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已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835188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已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已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已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已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已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已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公司已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32.1.施工升降机应急预案工作流程42.2.施工升降机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4三、应急策划53.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53.2.重大事故(危险)发展过程与分析53.3.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6四、应急准备84.1.机构与职责84.2.应急资源94.3.教育、训练104.4.互相协议10五、施工升降机应急响应105.1.现场应急响应措施105.2.值班人员应急响应措施105.3.全体员工应急响应措施11六、施工升降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16.1.接警与通知116.2.指挥与控制116.3.抢救实施116.4.通讯配合工作116.5.警戒与治安126.6.

2、人群疏散与安置126.7.公共关系126.8.现场急救的原则126.9.现场急救措施126.10.人员自救与救治方法:13七、施工升降机遇风灾事故应急预案147.1.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147.2.风灾事故应急步骤:147.3.人员自救15八、施工升降机遇雷电事故应急预案158.1.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158.2.雷击事故分析158.3.雷电事故应急步骤168.4.人员自救16九、现场恢复17凯旋城1栋、38栋施工升降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市塘厦镇蛟乙塘村,共有高层建筑8栋,标准层层高均为3.0米,其中1栋楼共31层,屋面檐口高度96.00米,屋顶最高处为103.55米;

3、3栋楼共29层,屋面檐口高度87.60米,屋顶最高处为93.15米; 4栋与5栋楼共24层,屋面檐口高度均为73.20米,屋顶最高处为78.95米; 6栋楼共23层,屋面檐口高度70.20米,屋顶最高处为75.95米;7栋楼共31层,屋面檐口高度96.00米,屋顶最高处为101.55米;8栋楼共26层,屋面檐口高度78.00米,屋顶最高处为83.55米。1栋、38栋每栋均设有专用施工升降机。为了保证施工生产安全,针对施工升降机机械的生产安全使用事项,制定专项的施工升降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详细编制完整后,上报公司审核。然后再上报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审批,符合要求后进行实施。二、应急预案的方

4、针与原则为更好地适应建筑相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表达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2.1.施工升降机应急预案工作流程施工升降机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详见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施工升降机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

5、编制如下:2.2.施工升降机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施工升降机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详见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施工升降机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编制如下:三、应急策划3.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经常性的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3.2.重大事故(危险)发展过程与分析3.2.1.提升架作业中突然安全装置失控,发生断绳、冲顶,或违反安全规程操作,造成安全事故(如倾倒、高处坠落);3.2.2.搭、拆作业发生人员高处坠落伤

6、亡事故。3.2.3.施工操作失误或失灵。3.2.4.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强风、强降雨、暴风雪等)对设施的严重损坏。3.2.5.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3.2.6.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3.3.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与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地减少国家财产和经济的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3.3.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与风险分析根据本工程特点,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

7、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施工升降机倾覆、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等。在工地已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施工升降机安拆使用的应急方案,具体如下:假设施工升降机基础坍塌时可能倾翻;假设施工升降机安全装置失灵:假设施工升降机司机违章作业造成安全事故。3.3.2.突发事件与风险预防措施3.3.2.1.安装施工中的安全措施井架安装作业下方10m 围应设置警戒和危险标志,禁止行人通过。参加安装作业人员和指挥人员,必须持架设登高井架安装专项作业证上岗,每天早上应量血压,身体不适高处作业人员不准登高作业。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安全鞋,系安全带,配工具

8、袋。遇有五级大风与其以上或大雨、雷雨或台风,必须停止高处作业。架设前应先检查杆件、配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虚焊或焊缝脱焊、裂缝、变形等,不准使用。3.3.2.2.拆除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做好安全、文明生产。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六大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 登高必须正确系好安全带,站人跳板使用前应严格检查,要有一定的刚度,铺设要平稳。 严禁高空抛物,不允许将拆除的零件向下丢抛,尤其是钢丝绳,应吊好麻绳后缓缓放下,防止绳尾甩开打人。 作业时应注意力集中,相关人员互相照应,拆除现场应当由1人统一指挥。作业区应设明显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

9、入。 当风速超10m/s和下雨天一般不宜拆除作业。 拆除工作开始前,应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议,做到人员职责明确。3.3.2.3.施工升降机安全使用与保养技术措施应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在使用本升降机之前必须经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本升降机的主要性能和各零部件的功能与基本操作技能。并重视以下基本要求,以确保操作使用的安全有效。 开机运行前必须检查确认本机各零部件与其功能的齐全、完整。物料在吊篮均匀分布,不得超出吊篮。当长料在吊篮中立放时,采取防滚落措施;散料应装箱或装笼。严禁超载使用。严禁人员攀登、穿越施工升降机架体和乘吊

10、篮上下。施工升降机在多工种、多楼层同时使用时,专设指挥人员,信号不清不得开机。作业中不论任何人发出紧急停车信号,应立即执行。闭合主电源前或作业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开关扳回零位。在重新恢复作业前,应在确认施工升降机动作正常后方可继续使用; 发现安全装置失灵时,应立即停机修复。 使用中要经常检查钢丝绳、滑轮工作情况。发现磨损严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与时更换。 施工升降机司机按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对施工升降机各润滑部位,进行注油润滑; 升降机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检修。不得带病运行。维修保养时,将所有控制开关扳到零位,切断主电源,并在闸箱处挂“禁止合闸”标志,必要

11、时设专人监护; 施工升降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得进行保养、维修,排除故障应在停机后进行; 更换零部件时,零部件必须与原部件的材质性能相同,并应符合设计与制造标准;维修主要结构所用焊条与焊缝质量,均应符合原设计要求; 每班运转完毕后,升降机吊笼应停靠在底层,关闭吊笼门与井架入口安全门并切断总电源,锁好闸箱。3.3.2.4.施工升降机安全防护措施井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高度在1015m设一组缆风绳,每增高10m加设一组,每组四根,临近建筑物或脚手架一侧采取拉结措施。缆风绳采用直径12.5mm的钢丝绳,并按规定埋设地锚。严禁捆绑在树木、电线杆等物体上,严禁用别杠调节钢丝绳长度。 井架首层进料口一侧

12、应搭设长度2m的防护棚,另三个侧面必须采取封闭措施,每层卸料平台应有防护门,两侧绑两道护身栏杆,并设挡脚板。 井架吊盘出入口均设安全门,两侧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吊盘定位托杠必须采用定型装置,吊盘运行中不准乘人。 井架的导向滑轮必须单独设置牢固地锚,不得捆绑在脚手架上。导向滑轮至卷扬机卷筒的钢丝绳,凡经通道处应予以遮护。 井架天轮与最高一层上料平台的垂直距离6m,必须设置超高限位装置,使吊盘上升最高位置与天轮间的垂直距离2m。 井架搭设完毕,应进行空栽与重载试运行,运转正常,安全装置可靠,经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应急准备4.1.机构与职责4.1.1.应急机构一旦发生施工升降机安全事

13、故,项目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理,成立现场应急领导小组。职责:研究、审批抢险方案;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与时发布现场信息。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与其人员组成应急小组组长: 宋志凌 _应急小组副组长: 玉龙 _下设配合组:通讯联络组 组长: 帮华 _技术支持组 组长: 湘云 _抢险抢修组 组长: 罗先领 _医疗救护组 组长: 胡军强 _后勤保障组 组长: 程 辉 _4.1.2.应急组织的职责与分工4.1.2.1.组长职责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

14、控制;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与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作出安排;在场(设施)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在紧急状态完毕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4.1.2.2.副组长职责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安排寻找受伤者与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4.1.2.3.技术支持组职责提出抢险抢修与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4.2.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应急物资主要有:4.2.1.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