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2(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8601836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2(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2(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2(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2(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2(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2(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32(附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附答案解析)1. 单选题:下列与演示实验基本要求无关的叙述是()。A.讲清演示实验的步骤和方法B.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C.指导学生正确操作D.方法要科学、操作要规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演示实验的要求,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者是教师,不需要指导学生正确操作。2. 单选题:依照生物“进化树”,植物的进化顺序是()。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蕨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原始种子植物A.B.C.D.答案:B 本题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植物进化的历程。 【答案】B。【解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植物原始

2、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所以本题答案选B。3. 单选题:避役(变色龙)能在5分钟内将体色改变为与环境相似,比蛙等变色动物体色改变快得多,避役的变色调节机制是()。A.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一神经调节D.神经一激素调节答案:B 本题解析:神经调节的优点是速度快,适合快速调节的行为。变色龙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体色,该变色机制就属于神经调节,无激素参与。4. 单选题: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分类。配置性评价的目的旨在了解学生的背景、性格和学

3、习兴趣一边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适当的学习过程,施予适当的教学和辅导,如性向测验、综合入学测验等。故本题选C。5. 单选题: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B.卵裂期胚胎汇总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答案:D 本题解析:胚胎分割是将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均等分裂,A项错误;卵裂期胚胎中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加但是有机物的总量会随着细胞分裂的消耗而减少,8项错误;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特点C项错误:胚

4、胎干细胞是全能细胞,未分化,可以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获得,D项正确。6. 单选题: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答案:A 本题解析:ATP是由1个腺嘌呤、1个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构成的化合物,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就成了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项正确。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B项错误。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C项错误。生长激素不是能源物质,D项错误。7. 问答题

5、:材料:“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教学片段1联系生活实践。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能飞的物体2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场景:纸飞机、氢气球、蒲公英等。提问:这些物体为什么能飞 它们具备哪些飞行的条件3播放鸟飞行的视频。提问:鸟为什么能飞行4展示乌的形态特征示意图。提问: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问题:(1)材料中的提问包括哪些提问类型 (8分)(2)材料中的问题是如何体现提问设计的基本要求的 (12分)答案: 本题解析:(1)材料中包括的提问类型有回忆类型、理解类型、运用类型和分析类型。(2)在该材料中,很好地体现了提问技能的要求: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能参与;

6、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问题的重点明确,问题的内容集中;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合理设计问题;依照教学的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层层递进;不用强制回答的语气和态度提问。材料中的四个问题都联系生活实践。第二个问题以第一个问题为基础,让学生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旧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问题难度适中,全班学生都可参与其中,并且紧扣教学内容,问题内容明确集中,都是为“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这一教学内容服务的,四个问题设置得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8. 单选题: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

7、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答案:B 本题解析: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先将两盆植物分别贴上A、B标签,然后每天定期同时向A喷洒模拟酸雨向8喷洒清水(洒水壶不混用,喷洒的模拟酸雨和清水等量),对油菜苗的其他管理措施不变。据此解答:向植物喷洒的酸雨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叶上有气孔,气孔打开才能使得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阳光越强,气孔就容易张开。因此,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使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9. 单

8、选题: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答案:C 本题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密封的时间越长,酒精量就越多,但过多的酒精会反过来抑制无氧呼吸的速度,故A错误。生产果醋时,酵母菌使糖转变成酒精,然后醋酸菌使酒精转变为醋酸,二者起协同作用。酵母菌的作用条件是1825,密封;醋酸菌的作用条件是3035,持续通入空气,故B错误。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

9、物,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故C正确。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该过程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故D错误。10. 单选题:一位教师在讲“细菌”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解放后我国在防病治病、消毒灭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的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A.生物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B.理论联系实际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答案:D 本题解析:这里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思想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