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探索规律_西师大版(2018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33064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探索规律_西师大版(2018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探索规律_西师大版(2018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探索规律_西师大版(2018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探索规律_西师大版(2018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探索规律_西师大版(2018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探索规律_西师大版(2018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时 探索规律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

2、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学内容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教材49-50页 探索规律 练习十二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

3、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学提示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简单排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相邻两数乘相等的倍数关系。例1:数字由小变大,并且每相邻两数成一定的倍数关系,求大数时,用前面的数乘它

4、们之间的倍数,就等于后面的数。例2:由大变小,求小数时除以他们之间的倍数,就是后面的数。教学时,先复习旧知识,再与新知识对比,找出变化,发现新规律,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发现规律,体验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发现数的排列规律。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及推理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发现数的排列规律。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答题纸、小白板一张、小圆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

5、学们观察下面的图形和数字看有什么规律,把下一个图形和数字填上并和大家说说其中的规律?课件出示。(1) 。(2) 。(3)生:观察课件出示的题目,思考有什么规律,在答题纸上独自完成。组内交流,组长在小白板上写出结果,以便班内展示。指名小组汇报,生:小白板展示组内交流的结果,第一组画,第二组画,第三组上边的数是下边两个数的和8 10 10 12。师:同学们找出来这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发现些规律。(板书:探索规律)设计意图:复习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二)探索新知1. 议一议,填一填(1)师:课件出示教材“议一议,填一填(

6、1)”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每个图形中有几个小正方形?生:数一数,回答有3、6、12、24。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算一算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提示: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意见。生:我发现数字的排列是由小到大。生:第2组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是第1组的2倍,第3组是第2组的2倍,。生:32=6 62=12 122=24 。生: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2倍的关系。2. 议一议,填一填(2)师:课件出示教材“议一议,填一填(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每个图形中有几个小正方形?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算一算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提示: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生:独立思考,组

7、内交流意见。师:指名班内交流。生:我发现数字的排列是由大到小。生:第1组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是第2组的2倍,第2组是第3组的2倍,。生:162=8 82=4 42=2 。生: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2倍的关系。3.试一试师:出示教材49页“试一试”引导学生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生: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意见。生:班内汇报,交流并说说有什么规律。生: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3倍,第四个数是第五个数的3倍。生:根据题意的倍数关系,第二个数应该是第三个数的3倍。生:括号内填9。师:小结,大数=前面的数倍数 小数=前面的数倍数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议一议,使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对规

8、律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三)巩固练习1. 49页第一个试一试。引导学生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找出规律后在填数。2.完成49页课堂活动。先独立写出一组数,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写数的规律。3.完成50页练习十二。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并说一说找到的规律。答案:1. 80 2. 略 练习十二答案:1. (1)375 (2)63 (3)画一个三角,画16个三角。(2)(1)12 (2)20 (3) 3. (1)略 答案不唯一 4. 略 思考题:6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独立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四)达标反馈1. 36、30、24、( )

9、12、62. 3、6、9、( )15、183. 144、72、36、( )、( )4.写出4个数,使后一个是前一个数的4倍。答案:1. 18 2. 12 3. 18 9 4.略(五)课堂小结师:通过我们这一节课的观察与发现,你找到了什么规律?生:,大数=前面的数倍数 小数=前面的数倍数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同学们找规律的过程,提高学生发现规律的技巧。和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六)布置作业1. 4、7、10、( )、( )2. 2、4、7、11、( )、( )3. 4、8、16、( )、( )4. 128、64、32、( )、( )5. 想一想,填一填261843682472答案:1. 13 16 2. 16 22 3. 32 64 4. 16 8 5. 12板书设计 探索规律大数=前面的数倍数 小数=前面的数倍数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组内合作,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发展。活动中教师只作为一个指导者,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规律,加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