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改助推山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783239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课改助推山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用课改助推山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用课改助推山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用课改助推山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用课改助推山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课改助推山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课改助推山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课改助推山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毛口乡小田小学 柏朝发【摘要】:毛口乡小田小学历经在三年多的研究历程,始终环绕“以课改推动学校教学改革、以课堂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以课题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这条主线,把课题与学校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充足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紧扣研究目的将任务贯彻到教育教学行动中,以课堂教学为界,分内层和外层找出了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困难,分析了成因,结合实际制定并在实验中完善了课改对策;遵循“预习展示反馈”理念和原则,采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学校自身的“44135”教学模式。【正文】:一、研究对象1、辩证找出了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

2、的困难。以课堂教学为界,分课堂教学以内(内层)和课堂教学以外(外层)方面来通过调研查找,内层如教师的理念及教学方式等软件方面,外层特指制约贫困山区小学课改实行的硬件方面;2、理性分析了导致贫困山区小学课改困难的成因,如“自主、合伙、探究”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培养、对新修订的各科小学课程原则结识有待更进一步进一步学习贯彻,“课前设计、课中实践、课后反思”需进一步加强等;3、实践摸索了贫困山区小学课改的对策,如大力实行“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积极完善学校硬件建设,以“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通过“磨课”为主的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备课、说课、评课、议课、评课能力等,为小学课改的实行铺

3、平道路。二、研究措施本课题的研究措施重要了采用调查法、分析记录法、文献查阅法、行动研究法等。1、调查法:对新课程改革实行几年以来教师对新课改的结识与适应限度、课堂教学组织转变状况、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等进行广泛全面的调查,验证、补充研究假设中提出的贫困山区小学新课程改革存在的困难;2、教育记录法:对调研成果充足进行分析解读,记录贫困山区小学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重要困难,分析困难产生的因素;3、文献法:课题构成员分类阅读有关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献资料,针对贫困山区小学课改存在的实际困难,找出适合解决这些困难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4、行动研究法:结合既有理论和经验,科学探讨解决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困难的对

4、策,在课题实验学校进行实践验证,通过对实验的观测,有效的验证和完善假设。三、技术路线调查研究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的困难,撰写调查报告分析汇总提出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的困难的对策,选定几所实验学校进行小范畴实验,并制定大范畴的实验方略实行实验方案对实验成果进行信息分析与解决,总结实验工作,对本课题进行修正,形成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的困难、成因及对策,完毕结题报告。四、研究发现或结论(一)找出了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的困难1有关内层即课堂教学方面的困难分别表目前课程功能、课程构造、课程内容、课程实行方式、课程评价原则和课程管理等各个方面,重要涉及:(1)新的课程理念与老式的教育教学相矛盾,老

5、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 “以教定学”、“以本为本”、“教路单一”、“学法单一”、“目的单一”、“评价单一”等弊端。(2)新知识体系与教师已有认知相矛盾,以小学数学五年级解方程为例,新教材规定学生按照“方程两边同步加上(减去)、乘上(除以)不为0的数方程仍然成立”的特性去解方程,而多数教师不懂得这一变化,不加强学习,没有经历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方程有关的知识时还让学生去记忆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加重了学生的课业承当。()教学方式的矛盾即新的教学方式与老式教学方式的矛盾,新课程改革规定教师要掌握新的教学方式,老式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课改需求。(4)活跃的创新思维方式与批判精神的培养滞后不前,学生学

6、习过程受老式课堂的制约,教师只关注学习成果,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创新思维方式与批判精神的培养也就相称困难。(5)学生“自主、合伙、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困难。月以来,虽学校和教师在“自主、合伙、探究”教学方式及能力培养上花了很大力气,但离新课程规定的深度和高度尚有距离。(6)如何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保持课堂秩序即对的解决新课堂中教师“放”与“收”的度。老式课堂上,教师不敢放手,新课改后,也浮现了一批批教师放的干干净净的教师,课堂很“精彩”。就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来说,看上去活的“乱七八糟”,其实也存在着某些隐性规律的约束的。新课程教学中,大多教师很难掌握“放”与“收”的度。(7)如何使课堂讨论具

7、有吸引力,进而环绕本课堂的中心任务进行,解决了“放”与“收”的度的问题,存在讨论的实效性不高等问题。(8)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学法指引等。(9)教师对新理念接受困难,不敢、不肯尝试新的教学模式。部分骨干教师觉得“教了好好的,为什么要改”;部分老教师觉得“怎么改都行,我反正还是用我的老措施。”;部分年轻教师觉得“顺其自然,看一看再说”(10)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滞后。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用毕生,诸多贫困山区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偏重于教学知识的传授。2.有关外层即课堂教学以外的困难(1)课改投入与硬件建设不够。课改是一种系统性的工程

8、,课改的投入是相称大的,例如教学现代化建设、文化校园建设以及其他硬件建设等。(2)评价机制滞后。从基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均有待完善。(3)小学课改的管理机制不完善。贫困山区信息闭塞,与外界接触少,课改的管理机制不完善。(4)各界对山区小学课改的影响。山区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相对城区较弱,课外辅导跟不上,一定限度上也影响着课改工作的推动。(5)山区小学校点众多给管理带来的不便。毛口乡校点众多,这很大限度上削弱了师资力量,且教师的承当较重,一人承当多学科、多学时教学任务,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6)师资的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因多种因素,山区学校存在数量相对局限性、学科搭配不合

9、理、年轻教师多、骨干教师少,大多教师属于培训期,山区学校属教师实习或培训基地。()山区小学的学生素质。因学前教育的质量等,山区学校小学生进入一年级前的素质制约着课改的顺利进行,课改推动慢,质量较差。(8)留守小朋友增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社会因素影响不小于学校教育,制约着学校教育正面推动。(9)“读书无用论”在贫困山区尤为盛行。山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意识到仿佛不怎么容易“成龙、成凤”而农民工收入在党的关怀下越来越可观的时候,读书无用、早早打工,拼一拼自己打天下的意向就变得很强烈。(二)分析了贫困山区小学课改中存在困难的成因综观贫困山区小学存在的多种困难,辩证分析,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

10、,集思广益,发现导致以上困难的成因重要有:一是经济基本的制约和硬件设施不完善;二是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及教学观没彻底转变;三是师资培训及督导滞后;四是交通不便,致使在小学课改中城乡、校内交流甚少,甚至有“闭门课改”的现象;五是对新理念的学习把握和各科课程原则的学习不到位;六是新课堂中仍受老式教学思想的惯性影响;七是教师教学任务重,“课前设计、课中实践、课后反思”不够,不能更好执行教学设计,课堂各教学环节贯彻不到位;八是信息闭塞,接受新思想及新理念的渠道狭窄等;九是教师学科搭配不合理,部分学科缺专业教师,“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多,中年骨干教师少”,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偶有“断层”现象;十是部分

11、山区学校校本研训意识淡薄,没有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以校为本制度建设”推动慢、质量低下,没有把校本研训作为学校发展内需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需要来抓实抓好;十一是课改工作过程管理不到位,存在“见子打子、应付充数”等现象,没有真正建立起注重成果也注重过程的评价机制;十二是山区学校忙于一般事务性工作,不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宣传力度不够,“人人注重教育、人人参与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氛围不浓,学校课改问题调研不够,问题查找不准,成因分析不透,制定对策的实效性不强等。(三)实践了贫困山区小学课改存在困难的对策综上所述,制约、影响贫困山区小学课改的因素既有来自课堂的内层因素,又有来自课堂之外的外层因

12、素,在辩证分析这些因素的基本上,谋求科学合理并能有效破解这些困难的过程是课题组研究的重心,更是实现学校迅速发展、走向规模办学的过程。1.外层四措并举,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多教”、强化文化、保障后勤(1)整合资源,实现规模办学和许多贫困山区同样,因学校点多面广,校舍简陋短缺,教师严重缺编且质量不高,学生家庭贫困,全乡义务教育长期面对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教育教学质量偏低的困境。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对课改的意识极度淡薄,全乡课改推动工作缺少足够的环境,面临重重困难。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规模办学后,随着学校教师数量增多、软硬件条件得到改善,为课改的推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本课题从立项到实验检查,都建立

13、在这样良好的基本之上,获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2)多教统筹,办好优质教育该课题研究的范畴为“贫困山区小学”,但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下的中小学、幼儿园是紧密相连的,是不可分割的。课题组站在全乡教育科学、均衡发展的高度来看,只有全乡的多种教育形成一体、齐头并进,才干真正实现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结合该乡实际,学校提出了“幼儿是开端、小学是基本、初中出成果、职教作补充”的思路,多教统筹兼顾,增进均衡发展。(3)强化文化,营造优质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彰显。学校在顺利进行学校布局调节的同步,以始终朝着“文化育人”的方向不断努力,结合本土实际,

14、以“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为主线,实行了以儒家文化为主打的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美而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的构建,有效改善了贫困山区小学教育教学的环境,孕育了师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保障后勤,全力奠基助力。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日趋强烈,家长对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更加注重,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水平规定也越来越高,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吃得饱、学得好、有特长”倍受家长和社会关注,学生到校吃得饱、吃得好已成为留住学生、保障学习,让家长放心的核心。2内层五措并举,做到“完善制度强常规、建设队伍增活力、校本研训提素质、履行生

15、态促质量、完善模式求实效”()完善制度,实行“制度管理”学校牢固树立“向管理要质量”的理念,因地制宜创新制定各项常规管理制度。(2)注入活力,强化“三支队伍”贫困山区小学课改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解决“有人做事”的问题。为此,学校注重培养“领导班子、教师、家长”的三支队伍建设。(3)立足校本,加强教研科研学校结合课改工作的进一步,始终把“教研兴教、科研强校”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路,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发展壮大了“乡片校”三级教研网络,实行“年乡主题活动竞赛、学期片际教学研讨、每月学校校本教研”,以中心教研组和课题组为龙头,以“五课”(备课、上课、说课、观课和议课)为重要内容,稳步开展教科

16、研活动,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教科研模式。(4)注重生态,推动教学改革课改的核心在课堂,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摸索“自主、合伙、探究”的课堂教学,才干真正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根据区教育局构建“生态课堂”的规定,学校借助中国名校共同体的“五步三查”这一教学模式,在课题研究的进程中全面启动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五步三查”教学模式遵循了“预习展示反馈”的高效学习理念,将课堂环节分为五个基本环节: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整顿导学案,达标测评。“三查”则是指在课堂上进行的三次学情调查:学生独学时一查,组内小展示时二查,整顿导学案,达标测评时三查。课前以年级组为单位编制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并提前下发到学生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