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陈列标准及流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56421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陈列标准及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商品陈列标准及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商品陈列标准及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商品陈列标准及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商品陈列标准及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品陈列标准及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陈列标准及流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品陈列流程及标准一、 商品陈列意义:1、 陈列目的:陈列=销售;陈列是超市与顾客沟通的一种最直观的方式;通过有效的卖场布局动线、适应门店的商品关联组合,让顾客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2、 理想的商品陈列:分类细、单品少,周转快、不断货;二、 卖场空间的分配:1、根据卖场的实际面积按销售比例分配各区域商品配置,如:卖场空间分配生鲜食品非食销售占比20%45%35%毛利率15%20%6%8%20%25%面积占比25%30%45%2、 面积分配:营业面积:后台面积=8:2 自营面积:联营租赁面积=7:3或6:4 用租赁做费用、用自营做利润。三、通道设计标准:超市面积主通道宽度副通道宽度200500平方

2、1.21.5米0.91米1000平方1.51.8米1.21.5米2000平方22.5米1.51.8米5000平方35米1.52米四、货架配置标准:1、巧妙利用消费者视觉效果,店内货架配置应高低交叉、错落有致;2.4米货架主要用于靠墙陈列,如桶油、饮料、等商品进行整排面陈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1.8米/2米/2.2米货架属于标超正常陈列货架;1.6米货架通常用于标超及便利店;1.4米货架通常用于超市内洗化区。五、商品陈列标准:1、生鲜区陈列:蔬果类:果实、根茎类果蔬应头部(根蒂)向上、尾部向下,叶菜类商品根茎向下、叶部向上; 一种单品一纵行呈梯形陈列,根据商品进货量、应季/反季确定商品纵行排面

3、宽度; 同一个单品应尽量避免多点陈列,以造成米效贡献度流失;对于新到货商品及促销商品尽量分切让顾客试吃特价商品必须保证一个商品陈列一个堆垛,陈列宽度保持12米左右,形成对消费者的视觉冲击效果;高档且易损耗商品应尽量保鲜包装后陈列销售,尽量陈列于冷鲜柜上;销售量不大但需要品类补充的商品尽量减少陈列面以降低损耗。鲜肉/鱼/海鲜类 鲜肉商品大部分应用保鲜碟包装陈列于05度冷鲜柜中陈列。 特价促销商品陈列面积要加大,且POP等宣传告示与之对应 要求一个商品一纵行梯形陈列,根据商品进货量确定纵行的宽度; 禽类与猪、牛、羊肉之间需用分隔板隔开; 冻品类如:禽、翅膀、凤爪及内脏等商品,除了包装陈列外,可散装

4、陈列于冰鲜台上;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应该分别集中陈列冰鲜则可直接放在冰上,避免把鱼平铺于冰鲜台上,要求动感化陈列,鱼体斜侧立于冰面上,腹部藏于冰里面;细小鱼体则做圆形的花样陈列;商品组合:关联性较强的商品配合陈列,同时强调变化。2、洗化、食品区陈列:规格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突出量感;商品正面朝外;注重品牌;商品顶部与货架的空间不得多于2公分(二指原则);看不见货架的陈列就是最好的陈列;3、 非食(针织、百货区)陈列注重功能组合;提高生活质量、引导时尚消费;突出美感,强调色彩、灯光的充分利用;价格带陈列,按陈列排面由外向里、由低到高。设置主题陈列区,如:妇婴用品专区;六、 超市商品陈列流程:1、

5、确定卖场布局图,根据各门店业态及顾客消费习惯设定卖场布局动线;主通道设定动线为“U”型动线,生鲜一般设置在卖场最里边,进口设置一般为百货,针织,洗化类高毛利商品,卖场主通道原则只能有一条,不能因主、副通道宽度区分不明显而导致顾客分流造成销售流失。2、 确定货架配置图及商品中分类配置图,根据卖场布局图,配置货架及陈列道具,按商品中类做出各区陈列道具编码,并制定出货架管理责任人;然后各部门业务主管根据商品中分类做出关联陈列配置图,3、 确定小分类商品“棚割表”,做出单品陈列细分表;每个单品陈列面在20公分左右,品牌横向,小分类纵向,商品规格按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陈列,价格带陈列应由外向里,由低到高区分。4、 商品陈列实施,各门店按照营运部下发商品陈列棚割表,实施商品陈列。5、 陈列调整后的缺货管理,排面确定后各门店不得私自调整排面,定期上报缺货报告,商品缺货后不能拉排面,缺货位置空出,营运部制订处罚措施避免大面积缺货。6、陈列原则显而易见价签醒目、与商品对应商品丰满整齐清洁易拿易放品牌横向、分类纵向关联组合生动化陈列营造氛围鲜度第一生鲜区引导消费季节、功能。价格带由外向里、由低到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