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好普定林木种苗生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7786078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好普定林木种苗生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好普定林木种苗生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好普定林木种苗生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好普定林木种苗生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好普定林木种苗生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好普定林木种苗生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好普定林木种苗生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抓好普定林木种苗生产 普定县种苗绿化管理站 杨恩和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我县的林木种苗工作,紧紧环绕林业现代化的建设,坚持“科技兴种,依法治种”的原则,夯实推动林木种苗的基本建设,大力发展林木种苗产业,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林木种苗在服务于营造林生产和国土绿化的同步,还将成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我县林业建设作出了重要的奉献。然而,我们也要苏醒地结识到,林业种苗基本比较单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县林业种苗的发展水平,增进我县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目前林业种苗工作的主线任务。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

2、学发展观,简朴地说就是四句话,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规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主线措施是统筹兼顾。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林业各方面的有机统一,和谐发展。作为管理全县林业种苗行业的种苗站,就是要增进林木种苗事业的长远发展,增进种苗站的基本设施的完善,增进全站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

3、。 第二: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线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增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托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发展林木种苗,增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就是林业种苗工作者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省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实现速度和构造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林木种苗工作的主线任务就是要抓好种苗基本建设,哺育良种壮苗,抓好种苗保障,保证种

4、苗供应,抓好法治种苗,规范市场行为,增进基本种苗,保障种苗,依法治种苗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统筹兼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我们要对的解决好林业种苗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公益事业与富民产业,技术进步与生产发展,保障供应与绿化苗木,以法治种与市场运作,行政管理与行业自治,数量扩展与质量效益,强化基本,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服务,增进林木种苗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前我县种苗发展形势与局限性 (一)获得的成绩 1、种质资源保护初见成效 自种子法、贵州林木种苗管理条例颁布实行以来,我县采用了一系列的措

5、施,全县的种质资源得到保护和长足的发展,每年可以采摘的林木种子达到上万公斤,有力地支持了我县及周边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 2、种苗哺育技术不断创新 () 林木良种。如用材林树种有柳杉、本地杉木、楸、香椿,外来优良林木种质资源引种开发成效明显,如引进的桤木;经果林的品种有坪上冰脆李、梭筛红花桃、石街蟠桃、马场、新居雪梨等;以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老式名花、野生花卉等。 (2) 容器育苗。我县自19年开展容器育苗试点以来,林木育苗技术进步不久,目前,由于我县造林地的土质条件差,柏木、滇柏、侧柏、藏柏等柏类苗木都是采用容器育苗方式进行哺育,还扩大到柳杉、杉木、香樟等树种,基质大部分采用黄心土与有机肥料、

6、复合肥的结合,从哺育容器小苗为主到绿化苗木的容器化栽培,容器育苗技术得到发展。 (3)种苗原则化。近年来,我们都是执行国家和贵州省的林木种苗有关原则,我县作为全国林业原则化示范县之一,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原则,供在此后的工作中使用。 3、种苗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以县国营苗圃场和近年哺育苗木的育苗户为基本,每年有筹划地生产一定数量的优质苗木,作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良种壮苗的储藏。加快构建以意向育苗为基本,苗木调剂为补充的林业工程造林的种苗保障体系。 4、种苗行业管理不断强化 种子法颁布实行以来,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一序列配套规章和措施。依法建立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林木种子检查制度和林

7、木种子标签制度,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全县合计发放“两证”20多份,加强种苗质量管理,全县种苗质量稳定在一种较高的水平,近三年我县种苗合格率都达98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的林木种苗工作,获得了很大成绩,为绿化造林和兴林富民做出了应有的奉献。但是,我们也苏醒地看到,目前我县在种苗基本工作、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重要体目前如下几种方面: 1、结识不到位 一是由于现行体制和机制,造林任务的下达属于筹划经济行为,而哺育种苗又是采用市场化运作,因此,无论是从客观上,还是主观上来看,对目前林业种苗工作的重要性和超前性结识局限性,往往是没苗造林时才想到种

8、苗,但为时已晚。 二是对种苗工作的内涵结识局限性,觉得种苗就是绿化苗木,目前绿化苗木都卖不了,种苗工作可以放一放。 三是对种苗新品种、新技术结识局限性,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习惯于老式思维,严重阻碍种苗的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2、财政投入严重局限性 自配套退耕还林实行的县国营苗圃场中央投资0万元,地方投资20万元后,近来几年来,中央、省、市财政对我县林木种苗建设投入就没有了,只是初由于雪凝灾害导致种苗是损失,今年月中央下拨12万元的种苗损失补贴费。 3、管理机构力量局限性 目前我县设立的种苗管理站,是在本来的营林站的基本上改名而来,一方面承当着林木种苗管理的职责,另一方面还承当着绿化管理

9、的职责,重要是承当全县85万亩退耕地还林和.1万亩荒山造林任务的管理工作。县编委核定的编制人员仅为5人,可见人员与工作量是不相衔接的。 、造林筹划与种苗缺少有效衔接,苗木产业发展过快、育苗户卖苗难问题突出 由于历史的种种因素,造林筹划往往落后于种苗筹划,致使种苗无法超前准备,种苗供应局限性和供过于求现象时有发生。如:我县苗木产业生产发展过快,再加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当时,我县浮现了苗木生产构造性过剩,部分苗农卖苗难问题。 三、建议与意见 (一)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不断推出林木优良新品种 优良的种苗是林木丰产、优质、抗逆的基本,是苗木产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所在。重要措施:一是加强林木种质资

10、源的保护。在第三次“二类调查”的基本上,组织有关单位的人员,开展全县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县种质资源分布、保存和开发等状况,对清查获得的基本资料登记建档,建立全县林木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规范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制定全县林木种质资源保护规划,建立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二是构建新型林木良种繁育体系。以县国营苗圃场为中心,研究开发优良繁殖材料,并建立生产性采穗圃和繁殖圃等,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部分良种,开展良种实验示范。建设多种测定林、示范林,开展良种生产配套技术实验示范。 三是完善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以国营苗圃场为主体的苗木品种创新体系,鼓励有关科研院所与育苗户联合开办苗木品种研发

11、中心,发挥国营苗圃场的主体作用,整合科技资源,有效增进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产、学、研互相结合。(二)加大林木良种推广力度,增进苗木产业转型升级 林业以种子为本,种子以质量为先,林木良种是林木速生、丰产、优质和抗逆的基本。推广应用良种不仅可以缩短林业的经营周期、提高林产品品质和数量、增长林农收入,并且加速林地生产力恢复、增进生态建设,为林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保障作用。重要措施: 一是引育结合,加快良种选育。选择对林业生态建设与兴林富民急需的重要树种。如用材林树种有柳杉、本地杉木、楸、香椿,引进的桤木;经果林的品种有坪上冰脆李、梭筛红花桃、石街蟠桃、马场、新居雪梨等;以

12、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老式名花、野生花卉等。要组织力量对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进行协作攻关,加快林木新品种开发步伐。 二是加强宣传,积极推广良种。大力加强林木良种宣传,开呈既有林木良种推介,良种良法营林技术培训,普及良种和栽培知识,使广大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理解和结识良种,提高她们推广良种的自觉性。引进的桤木在补郎种植体现良好,生长迅速,绿化效果好,可以考虑规模发展,以改善我县缺柴少林的状况。 (三) 大力哺育良种壮苗,保障造林绿化种苗供应,开创种苗工作新局面 满足林业生态建设和商品林生产的种苗需求,是林木种苗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保障造林绿化种苗的有效供应,重要措施:一是要抓好种苗的生

13、产,切实加强林木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和县国营苗圃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种苗的产量与质量。二是要根据林木种子结实的特性和林业工作中的新特点,建立了林木种苗储藏制度,实现以丰补歉,对造林种苗生产实行宏观调控。三是要加强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筹划的有效衔接,强化种苗工作的超前性和筹划性。紧紧环绕我先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夜郎湖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构建以合同育苗为基本,以调控苗圃为骨干,以苗木调剂为补充的造林苗木供应保障体系。 (四)严格执行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强化林木种苗市场监管 进一步贯彻贯彻种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种苗生产经营的管理,规范种苗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严肃打击各类违法案件,维护种苗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重要措施: 一是建立和完善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依法规范种苗的生产、经营与使用行为,做到持证生产,持证经营。 二是加强种苗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把好质量关,杜绝不合格苗上山造林;同步坚决打击违法生产经营林木种子的犯罪活动,规范林木种苗市场秩序,增进林木种苗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