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612754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 议破解“招工难”问题的对策建议近几年,随着我市招商引资步伐的不断加快,前 来投资兴业的企业不断增多,尤其是以赛维公司为代 表的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对人力资源的旺盛 需求。由此,曾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现的“招工难” 问题在我市也逐步显现。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研 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来解决,势必影响我市 的招商引资工作,影响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也 必然会影响我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正确分析企 业招工难的原因,对症下药,制订对策就显得非常必 要。一、“招工难”的原因当前我市企业由现的用工短缺现象并不是孤立 的,也不仅仅是我市才有的,从大环境看,人力资源

2、 市场已经逐步地由“买方市场”转变成了 “卖方市场”; “民工潮”演变成了 “技工荒”、“民工荒”;“劳务输 由”在中部地区也已慢慢地变成了 “劳务输入”;“就业难”、“招工难”、“留人难”这一复杂的矛盾体相互 交织已是很普遍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经 济发展进程中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间对接错位结构 性矛盾和摩擦性矛盾的必然释放。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资待遇不够高。应该说,我市企业员工工 资待遇在近一、二年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沿 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使与周边市、 县相比,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有的企业不能及时发放 工资,有的企业招工时所承诺的工资待遇与实际发放

3、的工资待遇有较大的由入。这是造成“招工难”、“留人难”的直接原因。二是劳保福利不够好。有的企业未能及时与员工 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有的甚至不能按 时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有的企业不能善待员工, 福利待遇跟不上,劳动环境、劳动保护也有欠缺。这 是造成“招工难”、“留人难”的次要原因。三是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变化,技能素质不适应 企业需求。新一代农民陆续进入城市并逐渐成为产业 工人的主体,受多年形成的外由务工潮流的影响,到 发达地区务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往往成为他们 的首选。新毕业的大学生、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更是将 见世面、到大城市就业作为人生目标的第一步。据了 解,目前,我市各类院

4、校的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到经 济开发区及其它企业务工的人数还不到毕业生总数的 5% o这是造成“招工难”的重要原因。四是企业对招工的投入不足,企业文化缺乏。用 工需要成本,同样,在“招工难”的背景下,企业对 招工也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据了解, 目前,面对缺工,有的企业一方面心急如焚,也开始 在一定程度上作些投入,但是,决策往往十分困难, 陷入两难境地。另外,企业文化还未能良好地形成, 企业精神还不能渗透到每位员工的心里。这是造成“招工难”、“留人难”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五是由于员工需求激增,生活设施跟不上生产发 展的步伐。由于企业的超常规发展,用工需求量急剧 增加,随之带来的是生活服务

5、设施的巨大压力。仅以 赛维公司为例,去年,公司员工才 6000余人,今年 到目前为此,陡增至近 1.5万人,净增了近九千人, 可想而知,企业的后勤供应,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安排, 尤其是住宿条件的保障有多大难度。这也是造成招用 外地员工,留住外地员工较难的一个直接原因。止匕外,以下因素也加剧了 “招工难”:大量优质劳 动力外流(我市常年在省外务工的有近 10万人);劳动 力供求信息不对称;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和组织体系 不健全;农村惠农政策的落实导致“种田热”;户籍壁垒;招工宣传不足等。二、对策建议对企业缺工问题,应全面、客观、辩证的分析判 断,既不盲目夸大,又不惊慌失措,从企业、劳动者、 政府三方

6、面同时着手,在劳动者就业、权益维护与企 业生存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系统深入、行之有效的 破解之一难题。(一)必须发挥企业招工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工的主体必然是企业自身,企业必须 像抓生产发展一样来抓招工工作,把招工工作摆上重 要的议事日程,要专门成立招聘中心,做到机构、人 员、职责、经费四落实。企业应按市场规律办事,要 依法规范用工、善待员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增强 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福利水 平,依法参加保险,增强用工的稳定性,建立和谐稳 定的劳动关系,使劳动力招得进、留得住。具体来说, 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范用工,落实员工劳动待 遇。企业应根据行业

7、、产品的市场特点确定合理的工 资水平,并保证按时足额发放,而且在此基础上优化 薪酬体系,适时提高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从而提高员 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要 依法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 特别是要为危险企业的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 险,要落实国家规定的工时休假以及劳动保护等的规 定,大力改善生产工作环境,预防职工工伤事故和职 业病的发生。二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积 极改变内部就业环境。改变用人方式、降低用人门槛、 调整用人结构、构建企业文化、讲求诚信、善待员工, 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制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对于年 轻的员工,企业除了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

8、外,还要努 力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继续发展的机会,建 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生、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 做到以企业文化、感情留人,用待遇、环境和事业留 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既招得到人,又留得住人, 扩大和稳定职工队伍。三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大 技术改造投入,改进生产设备,积极运用先进实用的 技术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化 为技术密集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用工 结构问题。四是加大技能培训的投入。应结合自身的 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的岗前、岗中培训工 作,可采取企校联合、企市联合、企业联合等方式, 推行定岗培训,定向招收、劳务协作等措施,梯次培 养企业发展所

9、需的熟练工和技工。五是采取“以工招 工”的方式招聘新员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企业 要充分利用员工现身说法,以他们的实际经历动员其 同乡、同学、亲戚、朋友到企业就业,企业可根据实 际状况给予一定的经济报酬和补偿。如给予假期和路 费等。(二)必须发挥政府在招工工作中中促进作用。政府是市场的调控者和管理者。改善企业的用工环境 和劳动者的就业环境、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制订有 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保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是政府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具体在为企业招工 工作中我建议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要像抓招商工作 一样来抓招工工作,在招商的同时考虑部署招工工作。 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在立足本地资源的

10、同时协助企业 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招工。因为企业单独到外地 招工易受到阻碍,因此,必须要政府层面联络推动。二是要像抓民生工程指标落实一样来抓招工工作。把 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加 以重视。从舆论宣传、政策落实、基础建设、公共服 务、人文关怀等方面来增强我市对外来人员的凝聚力、 向心力。三是由台有利于吸引我市外由务工人员返乡 就业的改策措施。目前,我市长期稳定在外省务工的 人员有近10万人,只要吸引20%左右的人员返乡就 业,就可以满足企业明年所需。四是整合培训资源, 将培训与企业用工对接起来,有针对性地、及时地组 织定向、订单培训,以便为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

11、推动校企合作,尤其是各企与职业院校的 合作。提高我市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在新余工作的比例。五是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六是 整合有关就业再就业资金,将能够用于招工方面的经 费保证落实到位。(三)必须发挥市场在招工工作中的调节作用。人力资源市场在配置人力资源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是由政府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供需双方可以 非常便捷的实施交流和对接。目前,每天到天工学院 报名点的求职者有100 200人,每周五到市人力资 源服务中心求职应聘的有 300人以上。但是,按照现 代化的市场建设要求,面对目前招工难的现状,还必 须着力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要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建设。要将全市

12、37个劳动保障事务所、29个 工作站、392个行政村与中心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二是要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动态登记管理系统,及 时调整更新信息。三是要加强市场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发布,为劳动力流动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引导。四 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 台、公交车、短信、横幅、宣传册、网络等各类宣传 媒体和宣传工具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五是继续举办各种形式的招聘大会,尤其是春节前后外由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探亲的时候最为合适。六是推行一些新的 招聘方式。如网上远程招聘面试、面对改制企业的定 点招聘、小分队送信息上门招聘、以工招工等。(四)必须发挥劳动者主动参与作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是我国新时 期“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劳动者必须认清形势,正 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明确自己的择业定位。牢固树立“择业找市场”、“上岗凭技能”、“先培训、后就业”“先就业、后择业”、“为家乡作贡献”等观念,特别 是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持能素养越来越成为劳动报酬的 核心,是获得良好劳动待遇的重要筹码,技工、熟练 工成为企业追逐的对象;应抓住机遇,积极参加培训, 提高自己在求职时的核心竞争力,力争精通一两门技 能;要认识到本地就业的良好机遇,实现就近就地转 移就业,积极为家乡作贡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