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贝壳里的科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8151005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贝壳里的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完整-《贝壳里的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完整-《贝壳里的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完整-《贝壳里的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完整-《贝壳里的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贝壳里的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贝壳里的科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教学“海洋篇”贝壳里的科学 山海天实验小学 王倩倩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学生最喜爱探究关于贝壳的什么问题?”,整理为四大类问题,并根据问题划分为相应小组,教师和学生共同搜集关于问题的文字和图片,直观的视频资料和实验器材.活动过程:活动一:交流关于贝壳的问题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如:世界上贝壳有多少种?贝壳是怎样形成的?贝壳的成分有哪些?有贝壳化石么?贝壳是什么生物留下的呢?二是分小组汇报搜集的资料图片.一组:我们的问题我们发现1、 贝壳是什么动物留下的?有什么功能?1、软体动物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称为贝壳。主要的功能是支撑动物

2、体,它们可以保护动物体不被敌人吃掉,还能够保护动物体避免过分干燥而死亡。2、 贝壳有哪些种类?全世界的贝类如此之多,大体可分为陆生类和水生类两种。其中水生类中的海洋贝类又占了贝类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浩瀚无垠的海洋世界,孕育了丰富奇异的海洋生物,海洋贝类就是其中最迷人的造物之一,海洋贝类动物实质是软体动物,它们的特点是体软不分节,由头、足、内脏囊、外套膜和壳五个部分组成。 形形色色的贝类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根据其外壳形体的特点和结构可分为五类贝壳分为五大纲:1、腹足纲(蜗牛、海螺 )一个贝壳,呈螺旋形扭转2、双壳纲(蛤蜊、牡蛎和扇贝)两个贝壳,呈现瓣状3、头足纲(鹦鹉螺、乌贼 ) 包入体内4

3、、多板纲、8块5、撅足纲(似象牙) 、3、贝壳外面的颜色和线条与什么有关?3、贝壳的外层有许多条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有线条,这些都是受季节的变化、食物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二组:我们研究的问题我们发现贝壳是什么颜色的?许多漂亮的贝壳色彩光艳夺目,就颜色而言,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天然色彩;就斑纹而言,更是千姿百态,令人称奇。可以这么说,十二万种贝壳就有十二万种变化贝壳外部有哪些形状?贝壳奇特的外形上带有华丽的花纹。有的贝壳状如斗笠或帽子;有的呈陀螺状、圆锥状、宝塔状、圆盘状;也有的像牛角等。贝壳的大小相差悬殊,如虹蛹螺(又称小米螺)小到身体仅有0.03毫米;砗磲最大的壳长达1.8米,重量可达500斤左右。

4、贝类,就形状而言多达十多万种。可以分为以下4类1、有的有两片贝,如:鳞砗磲。2、有的有一个贝或一片贝,如:女王凤凰螺,鲍鱼的贝壳是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3、有的一块贝壳被包入体内,如:乌贼壳。4、有的具有八片板状贝壳,呈覆瓦状排列,如:石鳖。三组:我们研究的问题我们发现1、贝壳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一般可分为3层,外层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蚀的作用,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壳质素构成;中层为棱柱层(壳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外层和中层可扩大贝壳的面积,但不增加厚度;内层为珍珠层(底层),由外套膜整个表面分泌的叶片状霰石(文石)叠成,具有美丽光泽,可随身体增长而加厚。方解石和霰

5、石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CaCO3。2、贝壳的成分是什么?2、贝壳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四组:应用小组我们研究的问题我们发现贝壳有哪些用途?1、制作工艺品。2、曾经用作货币。3、贝壳粉可混合油漆做涂料。4、贝壳可以与其他动物饮料混合使用,制作动物饲料。5、贝壳可以用作药材。活动二:探究贝壳的颜色| 结构|成分包括三个环节.一是观察贝壳颜色二是认识贝壳的结构三是探究贝壳成分实验(根据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我的观察记录表1、贝壳表面的颜色是( )2、贝壳由外到内分为:( )( )( )3、把贝壳碎放入( )中,有( )冒出,贝壳的主要成分为( )自由活动:动手用五光十色的贝壳做一件艺术品吧!拓展活动:为什么从贝壳里能听到大海的声音?有兴趣的同学课下继续进行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