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理论学习交流发言稿模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808832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理论学习交流发言稿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理论学习交流发言稿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理论学习交流发言稿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校理论学习交流发言稿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校理论学习交流发言稿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理论学习交流发言稿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理论学习交流发言稿模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理论学习交流发言稿模板撰写人:_日 期:_学校理论学习交流发言稿模板加强教育教学交流,深化兄弟学校友谊九湖中心学校王官成各位巫山当阳小学、平河小学、下谷民族学校的教育同仁:首先,我代表九湖中心学校全体师生,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巫山当阳小学,平河小学处于渝之极东,也就是_的最东边;九湖中心学校,处于鄂之极西,也就是_的最西边。两校隔山而望,彼邻而居,也许往前五百年,我们就是一家人。今天,你们远足而来,让九湖中心学校蓬筚生辉,希望各位在九湖玩得愉快,玩得开心,不虚此行,也请不吝赐教,留下宝贵的经验。俗语有言。“远亲不如近邻。”下谷民族学校与九湖中心学校依山傍

2、水,唇齿相依。两校从建校伊始,就全方位地进行交流。教师交流,学生交流,教学交流,文化交流。两校就像一家人,我们就是兄弟。本次活动,邀请两校领导、同仁不辞辛劳远到而来,目的在于加强区域校际交流,促进教育发展,深化彼此友谊。我们一个多月前就开始策划,经过校委会多次磋商,反复酝酿,完善方案,发送邀请函,最终促成了本次交流活动的成行。本次交流活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就是简单的四节课,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体验、收获良多。无论是下谷学校易朝老师的老人与海鸥、邓琼老师的分物游戏,还是九湖学校罗燕老师的复式统计图、孙文老师的英文课我的家,都可圈可点,有各自的特色,发挥出了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在这里,也请我们当阳

3、小学的各位同仁畅所欲言,指点得失,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之功。多年前,_曾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地处偏远山区的我校,怎么发展教育。怎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铁还靠本身硬,除了勤修内功,我们还得走出去,迎进来。取长补短,吸收兄弟学校的优点长处,补足自己的缺点短处。如果只是一味的闭门造车,那么我们只会思想越来越落后,听不进人言,看不到教育发展的潮流,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化有多快。教育的理念方式早已更新换代,而我们却一味的死守,吃老本,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只会坚持十年二十年前的老一套,我们教师队伍也只会坐井观天、夜郎

4、自大,我们的学校也只会与周边差距越来越大,我们的教育也只会越来越落伍于时代。你搭台,我唱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来露一手。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各位都是深藏不露的高手,让人大开眼界。孔子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你有你的法宝,我有我的高招,但同时,你有你的缺点,我也有我的不足。教学交流的目的就在于此,扬长避短,发扬优点,找出缺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告诉了我们为人师的真理。今天的教学交流,可以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短短的两日,甚至教学交流的时间只有半天,当阳、平河、下谷的领导同仁舟车劳顿,但却精心准备,全力以赴,从精彩的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出你们辛劳的汗水

5、;从教师交流、师生交流中我们可以懂得你们的用心良苦。九湖中心学校无以为报,只能用十二分的心去尽心尽力热情招待远到而来的客人、我们的兄弟姐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是九湖招待贵客的传统习俗。喝酒伤身,不喝酒却伤感情,做为地主,宁愿伤身也不能伤感情,希望各位能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九湖是一个美丽的高山平原,九湖旅游大开发,我们愿用旅游小火车载着我们的贵客,环游大九湖,让各位感受大九湖自然风光的美。当阳小学、下谷民族学校,九湖中心学校,依山傍水、隔山而望、彼邻而居,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兄弟学校。开展学习交流,打造区域教育模范,加强彼此友谊,深化彼此感情,办人民满意教育,这就是开展本次交流活动的意义。最后,再次感谢当阳小学、平河小学、下谷民族学校各位同仁跋山涉水,莅临我们指导工作。请各位不要敝帚自珍,畅所欲言,对我校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千言万语,最后汇聚为两句话:第一句话:“远亲不如近邻,热烈欢迎邻校各位领导同仁。第页共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