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8249892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因为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人的惯性 B系好安全带可增加人的惯性 C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2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行驶的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计时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10s时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加速度约为 A/s2 B/s2 C/

2、s2 D6.0ms/23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3 B1625 C23 D1694小明到两商场选购商品,发现两商场自动扶梯倾斜度一样,但坡面不同,如图,小明站在自动扶梯上随扶梯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已知小明体重G,鞋底与扶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扶梯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小明在两自动扶梯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扶梯对小明的支持力分别为FN甲、FN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四甲方甲是 Af甲= f乙=Gcos BFN甲= FN乙=Gcos CFN

3、甲=G FN乙= Gcos Df甲=Gsin f乙=0mM5.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图,已知Mm,第一次用水平力F由左向右推M,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F由右向左推m,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2,则: AF1 F2 BF1 = F2 CF1 F2 D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变大),另一端不动,如图4所示,随角增大的过

4、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所受压力逐渐增大 B、木板所受压力逐渐减小C、铁块所受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铁块所受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7物体受三个力作用,下列各组力中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3N、6N、10N B3N、6N、8NC4N、5N、9N D1N 、3N、5N8如图,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一端靠着处于自然长度的弹簧,现对物体施 加一个水平恒力F,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这一过程中FA A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A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A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当物体A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9、如图是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该质点运动情况v/ (m/s

5、)t/s125120334 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质点在0到2s内向正方向运动,在4到5s内 向负方向运动 B该质点在0到2s内向正方向作匀加速运动,加速 度的大小为1.5m/s2 C质点在5s末回到出发点 D质点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s10乘坐电梯的人,在电梯启动和即将停止时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感,其实这是由于人 体超重和失重造成的超重和失重时,人体的内脏器官在身体内的位置相对正常状态发 生了一些轻微的上移或下移,这种“五脏挪位”,才是使人产生不舒服感的原因。关于“五 脏挪位”跟电梯的运动情况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当电梯向上加速运动时,人的内脏相对人体会下移从而会有不舒服感 B当电梯向上减速运

6、动时,人的内脏相对人体会下移从而会有不舒服感 C当电梯向下加速运动时,人的内脏相对人体会上移从而会有不舒服感 D当电梯向下减速运动时,人的内脏相对人体会上移从而会有不舒服感 vBAtt1t2011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向某方向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A在0 t1时间内A运动比B快B在0 t1 时间内A的速度变化比B快C在t2时刻B追上AD在0 t2时间内,A的位移比B大,且在t2时刻A、B间距离最大第卷(非选择题 共65分)三、本题共2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2(8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P点,如图。用A、B两弹簧测力计将橡

7、皮条的另一端拉至O点,记录两分力的 和 ,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 _(只须读到N)。接下来,为了测出这两分力的合力,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沿PO方向拉伸橡皮条,使橡皮条的长度 PO(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记录下该力的大小和方向。图为另一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画出的两个分力F1、F2的图示,请在图中作出这两个分力的合力F合(保留作图痕迹),并在图中空格处填写F合的大小。NOBAPF1F2O1NF合= N13(12分)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本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已知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

8、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2)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 (选填“小”或“大”)得多。F/Na/ (m/s2)0.40.60.81.000.10.20.30.40.5(3)改变砂和砂桶质量,重新测出对应的加速度,多次测量后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小车质量保持不变)。F/Na/(ms-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像;由图像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四、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8分) 某学习小组为了测出某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

9、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2.6s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g取10m/s2)估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考虑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用一定的时间,估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3060ABC15(10分)用细绳AC和BC吊一重物,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60,如图,已知:物体重力为100N,求:绳AC的弹力;绳BC的弹力。V/ (m/s)10t/s2465016(15分)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g取10m/s2,求: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水平推力F的大小;在06s内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考试测试题参考答案1C

10、2A 3B 4C 5C 6BD 7BC 8CD 9BD 10AC 11ABD12、大小 方向 2.5 等于(各1分) 作图(2分) 合力2.32.8N(2分)13、交流 0.1 (各2分) 小(2分) 作图 (3分) 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1分)14、 (8分)= (6分) 偏大 (2分) 15. (10分) AC绳的弹力:F1=Gcos300=(5分)BC绳的弹力:F2=Gsin300=50N (5分)16(15分)由题意可知:物体在46s内受力如图所示,F合=FF=fN=m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加速度a=g (2分)又由v-t图像可知:物体在46s内加速度a1=5m/s2 (2分)所以g=5m/s2,可得: (1分) 由v-t图像可知:物体在04s内加速度:a2=/s2 (2分)又由题意可知:物体在04s内受力如图所示,F合=F-FF=F-mg=ma (2分) F=mg+ma,代入数据得:F=15N (2分)物体在06s内的位移大小在数值上为图像和时间轴包围的面积,x=610m =30m (2分)平均速度=5m/ s(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