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8756283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建构,形成优势互补,又能培养学 生的学习情趣、合作意识、交际能力,更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引渡、铺路、架桥。对此,必 须做到:一、确立原则,二、选择内容,三、提高效率。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索、合作实践、合作交流,且有明确分工的 一种互助性学习,称之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 识建构,形成优势互补,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合作意识、交际能力,更能为学生的终 身发展引渡、铺路、架桥。对此,笔者在长期的教学探究和实践中,积累了下列一些想法、 看法和做法。一、确立小组合作学习

2、的原则因为小学生的合作习惯、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较为有限,所以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 是各说各的,各干各的,不会倾听,不会交流,表面上有合作之形,实际上无合作之神。对此, 应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的“三原则”。(一)“循序渐进过渡”的原则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习小组的人数宜两人。先甲为主角,乙为配角,然后交换角色。如,巩 固“4 的组成”时,可先让同桌的两人模仿文本上的小朋友,甲拿小棒,乙猜,猜对后两人一 起口述 4 的组成。然后乙拿小棒,甲猜,猜对后两人再一起口述4 的组成。当两人小组经历了初步的适应过程后,就可将学习小组的人数逐步过渡为3人、4 人甚至多 人。小组的人数多了,应配备组长,初期的组

3、长,由教师指定,应是组内既有表达能力又有组 织能力的一名学生,让其掌管组内的一系列活动。当多人小组初见成效后,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获得掌管组内活动的机会,应安排学生轮流 当组长。以便人尽其才、人尽其能、才尽其用,进而满足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二)“组内组间有别”的原则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快慢不一,速度快的小组“任务完毕、万事大 吉”,甚至不能自已,“起哄、乱说、骚动”起来。对此,组建学习小组应考虑“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也就是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性格、学业水平等差异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都 有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每组的平均成绩差距不大,每组的男女生人数大致相等,尽 量

4、使小组间的力量相当。(三)“组内人员编号”的原则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各学习小组在全班交流展示时,总是优等生“包场”,其他学生几乎 是“旁听”或“观众”。久而久之 ,中等生情绪低落,不积极、不主动,后进生“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对此,应有意识地对“组内人员编号”。也就是给各小组内的成员编上 1、2 3、4 的序号。可以把后进生编为 1 号,中等生编为 2 号和 3 号,优等生编为 4 号。各学习小 组全班交流展示前,教师声明:请每一组的某号代言,各小组要同心协力,帮助他做好发言的 准备。这样便能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去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认真构建交流的方案。此外, 小组合作学习时还可以按编号对学生进

5、行分工。比如,请X号干什么,请X号协助X号等。 特别是每组的优等生协助学困生学习,可以弥补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个学困生的不足。二、精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学的每一步,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学习。 因此,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做到精选,应把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内容、便于学生 合作学习和贴近学生认知基础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一)实践活动的内容文本中的很多实践活动,操作性强,对学生的分工明确,并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开放性和趣 味性。如一年级教材中有一个实践活动:“分别把相关数量的圆片摆放到数位表的个位和 十位上。”目的是让学生找到100以内不同的数,从而帮助学生

6、巩固100 以内数的认识,进 而引导学生探索每一组数的特点和规律。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开放,而且分工具体:有摆 圆片的,有对摆出的结果进行记录的,有对摆出的结果进行归纳的。诸如此类的内容,应该 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首选内容。(二)操作探究的内容小学生活泼好动,定性认知规律较为缺乏。对此,能小组操作探索的内容,应尽量让学生在 学习小组内操作探索。一年级教材中的“认识物体和图形”“比一比”“分类”“统 计”“数的分解和组成”“图形的拼组”等,均是学生操作探究的内容,就应让学生通过操 作探究来认识、理解和掌握新知。如教学“7的分解”时,可先把学生分成每4人一小组, 每小组发一套小棒,一张记录表。再布置任

7、务:用不同的分法,把 7根小棒分成两堆。然后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一人操作,一人大声叙述每一次的操作结果,一人记录,一人监 督记录。各学习小组通过操作探究,一般都能找到7 的 6 种分法:1和 6、2 和 5、3 和 4、4 和 3、5 和 2、6 和 1。如此亲历亲为的操作探索,学生不但记得深刻和牢固,而且有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功感。(三)发散思维的内容数学学习,应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针对教材中算法多样化的题目,要让学生在学 习小组内想思路、找解法、各抒己见,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如教学“15-9”时,学生通过 小组合作学习,通常能找到四种算法。算法1:(数一数)9+?=15 呢?先

8、把 9 记在心里,再一个 一个地往下数,数到15时,数了 6个,15-9就等于6。算法2:(想加算减)因为9+6=15,所以 15-9=6。算法3:(破十)15-10=5,因为多减了1 要还1,5+1=6,所以15-9=6。算法 4:(联想) 把 15-9 看作 10-9=1,1 加上少掉的 5 应是 6。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两种不该出现的情况:一是争抢学具,同时发言,乱成一锅 粥;二是消极等待,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气氛冷冰冰的。对此,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一 个环节,使小组合作学习活而不乱、井然有序、取得高效。(一)学具准备要充足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学具准备

9、要充足。这样既可避免因学具不足而发生哄抢,影响小组合作 学习的良好开端。又可避免因学具缺失而捆住手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如 “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课前,应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学具。课上,先让学生试分铅笔,后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让各小组的代言人在全班交流。通常情况下,学生中会出现10 多 种不同的分法,还会出现二次分类:按铅笔的颜色来分、按铅笔是否使用过来分、按铅笔是 否有橡皮头来分、同种颜色的铅笔又按图案来分。显然,如果学具的准备不充足,学具的准 备单调,学生岂能如此地“分类”。(二)巡回指导要及时有些教师误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事,学生的事就应放手交给学生做,教师最多是个

10、“监工”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人际交往的技能还较弱,在小组 合作学习中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交际问题。如有的学生声音太大,影响其他同学;有的学 生声音太低,别人听不见;有的学生遇到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不同,就一味地争吵 对此,教师的巡回指导要及时,应逐个指导:“小组内部的发言,要控制好音量”“别人发表 意见时,应洗耳恭听”“有不同意见,应先让别人把话讲完,再心平气和地谈自己的想 法”三、总结评价要到位小组合作学习后,总结评价要到位。首先,需引领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通常应以小组为 单位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各小组的代言人由教师按小组内的编号随机指定,对代言 人的回报,其他

11、人得认真倾听,组内和组外人员均可对其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这 样做既能达到人人参与总结评价,大家共享知识资源。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防止一些学 生思想开小差。其次,需评价各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诸如哪一组特别热烈,哪一组特别守 纪,哪一组特别投入,哪一组特别和谐等。再者,需评价各小组内成员合作学习的表现,主要 从交流积极、参与主动、合作友好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尤其要向后进生倾斜,后进生的细 微进步都应点赞。另外,需奖励表现特好的小组和个人,奖品可以是掌声、竖拇指、小红花 小红星、小红旗、笑脸画等。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增强学生的交际能 力,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仍需 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发展、日趋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