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阿里山的云雾》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968111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阿里山的云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阿里山的云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阿里山的云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阿里山的云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阿里山的云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阿里山的云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阿里山的云雾》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阿里山的云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理解生词。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体会大自然的美,陶冶爱美情趣。教学重难点:体会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教学方法:采用赛读法和赏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教学准备:台湾风景名胜。教学流程设计: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唱过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吗?哼一哼。这里不光人美且山也美,更特别的是哪里的云雾。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块去尽情欣赏阿里山的云雾,看看与我们这里的云雾有何不同之处?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弄清词义。2、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美妙的词句。三、检查读书情况1、自愿读自己

2、喜欢的自然段。2、学生评议,纠正不正确的地方。四、赛读弄清课文内容1、分组。喜欢第2自然段的同学为A组,喜欢第3自然段的同学为B组。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弄清你喜欢的自然段描绘的云雾的特点有哪些。(教师参与到各组适时引导,把握学生学习情况)3、比赛交流,看看哪一组学习成绩好。(注:A组同学要着重抓关键词有些.有些.有些.有些.和重点句子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来介绍无风时云雾的特点。B组应抓住有风时云雾翻滚、奔涌、升腾、追逐,时深时浅、时远时近、时而汹涌而来、时而拂袖而去来体会其特点。)4、小结学习情况。同学们学习的特别投入,在此,老师给予你们特别的嘉奖,

3、A组同学用有些.有些.有些.有些.为我们介绍了无风时云雾的特点,就请他们组用这种句式仿照书中句式练习写一段话。B组同学的介绍,让我们仿佛进入神话世界,奖励你们写一写我们这里的云雾,课后读给大家听听。五、赏读,陶冶爱美情趣刚才,小组学习中,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阿里的云雾精妙、神奇、变化万千,难怪作者会的莫名的惊愕与喜悦。如此美景真让人陶醉。让我们再来细细品赏吧!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六、课外作业观察我们这里的云雾,与阿里山的云雾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篇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2、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

4、书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加(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情趣。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词。体会和感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阿里山雾的神奇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爱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教学准备配乐朗读磁带或音乐磁带,挂图或云雾录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雾吗?在有雾的天气

5、里,感受过大雾的神奇吗?山里的雾和平原的雾是否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阿里山的云雾。(板书课题。)二、 解题。阿里山在哪里?你了解它吗?(学生可能听过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可让其哼唱,先让学生对阿里山有一个美的印象,以提高其兴趣。)雾和云雾一样吗?课文为什么说:欣赏山间的云雾?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弄清词义。2.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美妙的词句。四、 探讨课文内容。1.讨论第一段。这段告诉了哪些内容?(观雾的时间)-雨后;观雾的地点-去姊妹潭的路上;欣赏的对象-山间的云雾。)2.讨论第二段。(1)指名朗读,师生评读。(2)这段写了云雾的几种情况?有

6、些.有些.有些.有些.你能发现这个、句式的特点吗?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描写对象,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云雾强烈的喜爱之情,而且使语言的节奏和谐、流畅、富于旋律美。)(3)怎样理解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景象描述一番。(4)投影静止的云雾画面,学生欣赏。(5)学生总结: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6)配乐朗读,品味欣赏。3.论第三段。轻声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并讨论:(1)想象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的不同状态,并用语言或动作描摹出来。(2)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3)学生总结: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4)讨论:作者为什么会对阿

7、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因其变化多、快而惊愕,因其精妙、神奇、变化万千而喜悦。)五、 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再次品味欣赏。六、 总结。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篇三(一)知识教学点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2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情趣。(一)教师教法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

8、性学习,体现自主研读、享受课堂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自主研究与发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服务者、引导者、促进者。(二)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一)重点 、了解阿里山的云雾在没有风的时候和起风的时候分别有哪些特点(二)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三)疑点1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2为什么说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四)解决办法1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2。凭借问题情境的创设-为阿里山的云雾制作一部音乐风光解说片。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阿里山云雾的图片资料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渎、思、议、

9、说和看、听等多种形式来探究课文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提供媒体帮助:2学生课前搜集了解台湾的其他风景名胜。(一)导入新课1#教案# 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下阿里山的云雾这.神奇美景.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自学感知1要求:今天我们就到我国的台湾(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3)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想介绍给大家忙解决,等会提出来。2反馈交流(三)研读,直奔重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特点;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2小组内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共

10、同讨论总结如下: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有什么问题要同学帮说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起风时?(四)深究,质疑解疑1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重点解决: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2有感情地朗读,与作者产生共鸣。(五)实践,转换表达1创设问题情境: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2、3自然段,体会了阿里山的云雾在无风时像一幅精妙的山水画以犀起风时瞬息万变的特点。同学们觉得阿里山的云雾美吗?老师也觉得阿里山的云雾的确很美。老师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不知道同学们感不感兴趣。我们试着以第2、3自然段内容为依据,给阿里山的云雾制作一部音乐风光解说片,好吗?2讨论关于音乐风光解说片制作的有关知识。

11、(要有合适的音乐作背景,要有与文字内容相同步的图片资料,要配上有感情的解说。)3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包括:背景音乐5段;图片资料20幅;制作合成:学生可以在此窗口选定合适的音乐和图片资料;解说放映:学生可在此进行现场解说的练习。)4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组成研究、制作小组,共同商定音乐风光解说片的制作步骤和汁划。(从第2、3自然段中任选一个自然段。)5成果汇报交流:(六)总结全文1。作者为什么能把阿里山的云雾写得如此之美?(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2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再次有感情地通读全文。(七)拓展延伸自主选择以下作业中的一项,认真完成1根据阿里山云雾的特点,完成一幅文配画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2写-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可以依照本文的写法。板书设计:2.阿里山的云雾 没风时 精妙的山水画起风时 诡秘的魔术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你还知道台湾的哪些风景名胜,同学之间互相交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