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88338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管理专业开展规划2022年-2022年贵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2022年5月一、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根底一 贵州省物流产业现状及开展趋势 1、贵州省物流业现状 根据2022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显示: 20222022年全省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文简称交仓邮生产总值,分别是590.91、687.45、772.44、828.69、920.36单位:亿元。根据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交仓邮的生产总值相比2022年的数据增长了9.4%。这说明了贵州省物流业规模稳定,并随着 GDP增长稳步增长。同时,全年铁路、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分别为 458.25 亿吨

2、公里、897.10 亿吨公里、37.15 亿吨公里,占全省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分别为32.9%、64.4%、2.7%。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贵州省货物周转量主要是依赖于公路实现的,其次是铁路。同时,根据2022年-2022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公路的货物周转量所占比例逐年减小,而铁路货物周转量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水路显然不作为贵州省的主流的货物运输方式。因此,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从目前贵州省的物流业的产业规模来看,呈现由公路运输正在逐渐转变为依靠铁路运输,而且实际调查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数据可以看出,贵州省的物流业规模也在逐渐壮大开展。贵州省物流市场开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022

3、 年贵州省物流运输费用总计为920.36 亿元。从 2022 年-1015 年的物流总额数据来看,贵州省物流业总额每年增加幅度较大,物流业开展有良好态势。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崛起,也带动了物流业的开展,并建立开展了一定的规模。由此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物流企业,如贵州穗黔物流、贵州山水物流等,它们成了当地物流业开展的领头羊。但是,贵州省内仍有很多规模偏小的物流企业,它们的仓储、运输、装卸等配套设施不像那企业那样全面,效劳形式较为单一,根本依靠人力完成,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所以在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将信息反应给制造与物流企业,耽误了解决问题的最正确时机;另外,由于物流设施落后,信息系统缺乏,

4、对于不同的制造企业不能提供多样化的效劳。2.贵州省物流业的开展趋势分析 贵州省物流业未来的开展方向应是在借鉴国内临近地区取得的成功开展经验同时来推动自身物流业的开展。贵州经济开展呈现出多把戏的发散局面,西南紧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南毗邻泛珠江三角经济区,北面倚靠渝经济圈和长江上游经济带,东北已有7个地区开始规划和建设物流工业园,已经有10多个物流园区完成建设。各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定位自己的优势,开展适合自身的物流园区。现阶段贵州省物流行业的开展态势总体比拟好,但在总体比拟落后。在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在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贵州省物流产业开展的内部条件下,必然会推动新经济常态下贵州物流业的更好

5、更快开展。 二物流业人才需求分析?国家十二五人才开展规划纲要2022-2022?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2年,高技能人才总量到达3400万人。到2022年,高技能人才总量到达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到达1000万人左右。表1 国家人才开展主要指标指标单位2022年2022年2022年人才资源总量万人113851562518025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人年/万人24.83343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24.42728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9.2152

6、0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10.751315人才奉献率18.93235注:.人才奉献率数据为区间年均值,其中2022年数据为19782022年的平均值,2022年数据为20222022年的平均值,2022年数据为20222022年的平均值。.数据来源:?国家十二五人才开展规划纲要2022-2022?根据国家人才开展主要指标表1分析,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效劳部门,近几年在我国开展非常迅速,人才需求旺盛,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我国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效劳能力显著提升,根底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产业体

7、系初步形成,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22年到达197.8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3.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物流业增加值2022年到达3.9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1.1%,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22年的6.6%提高到2022年的6.8%,占效劳业增加值的比重到达14.8%。物流业吸纳就业人数快速增加,从业人员从2022年的1780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2890万人,年均增长6.2%。注:以上数据来自?物流业开展中长期规划20222022年?。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根底一、物流管理专业概况本专业开办于2022年

8、,是学院和系部的重点建设专业,经过5年的专业建设, 实现在校生350人中职,每届学生就业率都在98以上。二、校企合作根底学院拟与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合作,并与贵州德邦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顺丰物流、贵州省京东电子商务等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办学, 引进了兴旺国家职业教育先进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途径,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师资力量根底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9%,具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2人。并且聘请了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4名为专业兼职教

9、师。形成了一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四、试验实训条件根底建有校内物流管理实训基地,一个第三方物流模拟实训基地、一个ERP物流沙盘模拟实训企业资源方案沙盘模拟实验室、一个现代物流管理实训基地、一个仓储实训基地 、一个物流信息技术加工实训基地的根底上。学院拟与厦门优优汇联信息科技合作,建立现代超市物流实训室,丰富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并与贵州德邦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顺丰物流等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增加高职校外实训基地,可保证本专业对应工种实训教学需要。五、课程改革与建设根底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 ?仓储管理与实务?、?配送管理与实务?、?国际货运代理?三门

10、核心课程。主编?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工程集?、?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指导书?或参编该专业适合我校课程设计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三、物流管理专业方向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一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坚持以培养物流企业急需人才为宗旨、以物流企业各生产岗位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开展道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创新专业办学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水平、实训条件、社会效劳

11、能力 ,大力培养物流业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各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二专业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以校企合作开展为平台,在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指导下,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物流企业各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共建,融教学培训、技术研发、企业效劳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把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人才培养模式先进、教学质量高、为企业效劳能力强的特色专业方向。2.具体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具有职业员工根本素质,培养贴近地

12、方产业,努力为经济社会开展效劳,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途径,面向贵州区域经济开展需要,主要培养适应贵州现代物流行业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知识、了解大数据及智慧物流产业,掌握物流业务操作技能,熟悉仓储配送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业务流程,能够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进行物流业务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1人才培养开展规模表2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规模规划表年 度2022年根底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学生规模人100200350400450(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目标 依托校企合作开展理事会平台,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指导下,积极推进校

13、企合作办学,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完善以物流业各岗位能力需求的“校企合作、 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课程建设的目标 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物理管理职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构建符合现代物流业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精选教学载体,优化学习场境,以学生为主体,物流管理专业的技术方向重点建设?仓储管理与实务?等三门核心课程。4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到21年的老师数量通过分批将教师派到物流、货代等企业实践,掌握企业业务处理,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打下坚实根底,引进和培养适应高职教育“双通型人才

14、培养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同时从物流和货代等企业聘请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从企业或高校引进2名物流业务的人才;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重点培养2名目前水平接近专业带头人标准的教师。 、每年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2人。从现有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2名教师,参照骨干教师的标准重点培养。、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到2022年兼职教师到达18人。 5实践条件建设的目标完善校内物流实训基地。与贵州德邦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顺丰物流等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增加高职校外实训基地两个。四、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内容一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组织与运行机制 依托相关企业,共同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接受企

15、业指导, 考虑到物流管理逐步转向以大数据为支撑、绿色物流、智慧物流为行业导向,密切和上述单位配合,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系系合作、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培养过程共管、教学成果共享的紧密合作办学机制。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专家组的领导下,完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双证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要求的结合模式,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与贵州大学合作,开展专衔本或专本连读教学;针对现代物流业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物流业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规格改革与创新,“量身定做培养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1.物流管理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对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面向岗位:采购岗位、仓储管理岗位、运输管理岗位、配送管理岗位、国际物流岗位。面向上述岗位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2.建设校企结合的优质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