与对侧镜像部位温区变化以及局部血管影像变化。各组检测结果均有至少2名主治资格医师判定完成。1.3.2 观察指标 铝靶:肿块的形态、边缘、密度;钙 化灶的性质、分布;乳腺的结构变化、特殊病例及合并 发现;远红外热图:病变区域的温度变化,乳腺的血管 改变,双乳的平均温差。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连续变量以 xs表示, 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2检验。 2结果2.1 铝靶及远红外扫描的影像表现2.1.1 铝靶影像表现乳腺病变铝靶影像主要表现为钙化和肿块。恶性病变中肿块影多表现为不规则或分叶 状,边缘模糊或呈毛刺状,钙化呈泥沙样或针尖样

5、,形 态不一,成团成簇或呈线样分布(图1)。良性病变中肿块影形态较规则,边缘较为光滑,界限相对清楚,钙化 呈散在分布。A:轴位;B:侧位图1乳腺癌铝靶影像典型表现 (簇样钙化,箭头示)2.1.2 远红外热图影像表现乳腺恶性病变表现为以病变区为中心的弥漫性高温区;周边常见增粗、迂曲血 管影,有的交织成环状或网状,或有一只较长血管影穿 入病变区,两侧乳腺热像图明显不对称,患侧的平均温 度明显升高(图2)。良性病变表现为病灶区异常增温较 局限,温度升高不明显,周边血管影较少或不显著。个 别较多,但多较平直不交织。A:局部异常增温;B:水标记肿物所在部位(箭头示) 图2乳腺癌远红外热图典型表现2.2

6、铝靶及远红外热图的疾病诊断比较钼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85.2% ,灵敏度88.4 %, 特异度 79.7%; 远红外线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75.0%, 灵敏度 81.1%, 特异度72.4%, 假阳性率 27.6%,假阴性率 18.9%。 由此说明, 钼靶摄像和远红外热图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均有较高的灵敏度;远红外热图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显示了其对可疑病灶诊断的潜在价值。3讨论3.1 钼靶摄像的诊断分析乳腺X线检查目前被公认为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式,其优势在于获得的图像质量高,病灶检出率高,能使从胸壁到皮肤组织的整个乳房都得到良好的对比显示,同时对乳腺微小钙化显示更加敏感。因此,更易发现早

7、期乳腺癌 3-5。3.2 远红外热图的诊断分析国内文献报道 , 远红外热图在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相差较大。 黄孝正等 6 对100例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40%,而潘晓芳等1 对 133例乳腺病变患者红外热像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 89.5%。 本研究显示, 远红外热图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显示了对由其他乳腺检查手段确认的可疑病灶特别是块性病灶存在的潜在价值。由于红外热成像受温度、湿度、生理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因此严格遵守检查条件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之一。本研究中,肿瘤由于有大量新生血管出现,血流增加,造成局部出现异常高温表现,体现在远红外热图上就表现为恶性热图征象,即局部不对称

8、的热区,异常血管影,双乳平均温差增大等。此后由于肿瘤生长过快,血运供应相应不足,导致局部发生坏死或囊变,反而使局部温度降低,给远红外热图判断造成一定影响。本组资料中被远红外热图判定为恶性的假阳性病例(35例)中, 经病理检查提示细胞增生活跃者5例,不典型增生者10例,见到异型细胞者6例,占假阳性病例总数的60%( 21/35 ) 。这些患者虽然目前病理定为良性病变,但有进一步癌变的潜在风险。张辉等7 通过远红外仪对被移植乳腺癌细胞后的小鼠进行观察,发现在注射了乳腺癌细胞2 d后,其远红外热图即可见温度异常,但在肉眼观察及触摸时并没有明显肿块, 注射 8 d 后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肿瘤的存在。远红

9、外热图是一种功能性检测手段,当肿块处于恶变早期阶段即表现出阳性热图。因此,远红外热图作为风险指标和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远红外热图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患者应严密随访。参考文献1 潘晓芳 , 杨秀梅 , 赵新华 , 等 . 红外热像图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11(4) :289 -291 .2 孙春晓 , 何荣根 . 肿瘤血管形成的分子基础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 复 ,1997,4(4):75-77 .3 何子元 , 火树尧 , 徐开野 . 早期乳腺癌的X 线表现 : 附 40 例报告 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20(1):11

10、-13.4 Fischer U. X-ray mammography: calcifications, masses andarchitectural distortionsJ. Radiology,2008,48 (8) :785-797.5 Murphy I G, Dillon MF, Doherty A, et al.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fals e negative mammographyand symptomatic breast carcinomaJ. J Surg Oncol,2007,96(6):457-463.6 黄孝正 , 陈益定 , 王友达 , 等 . 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片和远红外扫描对乳腺肿瘤诊断的比较 J. 浙江实用医学, 2005,10(6):386-387 .7 张辉 , 杨阳 , 刘静 . 小鼠乳腺癌发生过程的红外热图特征及其早期诊断学意义 J. 科技导报 ,2007,25(17):36-4 2.(编辑 王小寒)收稿: 2010-09-03 ;修回: 2010-09-15 通信作者 王觉, E-mail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