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12《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971925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 12《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 12《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 12《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 12《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 12《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 12《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 12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精品导学案 二、自主预学阅读课文第34段,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系?_2第四段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写了哪十件事?_3从十件事情看,“过年如此隆重,其理由有哪些?_4三读课文,在书旁空白处写出你的阅读疑问,并摘要如下:_三、互动探究一复习检查1听写相关词语。2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四个词语?_二交流讨论“自主预习局部的知识点。三深入探究1.品味语言。第四段描写过年的一些风俗及过年的热闹氛围。你认为哪些词语最有表现力或哪些语句描写最生动传神?试举例加以赏析。_2.探究思考。想一想: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地饱享一年劳动果实之外,还寄托着

2、哪些期盼?_试比拟:跟几十年前相比,现在过年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按第四段的十件事的顺序来说现在“春节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变化?_你是怎样看待过“春节的?请谈谈看法。_五、课内阅读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回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

3、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 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卖挂落枣儿的涿州小贩,把剔核晒干的老虎眼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1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个层次,并简要概括层意。第一层:_第二层:_第三层:_2对“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叙述灶膛的温度之高,表明

4、炒的东西之多和人们在享受一年劳动成果时的喜悦的程度之深。B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叙述人们丰登以后的喜悦之情,过年时物质生活的丰盛。C这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叙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即使在节日期间也不停止劳作。D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叙述了灶膛的温度之高,表明炒的东西之多,人们过年时物品富足。3这一段文字语言很有表现力,不多几笔就把炒年货的情景生动传神地勾勒了出来。如除了正面写炒了一锅又一锅外,还侧面写炒了很多年货。请把有关侧面描写的语句找出来,并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_ _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把过年的场面写得如此热闹,目的何在?_六、拓展阅读花边饺子小时

5、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星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

6、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却吃那些素馅的饺子。那段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想起那些个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单独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吃的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

7、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则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把戏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历久常新的最正确食谱。我知道唯一的办法是常包饺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调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那精神气儿,又回到我们小时候。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

8、一大堆饺子,我哪儿则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高低翻腾,充斥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拔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1文章以_为线索,勾连了_和_的故事,叙述了对_的赞美。2上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相互呼应,类似的呼应还有多处,请你再找一例。_3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_4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叙述效果。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