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物理一二章测试苏教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806776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学期物理一二章测试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二上学期物理一二章测试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二上学期物理一二章测试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二上学期物理一二章测试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二上学期物理一二章测试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上学期物理一二章测试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学期物理一二章测试苏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 现 象 单 元 测 试班级_ 姓名_学号_得分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 针对铅球“是铁制的”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C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D由声源发出的声音正常人一定能够听到3、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音由于 ( ) A. 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 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

2、出的响声 C. 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 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4、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 A. 用电话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信号,却听不到声音 B. 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敲鼓时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动 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5、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 ( )A. 减弱声波反射 B.增强声波反射 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6、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声纳”探测敌方潜 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

3、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7、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9、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

4、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10、探究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如图所示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11、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不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12下面四句话摘自一位同学学习“声现象”时总结的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 ) A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声更大 B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

5、波能传递能量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D.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14、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

6、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6.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声音在15oC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m/s;植树造林是在_减弱噪声的。掩耳盗铃,这是在 减弱噪声17 蝙蝠在夜间活动,扑捉蛾子,蚊子等昆虫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是因为蝙蝠飞行时能发出 ,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制造出水声仪器 。18、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

7、,应用的物理知识是 .19、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原因是 ;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原因是 ;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不同.20、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21、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闪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 .22、飞驰而来的火车,鸣笛时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 ,离去时则

8、 。23、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_(填“音调”或“响度”)24、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2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不能传声。26、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

9、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 .两人时间差是 S27、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65,这个数字的意义是_;若此时有一辆汽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填“增大”或“减小”)28、利用超声波具有_和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制成声纳,可以测出水下目标的位置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洋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三、实验与探究题(27分)29、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相距

10、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 (能/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30.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31.现代建筑中常使用一种叫“真空玻璃”的装置(如图中房屋的墙壁), 请利用你所学的声音知识,来释这种玻璃的优点. 3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了;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_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