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北环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化学试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837609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北环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常州市北环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常州市北环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常州市北环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化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常州市北环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化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州市北环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北环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化学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常州市北环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表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B加热碳酸氢铵C矿石粉碎 D自行车胎爆裂2物质在下列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电灯发光B镁能在空气中燃烧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3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1:4 B5:4 C. 4:1 D. 5:1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自来水 B液氧 C碳酸饮料 D加热高锰酸钾

2、后残留固体5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C水氢气氧气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6下面氧气的若干种用途中属于支持燃烧的是A氧炔焰B登山C潜水D医疗7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但有剧毒的气体,其密度与空气很接近,难溶于水。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下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法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结束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从铁架台上卸下试管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清洗仪器 撤去酒精灯A B C D9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3、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白雾10.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火焰更旺,则可推断所盛气体依次是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空气、氧气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氧气、空气1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放热B有颜色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 D有沉淀、气体产生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元素符号是AlB水的化学式是HO2C镁的元素符号是mgD铁丝燃烧产物的化学式是CuO13有一瓶工业酒精和食盐水,区别它们最简便的方法是A品尝味道B闻气味C取少量点燃D观察颜色14.下图中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15为了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的

4、葡萄糖含量,要把蔬菜大棚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同时降低氧气含量,应在大棚内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点燃红磷B点燃硫磺 C点燃木炭 D堆放氢氧化钙16常温时打开汽水瓶,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这是因为A温度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 B温度升高,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C压强增大,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 D压强减少,溶解的二氧化碳外逸17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化学物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A用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制作霓虹灯B用氧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用二氧化碳区别水和石灰水 D用葡萄糖给病人补充机体能量18下列现象包含氧化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 B食物腐烂C盐酸滴在大理石上冒气泡

5、 D蔗糖溶解在水中19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大量植树造林 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一次性塑料杯、方便袋的大量使用 禁止使用煤、石油A B C D20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3分)21(6分)在氧气、水、石灰水、空气 几种物质中,用序号填空:具有助燃性的物质是 ,常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是 ,常温下呈气态的是 ,只含一种元素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22(4分)如图:向

6、大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 。23(10分)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符号表达式。(1)红磷燃烧: (2)木炭燃烧: (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4)密闭容器中的甲烷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和氢气: 其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24(5分)用简便的化学方法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无色气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该气体是空气该气体是氧气该气体是二氧化碳25(8分)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

7、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1)物质A、C、D、E分别是什么物质?A_;C_;D_;E_;(2)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中,物质C的作用是 剂;而在暗紫色固体A受热分解的过程中,物质C是 物。(3)写出A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符号表达式:_。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7分)26(14分)下图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A B C D E(1)写出所指仪器的名称: ; ;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晶体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填代号),但是要在 放一团蓬松的棉花,作用是防止 。(3)在O2、CO2中,可以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是 ;可以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是

8、 。(4)实验室用固体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氢气在相同条件下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且难溶于水。则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收集装置可以选用 或 。27(6分)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2)小军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一种溶液,重复实验(1),有倒吸现象,同时液体变浑浊。写出能体现该溶液作用的文字表

9、达式或化学反应式 。小军还发现倒吸的水量未达到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1/5。原因可能是(答一条) 。(3)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28(7分)林林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氮气中燃烧!于是他做起了这个实验: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叫氮化镁的粉末。(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2)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的是 ;(3)这个实验给你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