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99404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 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影响因素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特性。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特色高职院校建设的标志,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

2、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校长、教师、学校文化及传统因素。关键词办学特色 特色产业 校长 学校文化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点和核心竞争力,体现于学校办学的个性化特征。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指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院校在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等的稳定的特性。既可以表现为院校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独特风格,也可以表现为学校的整体风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特色高职院校建设的标志,它对创办特色高职院校,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院校核心竞争力,树立学院品牌,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都将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受众多因素制约。其中最

3、重要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校长、教师、学校文化因素。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为高职院校提供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区域经济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高职院校要从所在区域得到办学经费和资源,并根据区域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等,生源大都来自本区域,毕业后也大部分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制约着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手段,决定着高职院校的体制和结构。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说,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更重

4、要的是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即不同的区域经济有不同的产业结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业群,这就出现巨大的、多元的特色人才群,出现巨大的人才需求空间,为人们在选择职业上提供很大的自由度,为高职院校特色化提供天然的条件。二、校长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主导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办学特色是校长个性特征的外显,它既体现了校长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也体现了校长自身的品德修养、学识、威望和作风。一个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宗旨、培养模式、教育模式、管理模式等的特色,校长起着主导作用。办学特色的形成,校长素质就成了主导因素。高职院校校长们应该具备的素质:首先,有

5、深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功底,透彻理解党和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其次,有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素养。热爱职业教育,有厚实的职业教育理论,丰富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再次,校长有浓厚的学术身份。高职院校的校长职务身份结构应是以学术身份为强势,如果校长学术身份的剥离就会意味着校长理论品质的薄弱、个性化思想的微弱、创新管理的淡化,也就没有了与其先进理念相一致的教育实践,更无法提升和积淀教育理论的力度和厚度,理论和实践不能互生互长,就会没有创新和个性,学校特色建设就无法实现。最后,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如渊博的文化知识、笃深的职业情感、良好的思维品质、完善的个性特征、

6、成熟的办学思路等。三、教师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主体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所以,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皮阿杰明确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会在实践中失败。”由此看来,培养大量的个性特色突出的教师理当是创办学校特色尤其是学科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特色的重要前提。特色出自于个性。当代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才能、政治素质,而且要有真诚的爱心、童心、事业心,更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要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就

7、要建立一支既具有一般优秀教师的一般特征,又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的教师队伍,建立教师培养创新机制,造就一批有教育特色、教学特色、管理特色、专业特色、个性特色的教师,为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奠定坚实基础。四、学校文化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内核大学文化的特色是一所大学最大的特色,也是一所大学最具吸引力的名片。 大学文化包含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方面的内容,往往以科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对师生产生导向、教育和熏陶的作用;是帮助师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价值观,培养和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强大精神武器,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当今世界上一切有特色的大学均拥有优秀的

8、大学文化,并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向前发展。大学文化不仅是制约和影响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政治和经济所赋予的影响更持久、更深刻。它不仅对大学的教育价值观、教学内容、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技术等产生影响,而且以“桥梁”的姿态直接制约大学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可以说,不同大学的毕业生都打下了不同大学的文化烙印,这种相异的大学文化对他们人生的影响往往比专业知识所赋予的影响更宽、更深、更远。我国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新建设的高职院校,由于建设的历史较短,文化底蕴较浅,大多表现为大学文化的缺失,特别是人文文化的缺失。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说,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大学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以至于

9、在特色兴校中,一些高校重视学科专业的系统性,相对忽视人的完整性,对人的健全人格、个性培养重视不够;教学侧重“教书”,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相对忽视“育人”,对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力的培育不够;重视硬件、设施,相对忽视观念、制度,对教学观念、办学理念的研讨、宣传不够;特别是对学校的整体文化形象、文化气质的设计、培育重视不够。因而在深层的、全局的方面加以设计和操作的少,缺乏丰富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应当具有的高度、深度及广度。这一描述对广大高职院校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来说更为恰当一些。这种文化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的形成,影响特色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除上面因素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有重要影

10、响外,还有社会评价、政府的政策、学生家庭、学校传统等因素也影响着办学特色的形成。办学特色是在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下通过有效的途径,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而得以形成。参考文献:1罗海丰,陈泽龙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的三维视角J教育与职业,2008,(5):272唐珍名大学文化与特色兴校J大学教育科学,2004,(2):17-183李保强试论特色学校建设J教育研究, 2001,(4):714王楚松学校特色形成与发展M中学校长治校方略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55姚本先,曹前贵中小学特色建设中若干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6,(9):87(作者单位:广西贵港职业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

11、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

12、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13、,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