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2春《刑法》总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6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349799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22春《刑法》总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6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南大学22春《刑法》总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6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南大学22春《刑法》总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6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南大学22春《刑法》总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6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南大学22春《刑法》总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6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22春《刑法》总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22春《刑法》总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56(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大学22春刑法总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1.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在效力方面的关系如何?( ) A有意思表示,法律行为方可有效 B法律行为的效力取决于意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在效力方面的关系如何?()A有意思表示,法律行为方可有效B法律行为的效力取决于意思表示的合法性C效果意思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内容和范围D意思表示的瑕疵,能够决定法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ACD提示 本题考查的是法律行为的效力与意思表示的关系 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不可缺少,没有意思表示,就谈不上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瑕疵能够决定法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所以,A、D项正确。效果意思就是欲发生一定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是意思表示的重要组成

2、部分,所以它决定着法律行为效力的内容和范围,C项正确。对于B项,法律行为的效力受意思表示影响,但是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中还往往包括一些事实要素,所以,B项这种说法就失之于片面了。 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 B国家审计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法律实施的合法性的监督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撤销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A中国人民攻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组织,并不是国家机关。3. 南极条约

3、对南极地位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南极条约对南极地位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法律上的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洲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海域。南极洲在18世纪被发现后,一些国家先后对其某些部分提出领土主张。这些领土主张彼此存在相互重叠,引起有关国家之间的冲突,并且遭到其他一些国家的反对。为协调各国利益,1959年,当时进行南极活动的12个主要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该条约于1961年生效。此后,各国就保护南极动植物、保护海豹、保护生物资源及保护环境等问题相继缔结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南极条约体系,规范各国在南极的活动。根据这些条约,目前南极的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南极只用

4、于和平目的。在南极地区,禁止建立军事设施、进行军事演习和武器试验,禁止核爆炸和放置核废料。但是为科学研究或其他和平目的使用军事人员和军事设施不被禁止。 (2) 科学考察自由和科学合作。任何国家都有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同时各国应促进考察计划、人员和成果的交换和交流。 (3) 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包括对南极领土不得提出新的或扩大现有要求;南极条约不构成对任何现有的对南极领土主张的支持或否定;条约有效期间进行的任何活动也不构成主张支持或否定南极领土要求的基础。 (4) 维持南极地区水域的公海制度。任何国家在南极地区根据国际法享有的对公海的权利不受损害或影响。 (5) 保护南极环境与资源。在南

5、极进行的任何活动不得破坏南极的生态或环境。 (6) 建立南极协商会议。南极协商会议由南极条约原始缔约国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加入国组成,一般要求该国在南极建立了常年考察站。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交换有关情报,专门讨论有关南极的共同利益问题,以及向各国政府提出促进南极条约原则和宗旨的相关措施。 4. 犯投降罪被判处死刑的条件是( )A.出卖战友B.泄漏国家军事机密C.投降后为敌人效劳D.资助敌人参考答案:C5. 行政复议是具有行政内部监督属性的行为,也是一种具有司法性的活动。( )行政复议是具有行政内部监督属性的行为,也是一种具有司法性的活动。( )参考答案:6. 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

6、正确的?A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无须遵循程序性要求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无须遵循程序性要求B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C执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D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正确答案:D7. 甲某将乙某(女)强奸后刚刚离去。乙某坐地哭泣时,恰逢丙某路过,问乙某为何而哭泣,乙某将刚才被强奸一事相告。丙某顿起歹念,也将乙强奸。强奸完毕,丙某还以借用为由,将乙某的手机拿走。对于此案,下列

7、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甲某和丙某构成强奸共犯B.丙某具有轮奸情节C.丙某构成诈骗罪和强奸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D.丙某构成抢劫罪和强奸罪,应当数罪并罚参考答案:ABC8. 甲患有梦游症。一天夜里在梦游时将同宿舍里的乙杀死,甲早上醒来后见状大惊,随即报案。甲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罪B.是受到精神强制下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C.过于致人死亡罪D.是睡梦中无意识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参考答案:D9. 秦朝可以提出乞鞫的有( )A. 当事人B. 第三人C. 官府D. 主审官秦朝可以提出乞鞫的有( )A. 当事人B. 第三人C. 官府D. 主审官正确答案:AB10. 在经济法主体结构体系中的决策主

8、体,主要是指( ) A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地方权力机关 C国家各级权力机在经济法主体结构体系中的决策主体,主要是指()A国家最高权力机关B地方权力机关C国家各级权力机关D企业的决策机关C经济法的决策主体,是指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决策权的社会实体,主要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1. ( )是行政合同。 A某行政机关依职权与农民签订的粮食订购合同 B某行政机关为置办公用品与公司签订的合()是行政合同。A某行政机关依职权与农民签订的粮食订购合同B某行政机关为置办公用品与公司签订的合同C某行政机关就办公用房租赁问题与其他行政机关签订的合同D某行政机关为工作人员利益与

9、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ABCD三项是民事合同。12. 虐待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主体为特殊主体B.主体为一般主体C.主观方面为故意D.客观表现为经常性的对被害人进行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与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参考答案:ACD13.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地包括( )A.犯罪行为地B.犯罪结果地C.罪犯住所地D.罪犯被捕地参考答案:AB14. 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 )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A

10、根据刑法第6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第11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本题中所说的某外国商人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由此可知,本题的答案是A。15.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和分类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和分类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民事诉讼法第63条所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等。 在证据理论上按照不同的标准将证据分为不同的类

11、型。如,本证与反证,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等等。 16. 试述理论界关于犯罪客体概念的争论。试述理论界关于犯罪客体概念的争论。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所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近些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学者对通说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主要有社会利益说、社会关系与生产力说、犯罪对象说、法益说等。17. 对于宣告死亡说法正确的是( )。 A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不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B申对于宣告死亡说法正确的是()。A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不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B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中,配偶为第一顺序C申请撤销

12、死亡宣告的利害关系人顺序不受限制D宣告失踪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C本题考查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宣告失踪并非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可以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也没有顺序限制。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则受到法律规定的顺序限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亦可以申请宣告死亡。但是在申请撤销死亡宣告时无顺序限制。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 )A.假想防卫B.事前防卫C.互相斗殴D.事后防卫参考答案:ABCD19. 简述法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简述法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律现象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法的一切部门

13、和法律运行的全部过程。 首先,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再到法律责任的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 其次,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一切部门。 再次,权利和义务通贯法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法的运作以立法为起点,以执法、守法、司法、法制监督为主要环节。 最后,权利和义务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权利、义务是法的价值得以实现的方式,正是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宣告与落实,统治阶级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变为国家和法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并借助于国家权威和法律程序而实现。 正因为如此,许多法学家认为,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法学的基本(基石)范畴,并进而主张法学应是权

14、利义务之学,应以权利和义务为基本(基石)范畴建构当代中国的法学理论体系。 20.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的时效期为(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的时效期为()。A1年B2年C3年D4年C21.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错误22. 关于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说法正确的有( )A.主体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直接责任人员B.主观上是过失C.客观上行为人明知校舍或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不及时报告也不采取措施D.客体是公共的安全参考答案:ABCD23. 以下关于债务承担合同生效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合同由债务人与承担人订立,自债权人同意时生效以下关于债务承担合同生效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合同由债务人与承担人订立,自债权人同意时生效B若该合同由债务人与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