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基础复习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823953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基础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基础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基础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基础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基础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基础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基础复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复习题域城镇中心校 丁辉 一、画出下列光线穿过玻璃后的情况二、 补充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三、 根据入射光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变化判断透镜类型判断:1、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一定是汇聚的 ( )2、一束光经过凹透镜后一定是发散的 ( )3、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 )4、一束光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比原来的光束发散一些 ( )四、透镜的折光本领与 和有关。焦距越短,透镜的折光本领越 ,即凹透镜焦距越短,光线越 ,凸透镜焦距越短,光线越 。五、将一束平行光透过凹透镜照射到右方的屏幕上,屏幕上发亮的区域画出来。若将凹透镜向左移动,屏幕上的发亮的区域会 (扩大或缩小),亮

2、度会 (增加或减弱)。一、 成像图的绘制,虚像和实像。1、实像是由 光线会聚而成, 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光线的 会聚而成, 呈现在光屏上。2、若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或中间,光屏上 (能或不能)得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 。二、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三心共轴是指 ,两面平行是指 ,三心共轴和两面平行是为了使 。2、光屏上的像是 的,因此烛焰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 移动,烛焰向左移动则像向 移动。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蜡烛放在距离透镜35cm处时,光屏上的像是 、 、 ,此时光屏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范围是 。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若想得到清晰地像,光屏应该

3、向 的方向移动,若要得到等大的像,蜡烛应放在距离凸透镜 cm处,此时光屏和凸透镜的距离是 cm。将蜡烛继续向凸透镜移动,会发现光屏上的像越来越 ,且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来越 。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得到 、 ,且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范围是 。当蜡烛距离凸透镜5cm时,成 、 、 ,此时光屏上 (有或没有)像,若要观察,应在 的一侧透过透镜观察。4、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物距用u表示,像距用v表示,凸透镜的焦距用f表示,则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1) 当u2f时, v ,成 。(2) 当u=2f时,v ,成 。(3) 当fu 2f时,v ,成 。(4) 当u2f时,成 。5、凸透镜成像动态特点

4、:(1)物体沿主轴移动时,物像移动方向 (相同或不同)。物体垂直于主轴移动时,实像物像移动方向 (相同或相反),虚像物像移动方向 (相同或相反)。6、口诀: 一倍焦距分 ,二倍焦距分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走;实像总是 ,物近像 像变 。虚像总是 ,物近像 像变 。 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且物体越近像越小.7、常考题型(1)根据成像特点判断虚实和透镜类型。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正立的一定是虚像。若成倒立的像或者正立且放大的像则为凸透镜,若成正立且缩小的像则为凹透镜 。例:如图16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

5、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2)已知焦距,根据物距或像距判断成像。例:f=8cm,若u=5cm,成 ,u=15cm时,成 ,u=16cm时,成 ,当u=25cm时,成 。若f=10cm,当v=15cm时,成 ,v=20时,成 ,v=25时,成 。(3)求焦距题 .单条件求焦距范围例1:当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则 f ,若成倒立等大的像则f= ,若成倒立放大的像则 f

6、 ,若成正立放大的像则f例2:当v=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则 f ,若成倒立等大的像则f= ,若成倒立放大的像则f 。.双条件求焦距范围例1:当物距等于10cm和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是 ,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焦距范围是 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焦距范围是 。 例2:当像距等于20cm和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是 ,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焦距范围是 例3:若物距等于30cm,像距等于2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是 。若物距等于10cm,像距等于3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焦距范围是 。(5) 物像互换位置例: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得到一个倒

7、立放大的实像,若将蜡烛光屏互换,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 的像。(6) 方向题蜡烛的像呈在光屏的左上方,若要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则蜡烛向 移动,或者凸透镜向 移动,或光屏向移动。(7) 焦距变化题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凹透镜只成正立缩小的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大。物距不变,焦距变短,相当于物体 (靠近或者远离)凸透镜,则成实像时,像变 (大或小),成虚像时,像变 (大或小)。物距不变,焦距变短,相当于物体 (靠近或者远离)凹透镜,成虚像,像变 (大或小)。一、 照相机 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像呈在相机里面的 上,并且所成的像是 、 、 像, 到 的距离相当于物距, 到

8、距离相当于像距,照相机成像原理是物距 ,物体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且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必须在 和 之间,才成像清晰。如果拍出来的照片上的人像不全,说明像 (大于或者小于)底片的面积,此时应当 (增大或减小)相机到人的距离,相当于 (增大或减小)物距,同时要适当 (增大或减小)像距,即镜头 (前伸或后缩)。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 像变 的规律,若物距不变,焦距变小,相当于物体 凸透镜,成像变 。例:小东和小华用同样的相机对着瀑布拍照,照片如下,可以看出 的照片更大,如果小东小华使用的相机是同一种不可变焦相机, 离瀑布更远;若两人使用同一种可变焦距相机且在同一位置拍摄的照片, 使用的镜头焦距更大 二

9、、 投影仪装置自下而上相当于物体, 相当于镜头,平面镜的作用是 。 到 的距离相当于物距, 到 的距离相当于像距,投影仪的原理是物距 ,成 、 像,且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影片和屏幕是固定的,可调节的是投影机和镜头。例:小明放映幻灯片时,发现影像超出屏幕很多,他应该使投影仪 (远离或靠近)屏幕,相当于 (增大或减小) (物距或像距),同时调节镜头,使镜头 (靠近或远离)投影片。三、 放大镜透过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是 、 、 像,条件是物距 ,虚像遵循物近像 像变 的规律。例:小东用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地球仪,发现像是正立的像,稍微远离地图时,发现成像变 (大或小),当继续远离,发现像变成 (正立或倒

10、立,放大或缩小)的像,当到达比较远的位置,像变成 (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像。四、 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 相当于物体,与物镜的距离很近在 ,因此成 、 、 像,目镜相当于 ,将来自物镜的像进一步放大。2、望远镜 相当于物体,与物镜的距离很远,因此成 、 、 像,物镜的作用不是放大而是将遥远的天体呈现在眼前,缩短距离,便于观察。目镜的作用是将来自物镜的像 。五、 眼睛和眼镜1、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位置固定,睫状体可以通过调节其曲度改变焦距; 相当于光屏,位置固定不动,呈接实像。看远处物体正常眼近视眼 远处射来的光相当于平行光,正常眼看远处物体,睫状体(收缩或放松),使晶状体曲度 (增大或

11、减小),焦距,对光的会聚能力 (增强或减弱),使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看近处物体正常,看远处物体不清楚。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处在 (收缩或放松)状态,晶状体曲度 (过大或过小),聚光能力 (过强或过弱),使光线 (提前或者延后)会聚在视网膜 (前面或后面)。近视眼原因是晶状体聚光能力 (太强或太弱)或者眼球前后径太长所致,也因此应该佩戴 (凸透镜或凹透镜)。看近处物体正常眼远视眼 1、正常眼看近处物体,睫状体 ,晶状体曲度 ,焦距 ,聚光能力 ,使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处于 状态,晶状体曲度 ,焦距 ,聚光能力 ,是像呈在视网膜 。 远视眼形成原因是由于晶状体聚光能力 (太强或太弱),或眼球前后径 所致,应该佩戴 (凸透镜或凹透镜)。3、近视远视模拟实验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 ,光屏相当于 ,模拟近视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