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8150009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 3、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现他道家风骨、儒家风范。 学习难点:鉴赏 “梦游”的意境。学习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李白及写作背景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

2、来。李白奉诏进京,本想能借此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很不如意。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李白又受到权贵的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赐金放还。冷酷的社会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那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是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长安的。之后,他又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当他离开山东鲁南游吴越时,写下了这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临行前向朋友们表白心情之作。2、题目的意思是:把梦游天姥山的情景写成诗,留给朋友作别。题目的断句:梦游天姥/吟留别 根据题目明题材:赠别诗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3、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

3、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当中的一种。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二、预习1:李白诗中的名言名句填空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b、_千金散尽还复来。c、长风破浪会有时,_d、白发三千丈,_e、_随风直到夜郎西。f、孤帆远影碧空尽,_g、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4、h、抽刀断水水更流,_i、_疑是银河落九天。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越人语( )天姥( ) 海客谈瀛( )洲 势拔( )五岳掩赤城天台( )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 送我至剡( )溪 谢公宿( )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 )谢公屐( )迷花倚( )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 )深林兮惊层巅 水澹澹()兮生烟 裂缺霹雳( ),丘峦崩摧( ) 虎鼓瑟兮鸾( )回车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 惟觉( )时之枕席 须行即( )骑访名山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越人语天姥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我欲

5、因之梦吴越 脚著谢公屐 渌水荡漾清猿啼迷花倚石忽已瞑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虎鼓瑟兮鸾回车水澹澹兮生烟(波浪起伏)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4 、用诗歌中的句子填空: 入梦的原因:“ , ; , 。 , 。 ,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 , 。 , 。”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 。”【合作探究】整体感知1、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基调。自由读,带读,齐读,指名读一、概括诗歌三个段落的大意: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四、小结:五:巩固练

6、习:完成同步导练27页1至8题第二课时学习重点:赏析诗文第一段与第二段。预习提示:背诵课文第二段合作探究:一、研习第一节1、题目是游天姥山,诗人却首先谈瀛洲,有何用意呢?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3、作者笔下的天姥山有何特点?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天姥山的特点的?4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概括第一段大意。5、请找出几个生动传神的动词,看看是怎样表现其高大神奇的?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思考:“天姥山”与“瀛洲”哪为实景,哪为虚景?作者开篇“谈瀛洲”有何作用? 二、研习第二节 1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概括第二段大意。2、梦游历程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

7、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3、天明后,诗人登山时看到哪些美景?(原诗句回答)4、夜幕降临后,山中是何种景象?(原诗句回答)5、山中景象与仙境出现有什么关系?(原诗句回答)6、仙境有怎样奇景?(原诗句回答)7、作者为什么花如此多笔墨描写梦境? 三、朗读背诵诗歌四、学习小结 巩固练习:完成同步导练28页练习第三课时预习提示:背诵第三段学习重点:1、学习诗歌第三段;2、总结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3、课后巩固练习 合作探究: 一、研习第三节1、朗读、背诵诗歌第三段并概括内容2、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3、“且放

8、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4、写出本段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并指出这个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二、全诗总结1、本诗的主题2、艺术特色三、朗诵并背诵本节诗歌。四、课后巩固练习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云霞明灭或可睹一食或尽粟一石B、我欲因之梦吴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C、且放白鹿青崖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沛公安在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云青青兮欲雨A、栗深林兮惊层巅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C、虎鼓瑟兮鸾回车D、别君去兮何时还3、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人聚会,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再到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使诗人苦闷的灵魂得到真正的解放。B、写神仙世界的景色壮丽,人物非凡,惊心炫目,光耀夺人,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排挤的遭遇。D、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诗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的憎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