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说课稿(集合15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2711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6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说课稿(集合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教师说课稿(集合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教师说课稿(集合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教师说课稿(集合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教师说课稿(集合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说课稿(集合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说课稿(集合15篇)(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说课稿(集合15篇) 教师说课稿1(2722字)一、教材分析东南西北,是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册方位认识的第2课时。初听这个课题让人感觉是自然课的知识,同时它也是语文课的一个教学内容,如今它成为了小学实验教材中一个新增的知识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日常生活以及自然课上的知识积累,对于东南西北有较为感性的经验认识,但是对于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为日后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做好铺垫。“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因此从小学会正确地辨别方向,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人的发展

2、是十分必要的。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1学会识别东南西北4个方向,能够用东南西北来描述地图上物体所在方位。2能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能进行简单的路线描绘,感受“东南西北”方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与良好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辨认方向的方法,能在实际生活环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难点: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能进行简单的路线描绘,感受“东南西北”方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二、教学策略针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本节课我以开放式教学为主

3、,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一个引导着、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设置为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把静态讲授的转变为动态体验的过程。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比较、讨论、小组合作、交流互动、媒体演示等环节,做到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趣味性,以这样的方式构建新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一年的学习,能够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为本课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方位的认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

4、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们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无疑是重要的方法之一。(3)重视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沟通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同知识点学生在其它学科如语文、自然课中已经有过方向学习的经验积累,例如:语文实验教材第三册中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学生已经知道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通过积雪的融化、北斗星的位置来判断方位,把这些不同源自学科的知识加以整合,有利于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导入新课,被皇后驱赶到森林的白雪公主迷

5、了路,引导学生说出“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简单交流辨别方向的小常识,通过地图的展示,明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指向标,唤醒认识中经验积累的那部分,以此作为教学重点突破的一根拐杖。(二)探究新知1辨别相对位置在初步建立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的基础上设计了同桌互相问答的方式,根据所给的方向找到相应的物体或者给定物体找出相对应的方位,例如“火车站东面是什么地方?飞机场在餐厅的哪个方向?”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要求学生边指方向边说,动作配合语言,更有助于记忆。再把问题放到相对复杂的方向情景图中,观察以火车站为中心,它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分别是哪些地方。这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四个方向,也让学生充分

6、感知参照物的不同,所对应的东南西北也有所不同。2描绘路线在熟悉四个方向的基础上紧锣密鼓的学习路线的描绘,要求学生能直观的识别简单的地图,并且为接下来的线路设计做好铺垫,提出问题“小猴从地铁站出发,朝北走1个单位长度(也就是1格),再朝西走2个单位长度,再朝北走2个单位长度,再朝东走1个单位长度,说出它最后到达的地方。”请学生在观察、辨别、讨论后得出结果,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培养了互相倾听学习的好习惯。3设计线路本节课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知识,比如说地图上的方向的规定,我使用了较为直接的讲授法。但在设计路线这一环节中,特别是“小猴和小猪从停车场出来,想去餐厅,该怎样走”的设计活动中,更注重的

7、是学生的实践性、创新性学习,鼓励学生寻找多条路线,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再进一步从实际角度出发让学生比较各线路,可以列式计算所经过的单位长度(1+4+1=6)从而得到最为合理(即最近)的线路设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人文拓展从古到今,人们对于方位的认识一直在发展,工具的使用也在不断的更替,尤其是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诞生,使人们对于方位的准确认识更上了一个台阶,因此将思南、指南针、罗盘这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工具介绍给学生,不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也让他们了解了人类智慧的发展与学习数学的价值,更潜

8、移默化的传递了国人对于四大发明的自豪与骄傲。(四)实践应用生活是数学的源头,引导学生回到熟悉的生活中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乐趣。基于这一理念,在课的结尾我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去辨认方向。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是一张浦东新区的地图,下课后试着在度图上找到我们的学校,再认一认你的家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看看从你家到学校可以怎么走?”不急于让学生找出答案,而是将课堂延伸到35分钟之外,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给他们更广阔的平台。教师说课稿2(2309字)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学三年级的体育游戏小精灵学本领,是本单

9、元的第一课(一) 指导思想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五个领域目标为依据,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协作,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热烈的氛围中,提高技能与体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二)教材的选择与学情分析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选择了以身体健康目标为主的游戏活动。本课通过教师适当的点拨,使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通过在反复的游戏活动中,主动探索并初步掌握浅易的生活知识和学习简单的动作技能,寓学习于游戏活动之中,寓乐于教学之中,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素质,提高身体素质。让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健康活泼的小精灵。(三)

10、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充分发挥小朋友的想象能力。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走、跑、跳。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刻苦锻炼及集体协作等思想品质。(四)组织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接受性强,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情引趣学习新知发展个性寓教于乐恢复调整,四个阶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引起思维与探索的兴趣,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本课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个性得以展示,情绪得到宣泄,合作得到加强,身心得到发展,在培养爱心的同时,也就提高了相互关注与合作的能力与意识。重点 :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发展身体素质难点 :小组积极合作、

11、讨论,总结参与游戏经验。(五) 教法与学法教师主要采用故事导入、讲解示范,通过情景的创设,来调动学生浓厚的练习兴趣,来达到激发参与、传授技能、提高体能、培养爱心的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为学生提供自主练习、协作练习的时间与空间。(六)场地器材操场一片 体操凳三个 海绵垫三个 跨栏架三个 三个纯净水瓶(装满水)(七) 教学程序(一)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将小朋友分成三横排,面向老师。(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任务及要求;(3)安排见习生,并让见习的小朋友作为裁判,参与到本课的活动当中。(二)准备部分:(1)慢跑

12、三年级的小朋友也许对慢跑的作用还不是很了解,我告诉他们:慢跑是为了活动大家的小肌肉,不让他受伤。我问大家要是受伤了会怎么样啊?小朋友争抢着回答。有小朋友说疼,有的说长不了大个子,有的说要住院。我对小朋友的回答大加赞赏。同时告诉他们有什么不舒服的一定要告诉我。这样能帮助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然后带领小朋友围绕操场慢跑1圈 ,预热身体。(2) 徒手操部分 让小朋友联想生活中小动物,教大家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青蛙游泳 小朋友学习青蛙划水动作活动上肢。小兔跳跳 让小朋友模仿小兔子跳。活动下肢和脚踝。小螃蟹过马路 小朋友们螃蟹是怎么走的? 螃蟹是横着走的,所以也让小朋友半屈膝学螃蟹横着走。(三)基本部分:

13、课的开始给学生讲一个故事:一个快乐的小精灵被怪物格格乌抓走了,他的好伙伴准备救他,可是怪物太强大了,所以大家开始练本领。大家辛苦的练本领,一起努力,终于救出了他。同学门想不想像小精灵一样学本领啊?小朋友们兴趣高涨都想像小精灵一样学本领。本课用分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一组小精灵能学到真本领:首先让小朋友分成三组过独木桥(体操凳)上面走过,再跨越大河(跳过垫子),穿越丛林(10米快速跑),穿过隧道(从跨栏架底下穿过),举起巨石(一大瓶2.5l纯净水),要求小朋友把巨石高举两次,放下后再快速返回,与下一位同学击掌后回到队尾。分别练习学生的平衡、跳跃、速度、柔韧、力量、耐力。游戏的开始,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

14、学习本领,鼓励每组小朋友相互商量怎样才能顺利通过。最后开始小组比赛。看哪个队完成的失误少、速度快,哪个队就是最快学到真本领的小精灵队。比赛的时候,场上的小朋友紧张的比赛,场下的同学们欢呼雀跃为同伴加油。比赛结束对表扬获胜的队,鼓励暂时落后的队,让大家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再一争胜负。这样,胜利的队即不会太大意,防止被其他队超过;失败的队也不会丧失积极性。我想会在课后相互的讲自己的经验,相互总结经验。在本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活动气氛浓厚。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本课,也完成了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难点。(四)结束部分:每个小朋友不仅仅是小精灵,还是小蝴蝶,在蝴蝶的轻轻飞舞中作放松活动。在集合队伍后,我们大家

15、一起模仿小蝴蝶飞舞,放松身体,平静呼吸。再模仿电视中武林人一样调息身体。(八) 预计效果与负荷通过课的周密计划,采用合理的教法和手段。85%以上的学生应能较好地掌握动作,全面完成教学任务。预计最高心率可达到140150次分,密度约50%,中等偏上强度。教师说课稿3(1977字)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两部分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一、说教材1.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注重“双基”的三维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