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855617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一、人口观、资源观、经济观和环境观1、人口观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在 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关系中,人口居于主动和积极的一方,即正 是人类通过自身的经济活动,施加对于资源和环境的积极或消极影 响,并反过来影响人类的这种活动是否能够持久,才产生可持续发展 这个命题。观察和认识人口问题,必须将其与对人本身的分析相结合。首先,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改进每一个个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水平。“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 个人。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赋予整体的人口分析一个基于个人 理性行为的微观基础,有利于获得更为符合现

2、实的理论概括,从而当 形成政策时,才可能更有针对性、可行性。以人为本是贯穿于新发展观的主线,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归根 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新的发展观必然伴随新的人口理论和实践。在新的发展观下,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人口发展观,要在“五 个统筹”思想指导下,重新审视中国的人口问题。在2020年之前,中国处于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的战略机遇 期,在人口总量矛盾仍然存在的同时,人口年龄结构完成其劳动年龄 比重高的阶段,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老龄化为特征的抚养比上升。 此外,诸如国际产业转移等发展机遇也存在着消失的可能性。如何保 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与资源环 境的协调性如

3、何能够提供这个基础;如何未雨绸缪,迎接老龄化挑战; 如何通过充分就业的实现,挖掘最后的人口红利等等,要求进行国家 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进而提供一个大的政策思路和具体对策体系。(1) 人口数量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口自身 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口数量的峰值 不会超过15亿。相应地,人口老龄化程度却比人们预料的水平高得 多。2003年12月2日在日本召开的“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国际 研讨会上,日本学者Seiritsu Ogura教授指出,20多年前,日本政府 没有理会学者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建议,而今日本陷入老龄化的困 境。到本世纪中叶,日本

4、人口总数将会减少30%。日本关心的是人口 自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的发展既要遵从自然发展规律也要遵从 社会发展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水平并非越低越好。考虑到人 口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权衡继续坚持现行生育政策带来的经济、社 会、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代价,借鉴国际国内的经验教训,我们现在 要对现行生育政策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提出调整和完善的可操作方 案。(2) 人口素质问题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就是提高人口素质。提高 人口素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关键在于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的经济

5、增长举世瞩目,社 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低下,而人的发展更是没有 得到应有的重视。(3) 人口结构问题在1981年我国首次提出中国人口政策时,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偏高问题、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人口分布不合理问题还没有出现 或还不突出,而现在这些人口问题已经开始影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 展,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生产力的顺利发展,影响社会经济的进 步,影响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的人口政策进一步完 善,即在继续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时,将优化人口结构 的问题提到政策层面给予关注和解决。在一个社会中,个人和个人之间、人口和人口之间都是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的。人口老龄化

6、是老年人口增多的过程,表面看是个老年人 口问题,但是每个老年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老年人口的问题解决不 好,同样会牵涉其他年龄组的人口发展。人口的城乡结构事关“三农” 问题,人口的民族结构事关民族团结问题,人口的地区分布关系到西 部大开发问题,人口的阶层结构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问题。2、资源观(1) 坚持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资源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条 件。自然资源的总量相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是无限的,但相对于 定时期的人们来说却又是有限的,这主要是受到人们认识能力、科学 水平和技术手段等的限制。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形成则需要更 为复杂的条件,而绝大部分不可更

7、新资源对于社会的发展又是必不可 少的,因此更应合理开发、节约使用。但千百年来,人们总是认为自 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把人对资源索取的规模、人对自然征 服的程度,看作是社会进步和发达的标志,甚至把生活与生产过程中 的肆意挥霍和浪费当作一种时尚。近一百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 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大规模追加生产要素为显著特征的。这种粗放型、 生产要素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的边际效益已越来越小,但同时却正是对 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低效率利用和高额度浪费,从而使今天的人 类走进了想发展经济、又面临资源短缺、同时又存在大量浪费的怪圈。 因此,我们必须更新发展思路,树立资源有限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利用不

8、能超过它的自然更新程度,要杜绝或尽量减少浪费,从粗放型 转向集约型,从注意数量规模转向注重质量效益。坚持资源的合理开 发、永续利用,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注人新的活力,为明天子孙的发展 提供足够的资源和美好的空间。(2) 资源的时代观资源观以人与自然的认识为基础,随着时代前进。人与自然关系 经历了天命论、决定论、或然论、征服论等多个阶段才进入协调论的 今天。人类也从经济增长时代、发展时代进入可持续发展时代。早期 人类在资源上的社会行为主要是开发利用消耗资源,谋求社会财富总 量的增长。而后,人类注意到了资源的结构性短缺,强调在总量增长的 同时重视结构的调整,形成发展的概念。人类不仅开发利用资源,而且

9、注意到了资源配置。计划和市场等配置资源的机制选择,成为近代的 焦点。现代经济学主要研究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及其配置问题。现代资 源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短缺,环境问题也突显出来,必须保持经济社 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但要求节约利用、 合理配置资源,而且要对资源进行保护建设。对资源保护和更新建设, 就成了可持续发展时代新的特征。(3) 资源的辩证观辩证地看待资源,对于正确地制定资源政策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资源系统是开放的,人类认识、利用资源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因 此资源又具有相对无限的特点。人们既不要单纯持资源有限的看法而 悲观,也不能片面地持无限性的看法盲目乐观。辩证地分析资源

10、保持 谨慎乐观的态度。 要辩证认识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问题。我国“地大物博”。但又“人 多物薄”。我们既要看到宏观资源潜力巨大,以坚定发展的信心;又要清 醒地认识到在微观上人均可利用资源短缺,以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利 用资源的意识。 要辩证认识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不利于开发的保护是无意义的, 不做保护的开发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只能将开发和保护融为一个过程, 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要辩证认识资源的量与质的问题。资源品质既决定于天然秉赋,又 决定于技术经济水平。由于资源优劣差距很大,我们不能像以往简单 地以各类资源总量来反映资源国情,而要以一定技术经济尺度对各类 资源进行标准计量,真正对资源家

11、底心中有数。 要辩证认识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问题。垃圾分类处理利用后是资 源;垃圾资源不经识别、不被利用则为垃圾。应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 的有用性,最大限度地防御和转化资源的有害性,用适宜技术充分开发 其最高价值。(4) 资源的系统观不同资源之间紧密关联。成为资源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 观要求我们不能孤立地只就某个资源来论及资源管理保护。按系统论 基本原理,一方面资源系统自身的动态平衡是维持该系统可持续存在 的基础。另一方面各资源系统之间彼此释放的功能要互相耦合,建立 良性的互馈机制。在人与自然这个巨系统中,人类社会系统对资源环 境系统所施加的影响要适应资源环境自然系统的功能释放、更新与调

12、整的能力;资源环境系统提供给人类社会系统的功能要合于人类社会 维持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这条系统间的功能耦合原理,便是人与自 然关系的协调原则。系统间的功能耦合,系统内的动态平衡,是经济社 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基本的原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 求。(5) 资源的层次观资源系统是可以进行纵横双向划分的矩阵系统,具有重要的层次 性。自然资源既可以横向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 源、物种资源、气候资源等10多种;又可以从纵向按照人类利用的不 同而分为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多个层次。农业社会人对 自然资源的认识仅到物体的程度。工业革命通过机械把物质转化为能 量,利用煤和石油等新

13、能源,把资源利用提高到分子一原子的水平上。 工业社会后期人们开始利用原子能,资源利用提高到了原子核的水平 上。现在新技术革命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达到微电子的程度,计算机 技术使信息资源得到了广泛、深入和高效的利用。我们不仅要注意到 资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要 注意到资源系统利用层次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动态演进。历史证明, 每递进一个资源利用层次必然带来一次资源利用效率的大提高,必然 带来一次资源利用领域的大拓展。(6) 资源的发展观资源的矛盾运动是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当前我国以水、土为核 心的农业资源接近承载力的临界状况,工业必需的多数大宗矿产出现 短缺供不应

14、求。我们是在形势最为严峻的资源基础上,承载着世界上 最多数量的人口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一方面要把资源节约型的国民 经济体系建立起来,在生产中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在生活中勤俭、 适度消费并采取合理的消费结构;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和建 设新的资源。只有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才能真正做 到开源与节流并重,才能促进资源利用层次的深化,进而带来资源利用 效率的提高、资源利用结构的完善和资源利用前景的扩展。这是解决 资源矛盾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时代资源的发展观的根本内容。(7) 资源的开发观资源系统是开放的,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具有互补性和动态交流 的必然要求。地区封锁不利于资源优势

15、互补;部分分割不能动态优化 合理配置资源。西部大开发,要求各种必要生产资源要素向西部大流 动、大集中、大组合。应有开放统一的资源供应系统和需求市场体系 为支撑,有优惠明晰而稳定的政策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推进了世界 资源供应体系和需求市场的开放;不同资源借助于不断扩大的开放日 益发挥互补效应。(8) 资源价值观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包括自然资源本身的存在价 值、社会对自然资源投入形成的经济价值和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决定的 环境价值,三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树立资源价值观念就 是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取消资源一级市场供给的双轨制,推进 资源价格的市场化进程,使资源价格真实反映其价值

16、、稀缺程度和环 境成本,形成资源补偿机制的良性循环。通过价格机制强化社会经济 活动各个环节对资源的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推进废弃物 资源化,使企业主动核算因资源开采、使用、循环利用而发生的环境、 生态及社会成本,在生产中尽可能地节约和循环使用资源,以达到经 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实现循环经济要求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 统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使用 资源的目的。(9) 资源定价制度完善资源定价制度就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建立有利 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日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 和有效保护。首先,要按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正确地处理自然 资源与资源产品,可再生自然资源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水域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之间的差比价关系,完善资源价格体 系,向市场提供准确的价格信号,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