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 (4)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8193230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教案) (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教案) (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教案) (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教案) (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七年级教学形式教 师罗兴单 位宣汉县南桥初级中学课题名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情分析1.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宜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与体验入手,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2.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3.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模仿相结合,以增强全员参与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4、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教学目标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二、板书课题,作者。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1.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五、整体感知。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

3、、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2.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3.体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1.小组讨论:乐园中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包括哪几方面?(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2.延伸:利用多媒体展示:(1)有关百草园图片;(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3.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4.拓展:(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

4、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七、教师小结: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无限趣味乐园:色彩形状声音趣事。写景:抓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板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景物:美好百 草 园 故事:神奇:(插叙) 热爱自由的童年生活(我的乐园) 捕鸟:有趣作业或预习1.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2.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自我评价引导学生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具有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