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与肿瘤治疗特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8067145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与肿瘤治疗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与肿瘤治疗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与肿瘤治疗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与肿瘤治疗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与肿瘤治疗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与肿瘤治疗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与肿瘤治疗特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与肿瘤治疗优势1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线粒体靶向策略的最初应用是对生物活性分子修饰线粒体靶向基团,使这些活性分子能够直接靶向至线粒体,发挥更好的疗效。例如,将辅酶Q10或维生素E的衍生物与TPP结合,已被证明能够选择性的靶向至线粒体并提高抗氧化效率。当亲脂性的TPP与DO洪轲结合时,原本只能在耐药的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MDA-MB-435/DOX两胞浆中积累的DOX优先选择在线粒体中积累;与DOX原药相比,TPP-DOXt归够增加caspase-3和PARP的剪切,诱导更明显的细胞凋亡,具有逆转MDR勺应用潜力。在前文中已经提及,将纳米材料与抗肿瘤药物结合形成纳米医药或用纳米载体

2、负载药物,能够在保持药物原本完整的疗效的同时,改善多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分布。但在十年之前,关于线粒体靶向的纳米载药体系的报道并不多见,大部分纳米靶向系统只靶向至细胞层面,纳米载体进入细胞后靠随机分布与包括线粒体在内的亚细胞器作用。后期研究发现,纳米递送载体通过修饰特定靶向到亚细胞器,可以增加药物与亚细胞器上特定位点作用的几率,从而提高治疗效率。因此,定点给药的药物递送系统为目前暂时失败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了将药物运输到线粒体基质并有效的控制释放药物到不同的线粒体组分,对纳米递送系统的设计和制备有着精确的要求:精确的尺寸、亲脂性的表面、合适的电性和表面特定的靶向基团。此外,为保证

3、线粒体靶向的纳米递送系统在生物体内的安全性,对这些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降解性也有一定的要求。我们对近年来报道的几类线粒体靶向的纳米平台做一个简单总结:1.1 脂质体基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靶向线粒体的脂质体基材料,可以通过膜融合将其所载的药物或活性分子带入线粒体内。DQAsom是一类研究要多的脂质体基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此外还发展了一系列利用亲脂性阳离子TPP实现靶向功能的脂质体基纳米材料。2008年,Weissig课题组在NanoLetter上发表了他们制备的以脂质体为核心TPP修饰的线粒体靶向载体:他们将TPP结合到十八烷醇上制备出STPP再和罗丹明B标记的磷脂酰乙醇胺制备脂质体用于靶向

4、线粒体增加神经酰胺的抗癌疗效。为了克服上述STPP基脂质体的非特异性细胞毒性,2012年,Torchilin等通过聚乙二醇-聚磷脂酰乙醇胺(PEG-PE)和端基为TPP的PEG共轲彳#到TPP-PEG-PE将此共辗结构混入脂质体的磷脂双分子层合成得到一种新型的线粒体靶向的脂质体基纳米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其运载的抗癌药物紫杉醇(PTX)的效率、细胞毒性和在小鼠体内的抗癌效率。课题组制各了一种KLA修饰、pH敏感的新型脂质体材料,能够提高负载的PTX在线粒体中的积累量,可以用于逆转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MDR1.2 树状大分子基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树状大分子是一种从核心分子向周围辐射,形成

5、高度支化的重复分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其表面具有数量可控的、能够用于实现多功能化的基团。树状大分子的中心内核和支化空间可以包覆生物分子,表面基团的不同功能化使其能够递送多种药剂或显影分了。移位蛋白(TSPO)的一种分子量为18kDa的多聚体,在肿瘤的固醇类细胞的线粒体外膜高表达。Bornhop课题组用树斗犬大分子G(4)-PAMAM架、1-(2-氯苯基)异唾咻-3-竣酸(C1PhIQAcid)和丽丝胺罗丹明(Lissamine)制备了靶向线粒体外膜TSPO的CIPhIQ-PAMAM-Liss,在C6大鼠胶质瘤和人乳腺癌细胞中有良好的线粒体显影效果。2012年,Torchilinh课题组利用(3-

6、竣丙基)三苯基澳化瞬的竣基和乙酰化的树状大分子的伯胺发生酸胺缩合反应制备了pamam基的G(5)-D-Ac-TPP,用荧光染料标记该纳米载体,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材料和线粒体共定位的效果较好,并且毒性也较低。在此工作的基础上,Cheng等成功的用TPP修饰的PAMAM树状大分子实现了在人宫颈癌细胞和非洲绿猴肾纤维母细胞中的基因递送,转染效率可与商用的Lipofectamine2000相比拟,比SuperFect更高。1.3 聚合物基线粒体靶向纳米材料由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制备的聚合物纳米颗粒是另一种药物递送系统中最常用的材料。在2008年,Kopecek课题组构建利用TPP作为线粒体

7、靶向剂、基于新型的羟丙甲丙烯酸甲酯(HPMA盛聚物的药物递送系统:他们设计了一种与赖氨酸共轲结合的HPM秋聚物,使赖氨酸一端的氨基连接TPP用于靶向至线粒体,另一端氨基连接药物;所连接的荧光团BODIPYW光敏药物Mce储B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注明该共聚物能够靶向至线粒体。美国乔治亚大学的Dhara教授课题组合成了一系列线粒体靶向的聚合物纳米颗粒。如图1.13所示,其中最典型的是用TPP修饰FDA批准的可生物降解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得到靶向线粒体的聚合纳米粒子,用这种纳米粒子封装氯尼达明(LND,抑制线粒体的糖醇解)、a-生育酚琥珀酸盐(a-TOS,选择性肿瘤药物

8、)、姜黄素(淀粉-p蛋白(A3)的抑制剂,阿兹海默症药物)和2,4-二硝基苯酚(2,4-DNP,减肥药物),测试药物纳米粒子对各类线粒体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与LND原药对照组相比,线粒体靶向纳米粒子运载的LND对肿瘤细胞的半数致死率是原药的108倍。之后,他们利用这个载体负载TPP修饰的顺钳前药(Platin-M),将其递送到神经母瘤细胞的线粒体中,用于针对性的耐药脑部肿瘤的治疗;并以狗为动物模型,建立了这种线粒体靶向的顺钳纳米递送系统的生物分布评价模型。此外,TPP修饰其他聚合物,例如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颗粒和多聚赖氨酸纳米颗粒等,用于线粒体靶向、递送生物活性分子或抗癌药物至线粒体的研究也

9、陆续见诸报道。图1.13TPP修饰的载药聚合纳米颗粒靶向线粒体的示意图。1.4 无机纳米碳纳米金用于线粒体靶向的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脂质体或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载体材料,这两种材料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它们皆有稳定性差、药物容易泄露的缺点。当以上两种材料置于复杂的生物体内液态环境时,由于高分子链的溶胀效应及脂质体自身动态不断自组装的本质特征,它们的形状、大小和表面化学性质易变且很不确定。相对而言,无机纳米材料具有稳定的形态和结构,将其用于构建线粒体靶向的纳米材料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最早发现有线粒体靶向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是金纳米棒。2011年,Chen课题组发现金纳米棒可以选择性的杀死肿瘤细

10、胞,而对正常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没有影响,不同的细胞摄取方式、胞内逃逸和溶酶体敏感性导致了这样的差异性:金棒表面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镂(CTAB)可以破坏溶酶体造成溶酶体逃逸,逃逸后金棒表面残留的CTAB可以使其在多种肿瘤细胞模型中选择性的在线粒体积累,与线粒体的长期作用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产生大量ROS从而杀死肿瘤细剧。与此同时,研究发现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利用其表面的正电性也可以穿过细胞膜,在肿瘤的细胞的线粒体中积累,并且结合近红外光对SWNTS登射,可以实现针对肿瘤的线粒体靶向的光热治疗。此后,通过对无机纳米材料修饰线粒体靶向基团实现靶向功能的研究才陆续报道出来。Prato等对多壁

11、碳纳米管(MWCNTs)表面修饰线粒体靶向肽序列(KMSVLTPLLLRGLTGSARRLPVPRA颂现了其在药物递送中的线粒体靶向,CLSM察到靶向的MWCNT4巨噬细胞和人宫颈癌细胞的线粒体中大量积累,细胞电镜进一步确认了这个结果。2014年,Ma等报道了另一种碳基材料的线粒体靶向,通过对CQDs修(TPP实现了对活细胞线粒体的单光子和双光子显影。之后,Lin课题组在实现TPP修饰的CQD的于线粒体显影的同时,还开发了其检测亚硝酸离子的分析功能。近年来的研究中人们也发现,某些无机纳米粒子也具有线粒体靶向的能力,比如Ti02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王等人研究了并报道了表面包覆牛血清蛋白的金纳米

12、颗粒在癌细胞A549中的作用机制。他们指出当金纳米颗粒浓度在25-100M时能杀死A549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为了探寻这种毒性的差异产生的原因,他们对金纳米颗粒进入细胞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入细胞后的定位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是通过内吞途径进入到细胞内,其大部分在溶酶体中,在正常细胞中,溶酶体中的纳米颗粒很容易会被清除掉。而在癌细胞同不同,包覆了CTAB的金纳米颗粒很容易从溶酶体中逃逸然后进入线粒体,这使得它很难被癌细胞清除,从而造成癌细胞死亡(Figure1-18)。Figure.1-18DifferentfatesandeffectsofAuNRsincancerc

13、ell,normalcell,andstemcellduetodistinctpathwaysforcellulartrafficking.2线粒体靶向肿瘤治疗优势克服多药耐药肿瘤多药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排蛋白P-糖蛋白(P-gP)的高表达,是肿瘤耐药细胞的重要特征,耐药细胞的P-gp可将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等外排,导致化疗失败。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线粒体,将抗肿瘤药物直接递送至线粒体靶点,可躲避胞浆及核的耐药机制,如避免P-gp糖蛋白的外排,克服多药耐药,提高化疗效果。Zhang等通过构建线粒体靶向药物递释系统递送DO炸肿瘤细胞线粒体,加剧了肿瘤耐药细胞的死亡。如图4.1所示,以TP

14、P修饰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与碳量子点(CQDs)自聚集形成胶束,包裹DOX构建线粒体靶向药物递释系统CQDs-TPGS-TPP/DOX该制剂一方面通过TPGS抑制P-gp糖蛋白的过表达,另一方面通过将DOX直接递送至线粒体靶点,避免P-gp糖蛋白的外排,大幅度杀伤肿瘤耐药细胞,克服了多药耐药。K4J飞郭倬靶司荷粘连样平诙克不聆淖多莉耐药示意图岫图4.1线粒体靶句药物递释系统克服肿瘤多药耐药示意图抑制肿瘤转移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及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可消除患者大部分肿瘤组织,却无法抑制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磷酸月JL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15、3kinases,PI3K)是一种蛋白激酶,在很多癌症患者中均存在PI3K异常,以PI3K为治疗靶点开发的多种PI3K抑制剂,已处于不同的临床验证阶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近来,Caino等发现单独使用PI3K抑制剂进行癌症治疗,可能会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性而转移至其他器官,导致患者病情恶化,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线粒体功能应答。如图4.2所示,未经抑制剂药物处理的细胞,其线粒体主要围绕细胞核分布,而用PI3K抑制剂(GDC-0941)处理肿瘤细胞,会引起线粒体向细胞膜特定区域移动,线粒体占据细胞周围骨架这一重要位置能够为细胞迁移和侵袭提供大量能量,这表明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增强。PI3K抑制剂药物,依赖于线粒体参与细胞膜骨架的重新分配,提供细胞运动性、迁移性所需的能量与动力,促进肿瘤转移和侵袭。因此,开发PI3K抑制剂药物时,可联合线粒体靶向药物递释系统干预肿瘤转移时的能量代谢过程,进而抑制肿瘤转移。8Ri.illini小词“y图4.2PI3K抑制剂促进肿瘤转移依赖线粒体参与细胞膜骨架重新分配示意图。(a)相差显微镜技术观察PI3K抑制剂(GDC-0941)孵育前列腺癌PC3细胞Sh内细胞形态和位置变化(b)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向膜板状伪足分布的3D示意图,绿色荧光:纤维形肌动蛋白,红色荧光:线粒体。提高光疗效果由光敏剂接收特定波长激发光后,电子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